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men) 的消費觀念和消費品質也有了很大的轉變和提升。在實現“吃肉自由”的今天,口味更鮮美、營養(yang) 更豐(feng) 富的藏豬肉,也很快駛入“餐桌”快車道。
你聽過藏豬嗎?你知道藏豬肉和我們(men) 平常吃的豬肉有什麽(me) 不同嗎?為(wei) 什麽(me) 市場上的藏豬肉每斤高達80至120元卻仍然供不應求?接下來我們(men) 一起探索在高原上自由自在地撒歡、喝山泉吃山珍的“高原之珍——藏豬”的秘密吧。
放養(yang) 小香豬 “拱”出致富路
什麽(me) 是藏豬?藏豬,是世界上原始古老的小型經濟豬種、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方豬種,主要分布在拉薩、山南、林芝、昌都和那曲等地,屬於(yu) 放養(yang) 型豬種。藏豬以高原野生植物的根、莖、葉、果實為(wei) 主食,具有體(ti) 小皮薄、脂肪少、瘦肉多、高蛋白質、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等特性,是理想的高原特色食品,素有“高原之珍”美譽,因此,雖然它比普通家養(yang) 豬的價(jia) 格高,但是依然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海拔作為(wei) 一種主要的自然選擇的壓力,在長期進化過程中會(hui) 對豬的胴體(ti) 和肉質產(chan) 生影響。與(yu) 普通家豬相比,藏豬肉蛋白質含量高,必需氨基酸比例較好,是人體(ti) 優(you) 質蛋白質來源。同樣,在外形上,藏豬體(ti) 型較小,被毛多為(wei) 黑色,嘴筒呈長、直的星錐形,額麵窄且皺紋少,體(ti) 軀較窄,胸較窄,後軀略高於(yu) 前軀,臀傾(qing) 斜,四肢結實緊湊、直立,蹄質堅實。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藏豬的擴繁與(yu) 推廣養(yang) 殖成了西藏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的重要途徑。目前,西藏專(zhuan) 門從(cong) 事藏豬養(yang) 殖的大型企業(ye) 共23家,年出欄萬(wan) 頭以上企業(ye) 2家,藏豬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7家,養(yang) 殖合作社以及村集體(ti) 養(yang) 殖主要集中在林芝市,現有94家。
工布江達縣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藏豬保護區,也是藏豬最集中的養(yang) 殖區,有“中國藏豬之鄉(xiang) ”之稱。保護區內(nei) 嚴(yan) 禁引進和飼養(yang) 外來豬種。工布江達縣結巴村還建立了藏豬核心群的保種場,享受著國寶級的待遇,可見藏香豬身價(jia) 果真不凡。
從(cong) 投資建設屠宰、加工、物流等補齊產(chan) 業(ye) 鏈條項目,規劃引進檢測等服務項目,建設配套基礎設施和標準化廠房,到引進西藏勁華食品有限公司、西藏沃野實業(ye) 有限公司等。在長久的探索中,工布江達縣藏豬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走上了一條高質量發展道路,在更好保護資源的同時,推動藏豬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發展。
西藏勁華食品有限公司在工布江達縣打造了高端生食火腿生產(chan) 基地,西藏沃野實業(ye) 有限公司擁有西藏唯一一條罐頭生產(chan) 線。工布江達縣從(cong) 單純的生豬養(yang) 殖拓展到高附加值的藏豬產(chan) 品加工,藏豬產(chan) 業(ye) 的發展也讓當地部分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參與(yu) 到了藏豬養(yang) 殖、產(chan) 品加工等環節,帶動了當地就業(ye) 和增收。
依靠“豬”產(chan) 業(ye) 描繪好“錢”景
黑乎乎的半大小豬正在田地裏奮力地拱著,一旁幾隻肉嘟嘟的豬仔著急地追著豬媽媽,懶洋洋的長毛大豬一副守衛者模樣……在那曲市嘉黎縣尼屋鄉(xiang) 藏香豬原種保護基地裏,大大小小的藏豬活蹦亂(luan) 跳,四處奔跑。該基地於(yu) 2018年正式運行,是集規模化生產(chan) 加工銷售為(wei) 一體(ti) 的現代化綜合性實體(ti) 企業(ye) ,采取“基地+合作社+農(nong) 戶”的發展模式,以產(chan) 、供、銷一體(ti) 化的經營模式推動尼屋鄉(xiang) 產(chan) 業(ye) 發展。
嘉黎縣農(nong) 牧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紮西次旺表示,近年來,尼屋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藏香豬產(chan) 業(ye) 發展,始終把藏香豬產(chan) 業(ye) 發展作為(wei)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發展經濟、促進農(nong) 牧民增收的一項重要措施,不斷發展現代藏豬業(ye) ,打造富民特色產(chan) 業(ye) ,讓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致富道路越走越寬。同時,還緊緊圍繞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部署,以市場需求為(wei) 導向,全力做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大文章,持續推動特色產(chan) 業(ye) 規範化發展,逐步形成了以藏香豬保種繁育為(wei) 主、產(chan) 品銷售為(wei) 輔的運營模式。2020年嘉黎藏香豬獲國家地理標誌產(chan) 品稱號。
據統計,在那曲市嘉黎縣尼屋鄉(xiang) 藏香豬原種食品加工基地,藏香豬存欄共計143頭,其中能繁母豬30頭,公豬5頭。投入生產(chan) 後,基地主要生產(chan) 醃臘肉製品和火腿,預計今年可實現收益20萬(wan) 元,有效拓寬了尼屋群眾(zhong) 增收致富渠道。
“藏豬肉吃起來肉質細密緊實,軟爛醇香,回味綿長,超級好吃,主要是脂肪含量比較低。以前我會(hui) 經常去店裏購買(mai) 藏豬肉,現在退休離開西藏了,我就在網上購買(mai) ,過年的時候買(mai) 了好多禮盒裝的送親(qin) 戚朋友,讓他們(men) 也嚐嚐好吃的藏豬肉。”消費者李曉麗(li) 告訴記者。
除了老饕“循香而至”,也有食客“見機而來”。一位考察投資藏香豬的客商告訴記者,自己進藏遊玩多次,也吃過好多次藏香豬肉,時至今日,他依舊能記得藏香豬肉煮好後的“清香四溢”。本不從(cong) 事食品行業(ye) 的他開始覓機投資藏香豬產(chan) 業(ye) ,希望讓更多人品嚐高原風味。
保護種質發展 打造金字招牌
如今,有的企業(ye) 將藏豬肉加工成各種休閑食品,種類非常豐(feng) 富;也有企業(ye) 將藏豬腿做成高端火腿,一條後腿就能賣數千元;還有企業(ye) 發掘藏豬的醫用價(jia) 值,將藏豬用於(yu) 學術科研。有的藏豬肉產(chan) 品更是打開了高端市場,走出西藏,在上海、成都的盒馬鮮生上市。
藏豬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大力發展特色藏豬產(chan) 業(ye) 不僅(jin) 符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中的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要求,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有力抓手,其產(chan) 業(ye) 培育和推廣具有重要的時代價(jia) 值和發展潛力,同時,保護藏豬品種資源是推動藏豬產(chan) 業(ye) 穩定有序發展的必要條件。
西藏農(nong) 牧學院科研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為(wei) 更好地保護藏豬遺傳(chuan) 資源,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組織實施了多個(ge) 科技項目,開展藏豬保種工作。截至目前,藏豬保種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已在多地建立了藏豬原種活體(ti) 保存保種基地,現有純種藏豬共1000餘(yu) 頭。同時開展了藏豬冷凍保種技術的攻關(guan) 工作,攻克了藏豬冷凍精液製作技術。成功構建起藏豬冷凍精液庫、體(ti) 細胞庫、DNA樣品庫、組織表達庫、卵母細胞庫等“五位一體(ti) ”藏豬種質資源保存技術體(ti) 係,使得藏香豬保種成本降低15%-20%。
此外,西藏還建立了藏豬種質資源庫,現已保存體(ti) 細胞250餘(yu) 份、冷凍精液3000餘(yu) 份、組織表達樣品3100餘(yu) 份,卵母細胞50份、DNA樣品1600餘(yu) 份、血液樣品500餘(yu) 份。攻克了藏豬體(ti) 細胞克隆技術,克隆藏豬順利誕生並產(chan) 仔,實現了體(ti) 細胞克隆技術在西藏的首次成功運用。
下一步,自治區科技廳將繼續加強對藏豬保種技術研發投入,進一步豐(feng) 富完善藏豬種質資源庫,並加強新品種選育、養(yang) 殖技術研究的支持,讓高原藏豬研究轉化為(wei)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科技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