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漢服社近期舉(ju) 辦活動現場。受訪者供圖
身著飄逸的唐裙,在澳大利亞(ya) 墨爾本的青青草坪上,一群熱愛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留學生共同舉(ju) 辦了一場別開生麵的春日裙幄宴。她們(men) 讓海外友人感受到了中國漢服的魅力,為(wei) 大家帶來了一場獨特的中國文化體(ti) 驗。
墨爾本有一家漢服社
在海外,漢服文化正受到越來越多人喜歡。“墨爾本漢服社之前是澳大利亞(ya) 墨爾本大學的一個(ge) 學生興(xing) 趣社團。”漢服社社長、墨爾本大學城市規劃專(zhuan) 業(ye) 研究生靳倩瑩介紹,“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其他學校對漢服有興(xing) 趣的同學也想加入我們(men) 。後來,我們(men) 將漢服社擴大到麵向全墨爾本。”
不久前,漢服社在當地舉(ju) 辦了“春日裙幄宴”漢服文化活動,靳倩瑩說:“這次我們(men) 精心布置了公園,邀請熱愛漢服的朋友來拍照打卡,也為(wei) 大家搭建了一個(ge) 社交場合。那天,許多人說不僅(jin) 領略了漢服文化的魅力,還結識了誌同道合的朋友。”
談及自己與(yu) 漢服的緣分,靳倩瑩表示,高中時期,她便被漢服獨特的設計深深吸引。後來,她逐漸了解更多漢服背後的曆史文化。留學期間,她加入了墨爾本漢服社並成為(wei) 社長。“我希望通過這個(ge) 平台,與(yu) 更多人分享對漢服的喜愛,讓更多人感受到漢服之美。”靳倩瑩說。
墨爾本大學學生劉心如是漢服社設計部部長,她從(cong) 小成長在“漢服之家”。劉心如說:“小時候,我跟隨媽媽參加過很多漢服愛好者的活動,那時大家身穿漢服,一起度過傳(chuan) 統節日,在我看來漢服不隻是漂亮的衣服,還是文化瑰寶。我還學過中國畫、古典舞、古箏,發自內(nei) 心熱愛中國傳(chuan) 統藝術和文化。”
如今,墨爾本漢服社在眾(zhong) 多社交媒體(ti) 平台上都有賬號,發布各種漢服活動及社團日常的照片、視頻。互聯網平台讓墨爾本漢服社吸引了更多人的關(guan) 注和參與(yu) 。
越來越多人愛上漢服
談及印象最深的一場活動,靳倩瑩興(xing) 致勃勃地回憶道:“漢服社曾受澳華曆史博物館的邀請,參加了墨爾本時裝周,並策劃了一場名為(wei) ‘雲(yun) 墨霓裳漢服複原走秀’的特別活動。我們(men) 的成員做了一番功課,研究漢服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演變,模仿各時期古畫上人物的形態、動作和妝麵,為(wei) 觀眾(zhong) 呈現了一場視覺盛宴。”
那次活動的海報被掛在澳華曆史博物館的廣場上,成為(wei) 當地市民爭(zheng) 相合影的“網紅”景點。
此外,墨爾本漢服社還曾舉(ju) 辦過多場精彩紛呈的活動,如中澳文化及漢服交流會(hui) 、新年漢服走秀以及“禮衣華夏”漢服模特大賽澳大利亞(ya) 賽區比賽等。
在“禮衣華夏”漢服模特大賽中,社員祝詩妍是其中的參賽選手。祝詩妍說:“當時,為(wei) 了更了解漢服的穿著禮儀(yi) ,我還學習(xi) 了古詩詞、傳(chuan) 統節日習(xi) 俗和禮儀(yi) 規範等。還記得在賽前,我反複練習(xi) 走秀的動作、表情,希望在賽場上展現出漢服的韻味和文化精神。”
靳倩瑩說:“比賽時,我們(men) 驚喜地發現不少澳大利亞(ya) 當地人身著漢服前來觀賽,這讓我們(men) 備感振奮。這說明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了解、欣賞並愛上中國漢服,這和我們(men) 舉(ju) 辦活動的初衷一致。”
劉心如在漢服社舉(ju) 辦的活動中,結識了一位特別的朋友。劉心如說:“她是一個(ge) 本地小姑娘。第一次見她是在漢服模特大賽上,她穿著漂亮的漢服,戴著發飾。我驚訝地發現她能準確辨別不同朝代的服飾。後來得知,這位小姑娘因為(wei) 喜歡中國的古裝電視劇而對漢服和中國文化產(chan) 生了濃厚的興(xing) 趣,還在學校選擇了中文專(zhuan) 業(ye) 。看到越來越多人愛上漢服,我深深地感到自豪。”
漢服與(yu) 日常穿搭結合
在與(yu) 眾(zhong) 多漢服愛好者的交流中,靳倩瑩發現,要使漢服文化得到廣泛傳(chuan) 播,除了舉(ju) 辦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還需將漢服與(yu) 現代生活緊密融合。
“服飾是服務於(yu) 人的,喜歡漢服的朋友既可以選擇身著傳(chuan) 統漢服出行,也可以將漢服元素巧妙融入日常穿搭。”靳倩瑩介紹,“在日常穿搭中,我們(men) 嚐試加入盤扣、纏花等經典漢服元素,讓漢服與(yu) 現代時尚結合,這一巧思吸引了不少外國友人學習(xi) 。”
對此,祝詩妍有相同體(ti) 會(hui) :“在比賽中,我曾特意選擇改良款的漢服。我認為(wei) ,改良的漢服不僅(jin) 展現了漢服的傳(chuan) 統魅力,也融入了現代審美。”
靳倩瑩認為(wei) ,漢服展現了不同風格的美。她說:“漢服曆史悠久、形製豐(feng) 富,包括唐製、宋製、明製等多種樣式。它不受身材限製,每個(ge) 人都能穿出自己的獨特韻味。”
靳倩瑩說:“我們(men) 接下來還將舉(ju) 辦漢服展覽、漢服知識講座以及街頭巡演等活動。目前,我們(men) 正在籌備一場融合古典舞蹈和民樂(le) 的街頭巡演,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更多人體(ti) 驗博大精深的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甄 文)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5月02日 第 0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