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有態度、有實力、有貢獻,中國優質產能惠及全球

發布時間: 2024-05-03 13:55:00 來源: 中國日報網

  當前,全球市場對新能源產(chan) 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全球新能源產(chan) 能不是過剩,而是短缺。與(yu) 此同時,發展綠色、低碳、環保的新能源,還是全球應對氣變的重要舉(ju) 措。多方數據證實,近年來,中國新能源產(chan) 業(ye) 持續向全球提供可負擔的優(you) 質產(chan) 能,並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對全球綠色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有態度——中國率先提出“雙碳”目標

  中國在全球大國中率先提出“雙碳”目標,即“二氧化碳排放力爭(zheng) 於(yu) 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zheng) 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將用30年左右時間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曆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cong) 碳達峰到碳中和。

  中國穩步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已與(yu) 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有力支持了相關(guan) 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中國倡導建立“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搭建6個(ge) 區域能源合作平台,推動建立全球清潔能源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為(wei) 穩定推動全球清潔能源轉型、保障全球能源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中國通過技術支持、能力建設、資金援助等方式,幫助其他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2023年,在阿聯酋阿布紮比市以南的沙漠深處,中國承建的全球最大單體(ti) 太陽能發電站正式開啟運行。發電站投入運營後可供16萬(wan) 戶居民用電,幫助阿布紮比每年減碳240萬(wan) 噸,使清潔能源在阿聯酋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提高13%以上。

  有實力——中國新能源技術全球領先

  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要實現碳中和目標,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到4500萬(wan) 輛,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需求將達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約4倍。當前全球產(chan) 能遠不能滿足全球市場的潛在需求,全球新能源領域的產(chan) 能遠未過剩。

  中國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在新能源車電池技術、引擎技術等方麵的發展有目共睹,多項新能源技術全球領先。中國不斷完善綠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目前供應了全球50%的風電和80%的光伏設備。

  中國的水電、風電、光伏、在建核電裝機規模等多項指標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潔發電體(ti) 係。中國新能源發電技術處在世界第一梯隊,有力推動全球風電、光伏發電成本大幅下降。

  中國新能源產(chan) 業(ye) 為(wei) 全球提供優(you) 質產(chan) 能。2023年,以電動車、鋰電池、光伏產(chan) 品為(wei) 代表的中國“新三樣”合計出口1.0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近30%。其中,中國出口電動汽車超177萬(wan) 輛,同比增長67%;中國占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份額超過60%,全球十大動力電池企業(ye) 中有6家是中國企業(ye) ;中國光伏組件產(chan) 量連續十幾年居全球首位,多晶矽、光伏組件等產(chan) 量占全球的80%。

  有貢獻——中國新能源產(chan) 品豐(feng) 富全球供給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產(chan) 品為(wei) 世界各國提供優(you) 質高效供給,中國出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chan) 品等,不僅(jin) 豐(feng) 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為(wei) 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提供了堅實支撐,也為(wei) 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還為(wei) 全球繁榮和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根據國際能源署報告,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5.1億(yi) 千瓦,中國貢獻超過一半,為(wei) 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風電、光伏產(chan) 品已經出口到全球2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幫助有關(guan) 國家和地區獲得清潔、可靠、用得起的能源。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報告指出,過去10年,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平均度電成本分別累計下降超過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歸功於(yu) 中國創新、中國製造、中國工程。

  中國持續助力世界減排。據中國國家能源局去年發布的數據,過去10年,中國對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費增長貢獻度超過40%;2022年,中國出口的風電、光伏產(chan) 品為(wei) 其他國家減排二氧化碳近6億(yi) 噸。

(責編: 賈春玲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見證60年丨擊劍人生:勒瓦瓦瑟

    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中國女子重劍隊首次奪取奧運會上的擊劍團體金牌。帶領中國隊奪冠的是一名法國教練,勒瓦瓦瑟。他可以說是中法體育交流的見證者和親身參與者。  [詳細]
  • 說到美國經濟 超過四成的美國人用了這個詞!

    美國民意調查機構蓋洛普公司日前發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美國民眾的經濟信心指數出現下滑。而在民調結果出爐前幾天,美國商務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速放緩,通脹數據則連續三個月超過預期。 [詳細]
  • 總台記者探訪丨共建“一帶一路”助力斯梅戴雷沃鋼廠重煥生機

    塞爾維亞斯梅戴雷沃鋼廠,是塞爾維亞最大的鋼鐵生產企業,上世紀90年代,一度陷入經營困境、長期虧損。2016年4月,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框架下,中國河鋼集團收購了斯梅戴雷沃鋼廠,成立河鋼集團塞爾維亞鋼鐵公司。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