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那曲市色尼區堅持“三個(ge) 賦予一個(ge) 有利於(yu) ”總要求,借鑒“千萬(wan) 工程”及“生態智慧精品城市”經驗與(yu) 思路,因地製宜,探索出一條以“大牧場、小城鎮、促合作、調結構、強帶動、惠民生”為(wei) 基點的“三牧聯動”發展路徑。
“三牧聯動”是指牧業(ye) 、牧區、牧民三者之間的緊密聯係和互動,旨在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機製,促進牧區資源的優(you) 化配置,提高牧業(ye) 生產(chan) 的效率和質量,最終實現牧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升。
據悉,目前色尼區正將那曲鎮羅崗村、羅瑪鎮凱瑪村、達前鄉(xiang) 夏畢村作為(wei) 試點村,通過犛牛、草場、勞力等核心資源的整合,著力解決(jue) 草場“碎片化”、鄉(xiang) 村“分散化”、發展“同質化”的問題,努力促進牧業(ye) 全麵升級、牧區全麵進步、牧民全麵發展。
小城鎮建設作為(wei) 色尼區“三牧聯動”改革試點工作的重要保障,2023年,色尼區針對以上三個(ge) 試點村啟動了裝配式房屋建設項目,共規劃建設聯排式民房153套,總投資額達9178.57萬(wan) 元。目前,小城鎮建設已初具規模,羅崗村的85戶農(nong) 牧民完成抽簽分房。
同時,為(wei) 全麵推進“三牧聯動”改革,色尼區在“十四五”項目申報中,統籌考慮試點村供水、供暖、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托幼所、健身操場、衛生院等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的建設,並將現有鄉(xiang) 村振興(xing) 、民生保障項目向示範村靠攏,合力打造一個(ge) 基礎完備的現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截至目前,三個(ge) 試點村共落地14個(ge) 民生類項目,涉及援藏“十四五”規劃、鄉(xiang) 村振興(xing) 銜接、“三牧聯動”自籌資金等共計2.15億(yi) 元。
畜牧業(ye) 作為(wei) 實施“三牧聯動”最基礎的產(chan) 業(ye) ,其可持續發展對保障改革試點成功至關(guan) 重要。色尼區三個(ge) 試點村共涉及高寒牧區配備式牲畜棚圈、色尼區“娘亞(ya) ”犛牛養(yang) 殖基地建設等6個(ge) 牧業(ye) 產(chan) 業(ye) 項目,總投資額達1.3億(yi) 元。截至目前,基本形成技術裝備先進、生產(chan) 資料集中、經營規模擴大、一二三產(chan) 融合的發展格局。
尤其在發展智慧牧業(ye) 方麵,色尼區擬投資1.21億(yi) 元,打造覆蓋全色尼區12個(ge) 鄉(xiang) 鎮134個(ge) 行政村的智慧牧業(ye) 係統。作為(wei) 先行試點,那曲鎮“三牧聯動”智慧牧業(ye) 試點項目一期、那曲鎮智慧牧業(ye) 建設項目計劃在羅崗村投資1495萬(wan) 元,現已完成投資1264.63萬(wan) 元,一期平台采購任務圓滿完成,藏漢雙語平台也已完成搭建並進入試運營階段。同時,3798頭犛牛佩戴上了智能項圈。
“智慧牧業(ye) 建設項目建成後,將極大地促進色尼區畜牧業(ye) 的發展,形成有特色的全生態犛牛產(chan) 業(ye) 鏈,為(wei) 全麵推進現代化牧業(ye) 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從(cong) 而助力藏北高原畜牧業(ye) 的繁榮與(yu) 進步。”色尼區副區長、那曲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張興(xing) 富介紹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