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元在劇烈波動中走軟,海外外匯市場日元對美元匯率一度跌破160比1關(guan) 口,刷新1990年4月以來最低紀錄。
日本媒體(ti) 和專(zhuan) 家普遍認為(wei) ,日元貶值趨勢恐將持續,令日本經濟承受明顯壓力,不利於(yu) 日本走出通縮,同時給日本零售業(ye) 、能源、航空等行業(ye) 帶來壓力,加重依賴進口原材料的企業(ye) 負擔。
美聯儲(chu) 激進加息是日元走軟主因
4月29日上午,海外外匯市場日元對美元匯率一度跌至160.24日元兌(dui) 換1美元;當天下午,日元對美元匯率回升至154.10日元兌(dui) 換1美元。市場猜測,日元匯率短暫回升可能是日本政府出手幹預的結果。
日元走軟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和美國貨幣政策差異造成的巨大息差。在疫情期間推行史無前例貨幣“大放水”的美聯儲(chu) ,於(yu) 2022年“急轉彎”,開始激進加息以應對通貨膨脹,給世界經濟帶來嚴(yan) 重負麵外溢效應,多種非美貨幣大幅貶值,多國央行被迫加息。
但一向對美國亦步亦趨的日本央行卻受製於(yu) 國內(nei) 通縮形勢而堅持低利率政策。日本央行在4月26日舉(ju) 行的貨幣政策會(hui) 議上決(jue) 定,維持現行貨幣政策不變,將政策利率目標維持在0到0.1%之間。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當天在記者會(hui) 上表示,日元疲軟尚未對日本通脹產(chan) 生重大影響。此後,市場對日本央行加息預期減弱,拋售日元操作增多,導致日元對美元持續貶值。此外,機構投資者大量套利交易操作、日本個(ge) 人資金投資海外等因素同樣加劇日元貶值。
從(cong) 日本自身來看,一方麵日本對能源、食品、原材料等重要資源嚴(yan) 重依賴進口,對美元需求持續高漲;另一方麵,2021財年至2023財年,日本貨物貿易連續3個(ge) 財年呈現貿易逆差,進一步加劇日元貶值壓力。加上日本少子老齡化問題嚴(yan) 重,難以吸引數額龐大的海外投資收益回流,這些因素都讓日元貶值趨勢難以避免。
日元走軟“車輪”短期恐難停轉
市場認為(wei) ,日本政府對幹預日元匯率的“容忍點”似乎已由2022年9月的1美元兌(dui) 換145日元,逐步退讓至如今的1美元兌(dui) 換160日元。但受製於(yu) 美聯儲(chu) 降息預期減弱導致的“美元升值”,日本政府對日元匯率的幹預效果恐難持續。
近期美國通脹率顯著回升,市場預計美聯儲(chu) 將在較長時間內(nei) 把利率維持在高位。在日美兩(liang) 國息差難以縮小的情況下,日元走軟的“車輪”短期內(nei) 恐難停轉。分析人士認為(wei) ,如果即將召開的美聯儲(chu) 貨幣政策會(hui) 議釋放推遲降息的信號,日元恐將進一步貶值。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說,隻要日美兩(liang) 國巨大息差導致日元貶值這一根本原因得不到改變,即便日本政府出手幹預,日元疲軟的勢頭也難以逆轉。
日本經濟麵臨(lin) 進退兩(liang) 難局麵
日元走軟雖然利好出口企業(ye) 業(ye) 績,但也給日本經濟帶來諸多壓力。
一方麵,日元貶值讓日本老百姓將錢包捂得更緊,不利於(yu) 日本走出通縮、進入物價(jia) 上漲伴隨工資增長的良性循環。日本財務省財務官神田真人4月30日表示,與(yu) 統計數據顯示的通脹相比,更重要的是“超市的食品飲料正大幅漲價(jia) ,這對最脆弱群體(ti) 的衝(chong) 擊非常明顯”。
神田認為(wei) ,日元走軟對日本提高實際工資的努力形成掣肘。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數據顯示,剔除物價(jia) 上漲因素後,2月日本實際工資收入同比下降1.3%,連續23個(ge) 月同比減少。實際工資減少導致消費疲軟。日本總務省統計數據顯示,2月占日本經濟比重一半以上的個(ge) 人消費同比減少0.5%,連續12個(ge) 月同比下降。同時,日本家庭開支進一步承壓。據瑞穗研究與(yu) 技術公司測算,受日元疲軟和油價(jia) 高企影響,2024財年日本家庭平均支出負擔或將額外增加10.6萬(wan) 日元。
另一方麵,日元疲軟將給日本零售業(ye) 、能源、航空等行業(ye) 帶來壓力,並加重依賴進口原材料的企業(ye) 負擔。據明治安田綜合研究所測算日元貶值的影響,當日元對美元匯率至160比1時,進口物價(jia) 將上漲8.7%;當日元對美元匯率至170比1時,進口物價(jia) 將上漲13.5%。例如,日本家居企業(ye) 似鳥控股的九成商品在海外製造並進口到日本銷售,日元對美元每貶值1日元,將導致全年的經常利潤減少20億(yi) 日元。
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hui) 理事兼事務局局長泉川友樹認為(wei) ,日本經濟正麵臨(lin) 進退兩(liang) 難局麵,維持當前利率無法解決(jue) 日元貶值問題,但上調利率將會(hui) 導致日本政府需償(chang) 還的債(zhai) 務暴漲,這是之前“安倍經濟學”政策帶來的後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