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地區噶爾縣獅泉河鎮森格社區,居住著漢、藏、維、回、蒙等15個(ge) 民族,是阿裏地區遠近聞名的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社區。
近年來,森格社區麵貌煥然一新,不僅(jin) 居民們(men) 的收入越來越高、生活越來越好,各族居民間的感情也越來越深,社區凝聚力更強了。2023年,森格社區獲得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榮譽稱號。
現在的森格社區,平坦的水泥路鋪到居民家門口、整潔的小院子漂亮又溫馨,處處都是一派新氣象,而這些變化都離不開社區幹部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走進森格社區居民白瑪央金家中,客廳寬敞明亮,彩電、冰箱等家用電器一應俱全。白瑪央金一邊熱情地打招呼,一邊忙著打酥油茶招待大家。
過去,白瑪央金一家8口人擠在一頂不大的帳篷裏,過著逐水草而居的傳(chuan) 統遊牧生活,家裏生計隻能靠售賣畜牧產(chan) 品來維持,年收入不到3000元,像現在這種全天通電通水的條件以前是想都不敢想。
2005年,白瑪央金嫁到了森格社區。後來,丈夫因病去世,白瑪央金家中再無經濟來源,加之還要照看孩子,日子過得很拮據。森格社區工作人員了解白瑪央金的情況後,便將她納入了低保戶。
有了低保補貼,白瑪央金並沒有就此“等靠要”,她覺得,想要生活好起來,不能一輩子靠國家幫扶,必須要靠自己的雙手。
於(yu) 是,白瑪央金通過社區聯係協調了一份工作,這讓她有了一份固定收入。同時,在社區的幫助下,白瑪央金還把家中的閑置房間改成出租房,收取租金。
“房客多的時候一年能賺上1萬(wan) 餘(yu) 元,加上每年固定工資2萬(wan) 多,以及各種國家補貼,我家現在一年就有4萬(wan) 餘(yu) 元的收入,跟以前相比,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都得益於(yu) 社區的幫助!”白瑪央金說。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談起近年來社區的發展,大家口中總是會(hui) 提到一個(ge) 人——森格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尼瑪。
尼瑪於(yu) 2005年擔任森格社區委員、2011年擔任森格社區居委會(hui) 主任、2017年至今擔任森格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要當好基層幹部,帶領群眾(zhong) 發展致富才是硬道理。
為(wei) 此,2011年,時任森格社區居委會(hui) 主任的尼瑪萌生了開辦集體(ti) 合作社的想法。但村民對入股合作社積極性不高,普遍擔心資金投入打水漂。於(yu) 是,尼瑪身先士卒,決(jue) 定先建一個(ge) 養(yang) 雞場,在阿裏地委組織部和森格社區駐村工作隊的大力支持下,養(yang) 雞場項目成功落地。
“養(yang) 雞場裏飼養(yang) 管理、衛生消毒等所有瑣碎的事情都是我和妻子央金在打理,一年四季、不分日夜,這裏麵的辛苦隻有我們(men) 知道。”尼瑪說。
上天不負有心人。養(yang) 雞場收益不錯,每年都能盈利3、4萬(wan) 元。掙到了錢,尼瑪第一時間資助社區裏兩(liang) 名生活條件艱苦的老人蓋了房子。
“有了養(yang) 雞場的成功案例,2023年,經過我們(men) 社區‘兩(liang) 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討論決(jue) 定,接下來森格社區將以群眾(zhong) 每人1000元的入股方式成立黨(dang) 員集體(ti) 茶館、社區惠民洗車場合作社,年底合作社總收益的50%用於(yu) 合作社運轉資金,30%用於(yu) 年底產(chan) 業(ye) 分紅,20%用於(yu) 集體(ti) 經濟保底資金。”尼瑪告訴記者。
這一次,下發入股通知的時候,大家都爭(zheng) 先恐後參與(yu) 入股,對合作社充滿了信心。
社區是居民共同的家園,為(wei) 建設好、守護好這個(ge) 大家庭,社區裏的大事小情,居民們(men) 都會(hui) 積極參與(yu) 。每逢節假日,社區各族群眾(zhong) 會(hui) 聚在一起表演節目、過林卡,共同慶祝節日等,大家的感情也在朝夕相處、和睦互助中越來越好。同時,作為(wei) 一個(ge) 多民族聚居的社區,工作人員也會(hui) 掌握每一位居民的情況,有問題能夠第一時間解決(jue) 。
60多歲的漢族群眾(zhong) 許景諦是社區裏的一級殘疾人員,一家人主要靠低保維持生計,也是社區的重點關(guan) 注戶。
為(wei) 了改善許景諦家的生活條件,社區根據掌握的情況,為(wei) 許景諦安排了一份修鞋的工作,並與(yu) 阿裏地區殘聯溝通協調,為(wei) 他爭(zheng) 取了一輛殘疾人專(zhuan) 用電動車,方便出行;社區維吾爾族居民麽(me) 巴熱獨自帶著2個(ge) 孩子生活,一年冬天,她們(men) 全家想要回新疆過年,但是湊不夠車費,尼瑪當即資助了3000塊錢;每年,社區都會(hui) 慰問困難群眾(zhong) ,為(wei) 他們(men) 送去米麵油等生活物資,還會(hui) 為(wei) 小朋友們(men) 買(mai) 衣服、被褥、書(shu) 包……
點滴小事匯聚縷縷動人情誼,現在的森格社區,群眾(zhong) 增收有路子、身邊有芳鄰、生活有奔頭,大家攜手描繪幸福生活新畫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