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法國奶酪與中國味蕾這樣浪漫邂逅(上)

發布時間: 2024-05-27 14:36:00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不久前,在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時,習(xi) 近平主席在中法企業(ye) 家委員會(hui) 第六次會(hui) 議閉幕式上的致辭中指出,中方願繼續積極利用“從(cong) 法國農(nong) 場到中國餐桌”全鏈條快速協同機製,讓奶酪、火腿、葡萄酒等更多法國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出現在中國老百姓餐桌上。

  隨著中國消費者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法國奶酪從(cong) 人們(men) 感到有些陌生到逐步被許多消費者熟知。近日,記者采訪了法國奶酪製造企業(ye) 頌味佳集團,探尋奶酪如何從(cong) 法國農(nong) 場到中國餐桌。

  誕生:從(cong) 一滴奶到一塊酪

  一塊正宗的法國奶酪,如何從(cong) 奶變酪?回答這個(ge) 問題,得從(cong) 一棵草、一頭牛說起。

  法國巴黎西南部莫萊夫裏耶市,尼利耶農(nong) 場的廣闊草地綠意盎然。不遠處,整齊敞亮的畜棚中,奶牛正在悠閑吃草。奶製品加工坊就在一旁。

  農(nong) 場中,農(nong) 田裏種植燕麥、大麥、黑小麥等飼料作物。為(wei) 保證原生態,這些作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nong) 藥及肥料;幹草烘幹室,熱空氣蒸騰,加快著牧草的幹燥速度,盡可能保留牧草的營養(yang) 價(jia) 值;牲畜糞便還田,成為(wei) 作物生長的肥料。一個(ge) 有機循環這樣形成。

  從(cong) 種植牧草等奶牛飼料作物,到選擇優(you) 質奶牛品種精心飼養(yang) ,再到擠奶、鮮奶初加工,運送至農(nong) 場附近的加工廠,鮮奶經曆消毒、凝結、瀝幹、脫模、成熟等製作流程,蛻變成各色奶酪。奶酪的誕生曆程,形成了法國奶酪從(cong) 農(nong) 場到工廠的“鎖鮮”產(chan) 業(ye) 鏈。

  “奶酪是牛奶的精華,製作一塊優(you) 質奶酪的核心,是確保優(you) 質奶源。”法國頌味佳集團亞(ya) 太和非洲區域總經理讓—巴蒂斯特·範·埃爾斯蘭(lan) 德介紹。頌味佳創立於(yu) 1956年,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奶酪製造企業(ye) 之一。“我們(men) 在法國加工的所有奶酪產(chan) 品,牛奶原料都產(chan) 自法國,我們(men) 一直努力保持奶源的本地加工。整個(ge) 集團89%的牛奶原料,來自乳製品廠70公裏半徑範圍內(nei) ,67%來自乳製品廠30公裏半徑範圍內(nei) 。通過與(yu) 奶源地的緊密合作,我們(men) 更好地保證奶源的高品質。”讓—巴蒂斯特說。

  “與(yu) 農(nong) 場保持密切溝通,是我們(men) 保證奶酪原料品質的秘訣。”讓—巴蒂斯特說,公司製定了一整套所有牛奶供應商都必須遵守的奶源質量和生產(chan) 條件規定。公司的乳製品資源協調員每天與(yu) 農(nong) 場主聯係,他們(men) 每年至少訪問農(nong) 場一次,評估所產(chan) 牛奶的質量,並根據農(nong) 場需要提供技術支持。

  在牛奶變成奶酪的過程中,由於(yu) 發酵時間、使用的發酵菌類型、凝固和成熟過程以及壓製方式等生產(chan) 工藝的差別,軟質奶酪、凝乳酶奶酪、藍紋奶酪等不同品種的奶酪應運而生,各不相同的口味和口感,俘獲了偏好不同的食客。作為(wei) 世界上奶酪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法國擁有1200多種細分品類的奶酪。

  “沒有奶酪的一餐飯,就好比一位美麗(li) 的姑娘少了一隻眼睛。”在著作《美味的哲學》中,法國美食家布裏亞(ya) ·薩瓦蘭(lan) 曾這樣形容奶酪在法國飲食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作為(wei) 一個(ge) 在法國生活20多年的僑(qiao) 胞,《法國僑(qiao) 報》總編輯錢海芬已逐漸習(xi) 慣食用奶酪。“在法國,我仿佛置身於(yu) 一個(ge) 奶酪的海洋,豐(feng) 富多樣的品種、不同奶酪獨特的香氣和口感,讓我每次品嚐奶酪都成為(wei) 一次‘味蕾的探索’。”錢海芬說,像中國人鍾情茶文化一樣,法國人對奶酪的製作工藝有著嚴(yan) 格要求,法國奶酪文化蘊含著法國人對奶酪的深厚情感。對法國人來說,奶酪不僅(jin) 是一種富含營養(yang) 的美味食品,更是富含法國文明“養(yang) 分”的文化載體(ti) 。

  從(cong) 1997年進入中國市場,到建立奶酪生產(chan) 工廠、研發符合中國人口味的奶酪產(chan) 品……作為(wei) 一家在中國市場深耕近30年的外資企業(ye) ,頌味佳集團率先在中國市場開創奶酪棒品類,與(yu) 法國奶酪文化在中國的傳(chuan) 播同頻共振。讓—巴蒂斯特說,漂洋過海的奶酪產(chan) 品,不僅(jin) 將法國奶酪特有的美食文化帶給中國消費者,也讓法中兩(liang) 國人民在這個(ge) 過程中增進了理解和包容。

  跋涉:跨越重洋運抵中國工廠

  法國海港蒙圖瓦德布雷塔尼,貨輪來往頻繁。作為(wei) 法國與(yu) 中國海運航線的重要節點,這裏見證著中法貨物運輸網絡的繁忙。在法國各地奶酪加工廠完成初加工的天然幹酪,包裝好後通過貨車運送到這裏。卸車、裝船,貨船一路向東(dong) ,跨越茫茫大洋,奔向中國。經過約2個(ge) 月航行,船抵達天津港。

  貨船尚未靠岸,查驗準備工作早已展開。天津新港海關(guan) 查驗一處進口查驗八科副科長陶東(dong) 川告訴記者,中國對進口乳品等實施準入管理。幹酪進口需要經過受理申報、單證審核等環節,很多工作在線上就能完成。

  貨船抵達後,海關(guan) 電子係統經過分析,判定進口產(chan) 品查驗項目及內(nei) 容。如果確定需要現場檢查,海關(guan) 工作人員將對產(chan) 品進行標簽檢查、感官檢驗、標簽送檢等查驗,對符合要求的評定為(wei) 合格,對不合格的將采取整改、退運、銷毀等措施。

  今年3月底,天津海關(guan) 製定了服務天津高水平對外開放的24條措施,智慧口岸、智慧監管模式等建設再提速。陶東(dong) 川介紹,近年來,新港海關(guan) 嚴(yan) 格落實“現場值守+預約查驗”機製,保障通關(guan) 順暢。借助“船邊直提”這一通關(guan) 模式,貨物到港後可第一時間由社會(hui) 車輛提離,縮短提箱等待時間;各查驗現場安排人員加班值守,將查驗準備工作前置,貨物做好隨到隨驗“零等待”。

  迎著渤海灣初升的朝陽,一輛輛卡車魚貫駛入天津港碼頭的智能閘口,司機輸入係統提前生成的預約號碼,閘口橫杆抬起,車輛直接進場。司機使用的是天津港集裝箱進口提貨單電子化平台。幾年前,天津港集裝箱貨物流轉需要用到設備交接單、裝箱單、提貨單等紙質單證,如今均已實現電子化,集裝箱作業(ye) 全過程實現了“無紙化”。

  世萌(天津)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調度員潘國平十分感慨:“之前,我們(men) 得有好幾個(ge) 人專(zhuan) 門負責這事,先派人取紙質提貨單,辦公室再給司機報計劃,然後派專(zhuan) 人送回,司機拿著提貨單才能去碼頭提貨。原來需要幾個(ge) 人幹的活兒(er) ,現在一個(ge) 人就能搞定,節省了大量的人工和時間成本。”

  人員少跑路,背後是數據多跑路。天津港近年來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興(xing) 建了190座5G基站,通過物聯網技術,連通“人、車、箱、船、機、場”六大要素,萬(wan) 物互聯初具規模。“外來集卡司機駕車進入現場,不需要攜帶任何專(zhuan) 業(ye) 感應終端,隻依托微信導航小程序和電子小票預約係統聯動,就能實現米級定位精度,自動規劃路線,精準引導車輛快速到達指定作業(ye) 位置。”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公司總經理楊榮說。

  載著幹酪的貨車駛出碼頭,一路向西,10分鍾便到達此行終點——位於(yu)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睦寧路上的頌味佳邦士食品有限公司。早已在此等候的工作人員快速卸車,把幹酪裝進倉(cang) 庫。

  “原料好,做的奶酪才能好。”頌味佳邦士食品有限公司工業(ye) 總監孫立告訴記者,從(cong) 在法國農(nong) 場給奶牛擠下新鮮牛奶,到送往當地工廠加工,製成幹酪用船運往中國,前後大約需要4至5個(ge) 月時間。隨著中法奶酪經貿合作不斷加強、中國海運能力提升和海關(guan) 通關(guan) 便利化建設深入,如今原料運抵時間已大幅縮短,“以前有的時候廠裏需要等著原料運來,現在可以提前計劃,按需送達”。

  探索:尋找更適合中國人的味道

  來自遙遠法國的奶酪,怎麽(me) 製成符合中國消費者口味的奶酪?

  頌味佳集團研發部國際項目的負責人埃爾維·霍夫塞勒,家住法國巴黎附近,20多年前第一次被派到頌味佳邦士食品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時,就開始思索這個(ge) 問題。

  1997年,法國頌味佳集團在天津建立獨資企業(ye) ——邦士食品有限公司,這是中國第一家由外商投資的奶酪生產(chan) 企業(ye) 。當時,中國奶酪文化尚待起步,這家企業(ye) 被人們(men) 寄予很大期望。這家公司後來也的確不負眾(zhong) 望,在中國市場推出了成長奶酪杯、奶酪棒、杯裝奶酪甜品以及創新奶酪片等產(chan) 品。

  “那是法國奶酪在中國‘冒險之旅’的開端。”作為(wei) 一名生物化學博士,埃爾維·霍夫塞勒初到中國就發現,中國人與(yu) 歐洲人在奶酪口味的喜好上有很大差異。他說,奶酪是一種發酵食品。在法國,有一些品類發酵時間很久,口感、風味比較強烈。例如,在阿爾卑斯山附近、瑞士跟法國交界的地方,很多味道獨特的奶酪,受到法國人歡迎,但中國消費者不太能接受這種強烈的發酵味道。

  找到一種更適合中國人的味道,成為(wei) 中法奶酪研發人員首先要解決(jue) 的問題。他們(men) 針對不同類型消費者開展測試,通過將酸、甜、鹹等味道分類,讓消費者根據自己喜好對味道濃度打分。經過多輪測試,大家終於(yu) 有了一些發現。

  “在歐洲,奶酪可以作為(wei) 餐前餐後小食,或者作為(wei) 烹調食材進入日常三餐,口味偏淡而微鹹;在中國,談到奶酪首先想到的是零食,所以人們(men) 更喜歡輕甜、濃香、綿軟的口味。”頌味佳邦士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文嫻說。

  接下來,“怎麽(me) 吃”又成為(wei) 問題。2004年,邦士公司準備推出一款“棒棒奶酪”。通過市場調研,研究人員遇到一個(ge) 新難題:中國父母十分介意孩子用手拿著奶酪食用,認為(wei) 這並不衛生。怎麽(me) 在一個(ge) 柔軟的奶酪裏添加一根能夠手持且不易滑落的手柄,這個(ge) 看似簡單的市場需求,實際是一個(ge) 需要突破的技術難題。“這些小問題其實非常難解決(jue) ,從(cong) 口味口感的調整,到‘手柄’的加入,我們(men) 不斷調整,花了4至5年時間,終於(yu) 開創了奶酪棒這個(ge) 品類。”埃爾維·霍夫塞勒說。

  雖然在奶酪口味、食用習(xi) 慣或觀念上存在一些差異,但中法研發人員始終保持著良好的溝通和合作關(guan) 係。頌味佳邦士食品有限公司研發部負責人任迪說,雙方有時會(hui) 意見不同,有時還會(hui) 爭(zheng) 論,但都是從(cong) 中國消費者需求考慮問題,我們(men) 都尊重消費者的測試結果、尊重科學,法方同事經常提供很多技術支持。

  “我與(yu) 中國同事努力構建一種屬於(yu) 中國的奶酪文化。”埃爾維·霍夫塞勒認為(wei) ,經過20多年,中國奶酪文化不斷發展。“比如芝士片,它使用比較鹹、發酵的奶酪材料製作,最初中國消費者不太能接受。如今,中國很多地方都在賣芝士片,這說明中國消費者對奶酪的接受程度在不斷提升。”(記者 彭訓文 楊俊峰 史誌鵬 高 喬(qiao) )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