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yu) 國際關(guan) 係研究所中國政治與(yu) 經濟部門主任謝爾蓋·盧科寧5月16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俄羅斯總統普京於(yu) 16日至17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他在今年3月再次當選總統後的首次出訪,足以表明兩(liang) 國夥(huo) 伴關(guan) 係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中俄守望相助
文章指出,中國是俄羅斯最重要的經濟和政治夥(huo) 伴,2023年雙邊貿易額超過2400億(yi) 美元。中國汽車及其零部件成為(wei) 俄羅斯市場最受歡迎的產(chan) 品之一,其中包括電動汽車。
至關(guan) 重要的是,俄羅斯在困難時期維持了基本正常的經濟活動,實現了經濟增長,進而維護了社會(hui) 經濟和政治穩定。
俄羅斯也在國際舞台上給與(yu) 中國大力支持,特別是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國際和地區組織中。與(yu) 此同時,俄羅斯還支持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
中俄合作不受幹擾
文章進一步表示,當前,中俄合作規模仍在擴大,深度不斷拓展,速度持續加快。但一些論調稱,一旦俄羅斯與(yu) 歐盟或美國重新建立合作,或者其“向東(dong) 看”政策失敗,俄羅斯就會(hui) 疏遠中國。事實上,這種論調沒有考慮到中俄合作的根本動力。
首先,俄羅斯的“向東(dong) 看”政策始於(yu) 2008年左右,並在2014年隨著俄羅斯與(yu) 西方關(guan) 係惡化而進一步強化。“向東(dong) 看”政策是基於(yu) 一種戰略性思考,即全球經濟發展中心正在向亞(ya) 太地區轉移,而這主要是由於(yu) 中國的快速發展。從(cong) 長遠來看,中國仍將保持在全球經濟中的領先地位。
其次,歐盟和美國無法迫使俄羅斯放棄構建多極世界的願望,而中國在這種世界秩序中占據最重要的位置之一。即便從(cong) 長期來看,俄羅斯同美西方的意識形態矛盾以及烏(wu) 克蘭(lan) 危機的後遺症也難以解決(jue) 。
第三,在經濟學中,“依賴”一詞被定性為(wei) 積極還是消極主要取決(jue) 於(yu) 經濟學和研究人員的視角。毫無疑問,俄羅斯與(yu) 中國從(cong) 不將自身意願強加給對方。中俄地理位置相近、政治互信、經濟互補,不過雙方都不會(hui) 去利用這種關(guan) 係。
中俄外交政策的根基以及兩(liang) 國合作的主要趨勢都具有戰略性、長期性。普京再次當選總統後對中國的國事訪問凸顯了俄羅斯對華政策的連續性。
中俄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
文章強調,中俄關(guan) 係獨一無二、堪稱典範,同某些奉行狹隘利己主義(yi) 的外交關(guan) 係截然不同。
中俄在對外關(guan) 係中展現出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尊重合法協議,不脅迫他國,對自身行為(wei) 負責,不阻礙別國發展,致力於(yu) 挖掘共同點。
這同西方外交可能有所不同,卻是一個(ge) 正常的、負責任的大國應該采取的行動。中國大力促進多邊主義(yi) ,采取平衡的外交政策,為(wei) 欠發達國家創造發展機遇。中國致力於(yu) 擴大合作機遇,而不是威脅他國,更不會(hui) 推動“脫鉤”或者“去風險”。
中國同俄羅斯、美國、德國、法國、塞爾維亞(ya) 、匈牙利、越南、印度等國家密切往來,並加入亞(ya) 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二十國集團等組織。這就表明,中國采取平衡的外交政策,旨在推動構建更加平等、公正、多極化的世界秩序。
總而言之,普京在再次當選總統後將首訪選在中國,再次印證了中國是負責任的全球大國以及中俄合作具有戰略性和長期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