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心相近 | 中國和蘇裏南如何打造“南南合作的典範”

發布時間: 2024-04-13 14:36:00 來源: 新華網客戶端

  蘇裏南總統昌德利卡佩爾薩德·單多吉是中蘇兩(liang) 國政黨(dang) 友好交往的親(qin) 曆者。多年前一次來華培訓經曆,為(wei) 他打開了觀察中國治國理政經驗的窗口。“我第一次接觸到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先進理念。”他在接受新華社專(zhuan) 訪時回憶。

  在中國同蘇裏南建立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5周年之際,單多吉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4月12日,習(xi) 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hui) 堂同單多吉總統舉(ju) 行會(hui) 談。兩(liang) 國元首在形容兩(liang) 國關(guan) 係時強調了同一個(ge) 關(guan) 鍵詞——“南南合作的典範”。

  這一“典範”體(ti) 現在兩(liang) 國關(guan) 係的方方麵麵,而兩(liang) 國人民的體(ti) 會(hui) 最為(wei) 真切。

  “走進蘇裏南人民的心裏”

  蘇裏南是第一批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的加勒比國家之一。

  距離首都帕拉馬裏博約一個(ge) 半小時車程的薩拉馬卡區,眼下正是柚子豐(feng) 收季。在農(nong) 戶阿什溫·杜基家的果園裏,樹枝低垂,碩果累累,杜基和弟弟帶著工人們(men) 忙碌采摘。以往,這家人連買(mai) 農(nong) 具都要向親(qin) 朋好友借錢。能過上好日子,離不開中國農(nong) 業(ye) 技術專(zhuan) 家的支持。

  2022年,中國援蘇裏南農(nong) 業(ye) 技術合作中心技術援助項目啟動,計劃舉(ju) 辦10期培訓班、共培訓300人以上。單多吉總統專(zhuan) 程出席啟動儀(yi) 式。在他看來,中國先進技術培育了高產(chan) 量、高質量的農(nong) 產(chan) 品,能與(yu) 中國展開農(nong) 業(ye) 合作對蘇裏南至關(guan) 重要。

  24歲的杜基就住在合作中心附近,很快和中國專(zhuan) 家成為(wei) 朋友。中國專(zhuan) 家幾乎每天都會(hui) 去杜基家的田地,在種苗培育、肥料使用等各個(ge) 環節對他進行指導。他開始種植辣椒、茄子、西瓜等作物,不僅(jin) 能在本地市場銷售,還出口到鄰國。他告訴記者,得益於(yu) 中國專(zhuan) 家帶來的先進技術和優(you) 質種苗,他家種植作物的產(chan) 量翻了一番,年收入增加了一倍。

  這個(ge) 青年農(nong) 戶不僅(jin) 知道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還認為(wei) “這麽(me) 好的倡議”與(yu) 自己息息相關(guan) ,“能幫我們(men) 把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單多吉總統本人多次對習(xi) 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表達由衷認同——“所有參與(yu) 國家都能從(cong) 共建‘一帶一路’中受益”“我的國家也受益頗多”“對促進世界和平與(yu) 可持續發展意義(yi) 重大”。

  蘇裏南農(nong) 牧漁業(ye) 部官員雅鬆·巴克告訴記者,一些當地農(nong) 業(ye) 技術人員每天乘車兩(liang) 個(ge) 半小時來中心參加培訓,再把學到的技術帶回去傳(chuan) 授給身邊農(nong) 戶,風雨無阻,對學習(xi) 中國技術充滿熱情。“我們(men) 同中國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合作得相當好,目標相同、齊心協力。”

  來自湖南的蔬菜育種栽培專(zhuan) 家蘇利榮說,合作中心深得當地農(nong) 戶信任和喜愛,不少人帶著問題上門請教。蘇裏南政府部門經常組織中國專(zhuan) 家到當地農(nong) 場和生產(chan) 基地調研和指導。“我感到我們(men) 真正走進了蘇裏南人民的心裏。”他說。

  蘇裏南農(nong) 學研究員簡·亞(ya) 格納特認為(wei) ,中國先進經驗幫助蘇裏南提高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率、解決(jue) 糧食安全問題,蘇中農(nong) 業(ye) 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光明”。

  “一切艱辛都值得”

  從(cong) 首都到蘇裏南河畔的博托帕西村,需要驅車兩(liang) 個(ge) 多小時,再搭船逆流而上3個(ge) 小時。旱季時交通更困難,蘇裏南河水位降低,巨石、險灘不斷。以往,沿河幾十個(ge) 村落僅(jin) 依靠柴油發電,每天供電就幾小時,還時常停電,村民們(men) 都期盼穩定的供電。如今,中國提供的低碳能源方案幫助他們(men) 實現了心願。

  2019年9月,應蘇裏南自然資源部的迫切需求,中國電建集團與(yu) 蘇方簽訂承建合同。2020年,胡亞(ya) 巴村建成首個(ge) 微電網光伏混合電站,村民用電24小時不間斷,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這讓附近博托帕西村村民波特羨慕不已。他曾到首都帕拉馬裏博上過幾年學,能用英語交流。2021年10月,中國電建集團來到博托帕西村,開啟二期項目。波特立即站出來,承擔翻譯任務。“我願意幫助中國企業(ye) 和村民們(men) 溝通,用電對我們(men) 來說太重要了。”他告訴記者。

  中國能源方案所蘊含的綠色理念,贏得當地人認同。蘇裏南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波特說:“我們(men) 居住在雨林中,一直都與(yu) 自然和諧相處,而現在中國人推行的光伏發電技術不會(hui) 破壞本地自然環境,這正是我們(men) 需要的。”

  中國電建集團在當地的管理人員熊澤坤介紹,二期項目共有5個(ge) 站點,服務40個(ge) 村子。他說,建設期間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運輸設備路上還遇到過險情,可是對中國建設者來說,一想到村裏燈光點亮時孩子們(men) 的歡呼聲,看到孩子們(men) 在燈下認真學習(xi) ,“這一切艱辛都值得”。

  13歲的博托帕西村少年迪尼奧·阿賈科對中國技術點亮的未來很憧憬。“有了穩定供電,我晚上就能更加安心寫(xie) 作業(ye) ,還能吃上冰箱裏保鮮的食物。”他還有了更多長遠的打算,“希望有機會(hui) 到中國學習(xi) ”。

  “真實、豐(feng) 富、立體(ti) 的中國”

  在蘇裏南北部的瓦尼卡區,提到中國援建的瓦尼卡醫院,許多當地人都會(hui) 豎起大拇指。

  自2020年2月開診以來,瓦尼卡醫院可覆蓋當地約15萬(wan) 人的就醫需求。“如果沒有這家醫院,許多本地患者難以得到及時、良好的治療。”當地醫護人員阿林姬·索尼婭說。

  “醫院裏設施齊全,”瓦尼卡醫院護士馬萊娜·西爾韋拉·豐(feng) 塞卡告訴記者,“中國提供的重要支持讓很多蘇裏南人實實在在受益。”

  “西方通過所謂援助來掠奪我們(men) 的自然資源,而中國人真正想看看我們(men) 的實際情況怎麽(me) 樣,思考怎樣能更好地幫助我們(men) 。”這是政府工作人員伊馮(feng) 娜·克薩爾辛通過親(qin) 眼觀察得出的結論。

  50歲的克薩爾辛去年第一次到中國,與(yu) 30多位來自加勒比國家代表一起,參訪北京、上海、山東(dong) 等地。十多天的訪華之行,豐(feng) 富了她對中國的認知。“還沒走出機場,一些西方媒體(ti) 營造的中國刻板印象就被打破了。一切都非常專(zhuan) 業(ye) 、井井有條,人們(men) 舉(ju) 止和善、親(qin) 切友好。”她說,參訪期間看到的真實、豐(feng) 富、立體(ti) 的中國,“令同行的30多位代表都和我一樣深感震撼”。

  在農(nong) 村參觀時,她向來接待的村民提出一個(ge) 問題:“中國農(nong) 村發展這樣好的秘訣是什麽(me) ?”“愛國,愛家。”村民給出的這個(ge) 答案,讓她很受觸動。

  從(cong) 中國高鐵、醫院運營到公園健身,克薩爾辛想把觀察到的各類建設經驗都帶回國。“中國的發展不僅(jin) 體(ti) 現在高樓大廈、高科技,也體(ti) 現在人們(men) 的精神麵貌上,”克薩爾辛說,“我希望能有更多蘇裏南人去中國看看,看看他們(men) 是怎麽(me) 做到的。”(參與(yu) 記者:趙焱、王林園、王雅晨、李夢馨)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在歌聲中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

    “海麵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日前,正是在北海公園的白塔下,來自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和德國伯樂中文合唱團的學生代表共同演唱了《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經典歌曲。 [詳細]
  • 西藏嘉黎:藏北高原桃花開出致富好“錢”景

    在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嘉黎縣尼屋鄉,兩岸桃花次第分布,一簇簇如雲霞墜地,村舍錯落其間,景色美不勝收。 [詳細]
  • 多國專家:美日菲會議“危害亞太和平穩定”

    美國、日本、菲律賓三國領導人11日在華盛頓舉行會議,聲稱在防務等領域將出台多項合作舉措。菲律賓“亞洲世紀”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安娜·馬林博格-烏伊表示,美日菲三邊會議及其軍事合作的本質是域外勢力拉幫結派,幹涉南海局勢,嚴重危害亞太地區和平穩定。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