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均海拔3600米的西藏山南市桑日縣,大規模的葡萄種植已成雅江江畔的一道亮麗(li) 風景線。清涼的江風攜葡萄果香,彌漫在空氣中。
2024年山南市“幸福山南·我的家”網絡主題活動近日走進桑日縣超高海拔葡萄種植基地,實地感受一串串葡萄為(wei) 當地帶來的巨大變化。
圖為(wei) 桑日縣葡萄種植基地(7月31日)。新華網發 文翔宇攝
依托雅江河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2011年起桑日縣開始建設超高海拔葡萄種植基地,到2014年建成投產(chan) ,目前全縣葡萄種植麵積已達8500畝(mu) ,全部掛果後2024年預計產(chan) 出葡萄3400噸、可釀葡萄酒113萬(wan) 支,葡萄園總產(chan) 值將達到2.29億(yi) 元。
圖為(wei) 葡萄園內(nei) 即將成熟的葡萄(7月31日)。新華網發 文翔宇攝
在桑日縣,葡萄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不僅(jin) 書(shu) 寫(xie) 了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新篇章,更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同時,超高海拔葡萄種植基地建設帶來的社會(hui) 效益和生態效益,如同葡萄藤一般不斷蔓延。
圖為(wei) 遊客在葡萄園內(nei) 采摘葡萄(7月31日攝)。新華網發 紮西央宗攝
“我們(men) 的員工大都是周邊村民,每天上班有車接送。”桑日縣榮順帕竹(淨土)莊園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楊承說,他們(men) 為(wei) 當地625戶、2070名群眾(zhong) 提供專(zhuan) 業(ye) 培訓,提供長期就業(ye) 崗位60個(ge) ,惠及周邊10個(ge) 村居,實現村民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地就近務工。另外,還帶動了農(nong) 家樂(le) 、葡萄觀光采摘等旅遊業(ye) 的發展。
葡萄基地采用“深溝淺種”的方式,將昔日的荒灘、荒坡、荒地變為(wei) “新綠洲”,增加了當地的綠化麵積,助力了高原生態環境保護與(yu) 改善。
未來,桑日縣將在充分借鑒區外葡萄產(chan) 業(ye) 發展經驗基礎上,對全縣葡萄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進行統籌規劃,努力實現葡萄產(chan) 業(ye) 、文化旅遊、鄉(xiang) 村振興(xing) 融合發展。(參與(yu) 采寫(xie) :實習(xi) 生文翔宇 紮西央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