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中國華電:為美麗西藏賦能 為美好生活充電

發布時間: 2024-06-19 09:15:00 來源: 西藏日報

  位於(yu) 山南市曲鬆縣的中國華電山南羅布沙光伏項目施工現場,近千名建設者忙碌在施工一線,數以萬(wan) 計的光伏板組成的陣列區初具規模,讓草壩子變成“光伏藍海”。

  金沙江畔,規劃總裝機5200萬(wan) 千瓦的金沙江上遊國家水風光一體(ti) 化示範基地各水電、光伏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數十台大型機器轟鳴不斷。項目為(wei) 周邊的村民提供了運維、後勤服務等就業(ye) 崗位,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有活兒(er) 幹、有錢賺。

  這是中國華電服務國家“雙碳”目標,助力西藏高質量發展的縮影。近年來,中國華電聚焦西藏“四件大事”,積極履行社會(hui) 責任和央企擔當,以建設國家清潔能源基地和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生動實踐,助力西藏實現更高水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加快項目建設,爭(zheng) 當能源保供主力軍(jun)

  在大古水電站中控室內(nei) ,值班人員正通過顯示屏關(guan) 注機組運行情況。“電站投產(chan) 3年來,累計發電超過70億(yi) 千瓦時,現在每年發電量約占西藏全社會(hui) 用電量的五分之一,為(wei) 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中國華電西藏大古公司負責人董偉(wei) 介紹說。

  近年來,中國華電聚焦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以水光風儲(chu) 一體(ti) 化方式,加快建設國家清潔能源基地,不斷提升能源保供能力,交出一份又一份亮眼答卷:

  2021年,推動西藏最大內(nei) 需水電站——大古水電站實現“一年四投、當年全投”,並榮獲國家優(you) 質工程金獎,是西藏唯一獲此殊榮的電源項目;2022年,西藏最大外送水電站、也是區內(nei) 首個(ge) 百萬(wan) 千瓦級水電站——蘇窪龍水電站投產(chan) ,並建成西藏當期裝機規模最大的那曲市色尼區光伏項目;

  2023年,建成拉薩、山南等地5個(ge) 共40萬(wan) 千瓦光伏保供項目;

  ……

  一個(ge) 個(ge) 清潔能源項目建成投產(chan) ,不斷滿足西藏各族群眾(zhong) 的電力需要,同時也推動西藏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勇擔保供使命、助力經濟發展的腳步從(cong) 未停歇。2024年,中國華電加大在藏清潔能源開發力度,計劃2024年、2025年在藏完成投資300餘(yu) 億(yi) 元,到“十四五”末累計在藏完成投資950億(yi) 元,投產(chan) 和在建裝機突破1600萬(wan) 千瓦。

  開發和保護並舉(ju) ,守護高原好生態

  “板上發電,板下放牧”。在海拔4500米的中國華電那曲市色尼區光伏項目現場已變成現實,這也是中國華電助力西藏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生動體(ti) 現。

  一直以來,中國華電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生態保護作為(wei) 能源開發的前提,用心守護雪域高原的萬(wan) 水千山、生靈草木。

  在水電項目開發建設中,通過研發應用複雜料源製備砂石骨料成套技術,最大限度減少開挖量、避免破壞原生生態,開創青藏高原大型水電工程不設開采料場的先例;建成世界海拔最高且落差最大生態魚道;開展魚類增殖站溫控技術研究,首創國內(nei) 魚道智能運行監測係統,在雅江、金沙江上遊累計增殖放流珍稀魚類570餘(yu) 萬(wan) 尾,對流域水生態保護起到重要作用。

  在光伏項目建設過程中,科學布置光伏板安裝,合理提高光伏板安裝高度,實現光伏板上發電,板下放牧自由;創新高寒草甸保護工作,采用“起—存—養(yang) —複”四步工作法,有效推進草原生態修複,即將草皮從(cong) 地表帶根帶土掘出,搭設養(yang) 護“大棚”,在夏季複位返填,超過10℃的暖濕環境讓脆弱的草甸植被快速恢複。

  同時,中國華電還積極參與(yu) 南北山綠化造林工程,投入8000萬(wan) 元完成8200餘(yu) 畝(mu) 造林任務,為(wei) 拉薩“增綠”貢獻央企力量。

  踐行央企擔當,傾(qing) 力幫扶促振興(xing)

  2024年5月,在國務院國資委召開的中央企業(ye)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經驗交流會(hui) 上,中國華電參會(hui) 代表講述了中國華電駐村工作隊在昌都市江達縣外衝(chong) 村帶領群眾(zhong) 發展木刻產(chan) 業(ye) 增收致富,並幫助該村獲評“全國鄉(xiang) 村治理示範村”的先進事跡。

  江達縣外衝(chong) 村村民以前主要以種青稞、養(yang) 牛羊和挖菌類為(wei) 生,村裏沒有集體(ti) 經濟。2018年,中國華電駐村工作隊入駐外衝(chong) 村,通過調研,了解到村裏的波羅古澤刻版製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後,聯合村“兩(liang) 委”班子,把保護傳(chuan) 承非遺文化和培育產(chan) 業(ye) “造血”功能結合起來,深入挖掘木刻技藝價(jia) 值,組織成立木鬆民族手工藝公司,協調簽訂超過1億(yi) 元的長期供貨協議,幫助200餘(yu) 名群眾(zhong) 穩定就業(ye) ,累計增收1200餘(yu) 萬(wan) 元。2023年7月,木刻藝人澤培還應邀赴深圳參加中國慈善博覽會(hui) ,古老的木刻技藝從(cong) 小山溝走向大舞台。

  與(yu) 此同時,中國華電駐村工作隊結合“古智藏文書(shu) 法”技藝,組織村民開發藏式木刻文創產(chan) 品,推動非遺產(chan) 業(ye) 與(yu) 旅遊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如今的外衝(chong) 村,已發展為(wei) 集木刻、書(shu) 法、藏香、藏紙、烹飪、藤藝、度假營地等為(wei) 一體(ti) 的致富產(chan) 業(ye) 聚集地,成為(wei) 當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張亮眼名片。

  “感謝黨(dang) 的好政策,感謝華電駐村工作隊的幫助。現在,我們(men) 村的發展蒸蒸日上,大家的日子也越來越好,還吸引了不少外地就業(ye) 的大學生回鄉(xiang) 創業(ye) 呢!”談起村子的發展變化,外衝(chong)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土紮激動地說。

  近年來,中國華電依托清潔能源開發,建立長效幫扶機製,通過吸納群眾(zhong) 參工參建,累計解決(jue) 務工崗位4200餘(yu) 人,助力群眾(zhong) 增收1.8億(yi) 元;投資2600萬(wan) 元建設水電搬遷村民新居,讓30戶75名村民居住條件實現質的飛躍;援建尼瑪光伏項目,緩解9000餘(yu) 名群眾(zhong) 用電難;采購西藏建材5.23億(yi) 元,消費幫扶2600餘(yu) 萬(wan) 元;招聘西藏籍大中專(zhuan) 畢業(ye) 生81名,定向培養(yang) 44名建檔立卡貧困生並安置到華電工作,實現更加穩定長效的幫扶……一係列的數據背後,是中國華電服務西藏發展、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擔當作為(wei) 與(yu) 生動實踐。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