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ya) 廣播公司(KBC)網站近日刊發評論文章《中國:非洲綠色美好未來的可靠夥(huo) 伴》,文章高度評價(jia) 中非綠色能源合作取得的豐(feng) 碩成果,並援引多個(ge) 具體(ti) 範例充分展現中非合作為(wei) 改善當地人民生活、促進非洲可持續發展作出的貢獻。
肯尼亞(ya) 廣播公司網站文章截圖
文章認為(wei) ,中非合作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之上,旨在取得務實成果,增進友好互信。“綠色是中非合作的主色調。”文章回顧道,自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第一屆部長級會(hui) 議舉(ju) 行以來,中國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先後宣布對非“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和“九項工程”,中非在加強綠色能源領域合作方麵取得共識,綠色發展成為(wei) 中非合作的重要內(nei) 容。
文章以多個(ge) 中非共同建設的綠色能源項目為(wei) 例指出中非合作為(wei) 非洲各國帶來的巨大變化:肯尼亞(ya) 東(dong) 北部的加裏薩光伏發電站由中企承建,滿足當地7萬(wan) 戶家庭供電需求,每年減排數萬(wan) 噸二氧化碳。肯尼亞(ya) 前總統烏(wu) 胡魯·肯雅塔讚許該電站為(wei) 肯尼亞(ya) 實現綠色發展、推動能源轉型發揮積極作用;中企承建的烏(wu) 幹達卡魯瑪水電站是烏(wu) 幹達最大水電站,並網發電後不僅(jin) 將實現每年348萬(wan) 噸碳減排,還有望為(wei) 該國帶來超過2億(yi) 美元收入。卡魯瑪水電站和同樣由中國投資建設的伊辛巴水電站使烏(wu) 幹達水電裝機總容量由764兆瓦提升至1552兆瓦,為(wei) 提高烏(wu) 幹達人民用電安全性、便利性和可持續性作出卓越貢獻;南非德阿風電場自2017年投入運行以來,每年供電約7.6億(yi) 千瓦時,滿足30萬(wan) 戶居民用電需求,每年減排二氧化碳61.99萬(wan) 噸。
文章稱,麵對氣候變化可能造成的衝(chong) 擊,中非清潔能源合作項目不僅(jin) 滿足了非洲國家城市化、工業(ye) 化帶來的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同時也對非洲緩解生態環境壓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yi) 。此外,中非綠色能源合作既考慮到城市用電,還涵蓋應對農(nong) 村社區電力需求的“小而美”項目,實實在在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謀福祉。
文章提到,2023年9月,中國在首屆非洲氣候峰會(hui) 上宣布實施“非洲光帶”項目,同年12月,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hui) 期間,“中非能源創新合作加速器項目”正式上線,中方表示希望同非洲共同探索適合非洲國家多樣化需求的創新技術與(yu) 解決(jue) 方案。
文章表示,大型電力項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項目相結合,照亮了無數非洲家庭,也照亮了非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行勝於(yu) 言”,中國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是非洲大陸走向綠色美好未來的可靠夥(huo) 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