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華時評|春華秋實二十載 中阿合作再揚帆

發布時間: 2024-05-29 10:13:00 來源: 新華社

  在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之際,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hui) 議將於(yu) 5月30日在北京舉(ju) 行。20年來,在中阿合作論壇機製推動下,中阿雙方秉持中阿友好精神,雙邊關(guan) 係曆經曆史和國際風雲(yun) 變幻考驗,成為(wei) 南南合作典範。此次會(hui) 議,中國領導人將同多位阿拉伯國家元首共同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講話,充分體(ti) 現出中阿雙方團結合作、推動中阿關(guan) 係不斷邁上新台階的共同願望。

  守望相助是中阿友好的鮮明特征。中國始終堅持與(yu) 阿拉伯國家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guan) 切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這也是中阿關(guan) 係持續走深走實的基石。

  在中東(dong) 錯綜複雜的熱點問題上,中國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始終做中東(dong) 和平的建設者、中東(dong) 穩定的促進者。2023年,在中國斡旋下,沙特阿拉伯與(yu) 伊朗達成曆史性和解,助推中東(dong) 地區出現一波“和解潮”。去年10月新一輪巴以衝(chong) 突爆發後,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密切溝通,積極勸和促談,推動停火止戰,中方的公正立場和積極行動得到廣大阿拉伯國家高度評價(jia) 。長期以來,阿方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guan) 切問題上給予有力支持。阿拉伯國家將恪守一個(ge) 中國原則寫(xie) 入阿盟首腦理事會(hui) 會(hui) 議決(jue) 議,阿盟外長理事會(hui) 連續40多次專(zhuan) 門通過涉華友好決(jue) 議。雙方還經常就國際和地區問題進行政治磋商和協調,成為(wei) 捍衛國際公平正義(yi) 的重要力量。

  平等互利是中阿友好的不竭動力。從(cong) 建立全麵合作、共同發展、麵向未來的中阿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再到全力構建麵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ti) ,中阿關(guan) 係不斷深化,中阿合作不斷邁上新台階。

  兩(liang) 千多年前,中阿在古絲(si) 綢之路上“舟舶繼路、商使交屬”。如今,中阿合作論壇框架內(nei) 已建立起19項機製性活動,涵蓋經貿、能源、民間交往、技術創新、醫療衛生、衛星通信等諸多領域。中國連續多年穩居阿拉伯國家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國地位,中阿貿易額從(cong) 2004年的367億(yi) 美元增至2023年的3980億(yi) 美元,增長約11倍。中國已同全部22個(ge) 阿拉伯國家和阿盟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實現全覆蓋,並與(yu) 多個(ge) 阿拉伯國家的發展戰略對接。雙方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內(nei) ,實施了200多個(ge) 大型項目,合作成果惠及雙方近20億(yi) 人民。

  埃及鮮橙、敘利亞(ya) 玫瑰製品、突尼斯橄欖油、沙特椰棗等阿拉伯國家特色產(chan) 品正日益受到中國消費者歡迎,而新能源汽車、家電、智能手機等“中國製造”也走進越來越多阿拉伯人家庭。在日益密切的經貿往來中,中阿民眾(zhong) 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包容互鑒是中阿友好的價(jia) 值取向。中阿關(guan) 係走深走實,人文交流是橋梁和紐帶。近年來,雙方在語言學習(xi) 、教育合作等方麵的合作不斷深化。中國與(yu) 埃及、卡塔爾等國聯合舉(ju) 辦文化年、藝術節、電影節、音樂(le) 節等文化交流活動。“中文熱”在阿拉伯國家持續升溫,沙特、阿聯酋、埃及、突尼斯等國宣布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ti) 係,阿拉伯國家開設的孔子學院有20餘(yu) 所,開設中文課程的學校有數百所。

  今天,對於(yu) 許多阿拉伯國家民眾(zhong) 來說,中國早已不是《一千零一夜》中作為(wei) 阿拉丁家鄉(xiang) 的那個(ge) 遙遠而神秘的國度,而是一個(ge) 友好可親(qin) 、擔當負責、充滿活力的東(dong) 方大國。2023年,一項針對阿拉伯國家青年開展的民意調查顯示,八成受訪者視中國為(wei) 夥(huo) 伴。此前多項民調也顯示,阿拉伯國家民眾(zhong) 特別是青年一代,普遍將中國視為(wei) 真誠、友愛、可信賴的朋友。

  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重要成員,同為(wei) 國際社會(hui) 重要力量,肩負著實現民族振興(xing) 、加快國家建設的共同曆史使命。中阿關(guan) 係發展造福雙方人民,也有利於(yu) 促進中東(dong) 地區的和平發展,必將為(wei) 變亂(luan) 交織的世界增添更多穩定性。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