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歐洲議會(hui) 選舉(ju) 9日晚結束投票。初步計票結果顯示,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dang) 黨(dang) 團和中間偏左的社民黨(dang) 黨(dang) 團分別保持歐洲議會(hui) 第一、第二大黨(dang) 團地位,右翼和極右翼勢力席位有所增加,法國和德國等一些歐洲大國執政黨(dang) 表現不如極右翼政黨(dang) 。
分析人士認為(wei) ,從(cong) 選舉(ju) 結果來看,新一屆歐洲議會(hui) 中傳(chuan) 統的中右和中左力量保持多數地位,未來歐洲政治大方向不會(hui) 出現急劇變化。但歐洲議會(hui) 政治光譜向右移動,歐洲大國執政黨(dang) 表現不佳,可能給歐盟在移民、援助烏(wu) 克蘭(lan) 、綠色轉型等問題上的政策推進帶來更多不確定性。選舉(ju) 結果有利於(yu) 歐盟委員會(hui) (歐委會(hui) )現任主席馮(feng) 德萊恩連任,但懸念依然存在。
主流黨(dang) 團仍占多數
歐洲議會(hui) 10日淩晨公布的初步計票結果顯示,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dang) 黨(dang) 團獲得總共720個(ge) 議席中的189席,較上屆議會(hui) 增加13席,保持第一大黨(dang) 團地位;中間偏左的社民黨(dang) 黨(dang) 團維持第二大黨(dang) 團地位,獲得135個(ge) 席位,較上屆減少4席;持中間立場的複興(xing) 歐洲黨(dang) 團獲83席,減少19席,保住第三大黨(dang) 團地位;右翼的歐洲保守與(yu) 改革黨(dang) 團獲72席,增加3席;極右翼的“身份與(yu) 民主”黨(dang) 團獲58席,增加9席;綠黨(dang) 和歐洲自由聯盟組成的黨(dang) 團獲53席,減少18席;左翼聯盟黨(dang) 團獲35席,減少2席。此外,包括“疑歐”主義(yi) 政黨(dang) 在內(nei) 的不隸屬於(yu) 現有黨(dang) 團的政治勢力增加了33個(ge) 議席,達到95席,其中不少議員來自極右翼政黨(dang) 。
從(cong) 上述結果看,席位排名前三的人民黨(dang) 黨(dang) 團、社民黨(dang) 黨(dang) 團、複興(xing) 歐洲黨(dang) 團這三個(ge) 傳(chuan) 統主流黨(dang) 團在歐洲議會(hui) 中組成的“超大聯盟”席位雖然從(cong) 417席降至407席,但合計仍占總席位的近57%。分析人士認為(wei) ,這意味著傳(chuan) 統中右和中左力量仍將執掌歐洲議會(hui) 、主導歐盟政策,歐洲政治大方向不會(hui) 變化,歐盟大體(ti) 會(hui) 延續既定議程。
政治光譜向右移動
值得注意的是,右翼和極右翼政黨(dang) 議席增加,而中左翼和自由派政黨(dang) 議席減少,這表明歐洲議會(hui) 政治光譜向右移動。比利時“歐洲動態”網站文章認為(wei) ,新一屆歐洲議會(hui) 中不隸屬現有黨(dang) 團的極右翼黨(dang) 派議員可能加入現有的右翼和極右翼黨(dang) 團,或者組成新的黨(dang) 團,那將使右翼或極右翼黨(dang) 團成為(wei) 第三甚至第二大黨(dang) 團。
對此,有分析指出,持民族主義(yi) 和民粹主義(yi) 立場的右翼或極右翼政黨(dang) 借物價(jia) 上漲以及民眾(zhong) 對移民、綠色轉型成本和俄烏(wu) 衝(chong) 突的擔憂成功擴大了票倉(cang) 。它們(men) 在歐洲議會(hui) 勢力的擴大將增強其影響歐盟在移民、援烏(wu) 、綠色轉型等方麵政策的能力,可能使歐盟在相關(guan) 領域通過新立法變得更加困難。當然,由於(yu) 一些極右翼黨(dang) 派在援烏(wu) 等議題上存在分歧,它們(men) 會(hui) 在多大程度上聯手影響歐盟議程還有待觀察。
在作為(wei) 歐盟“軸心”的法國和德國,執政黨(dang) 均在此次選舉(ju) 中明顯受挫。法國執政的複興(xing) 黨(dang) 得票率不及極右翼政黨(dang) 國民聯盟的一半,導致總統馬克龍宣布解散國民議會(hui) 提前選舉(ju) 。德國總理朔爾茨所在的社會(hui) 民主黨(dang) 得票率也被極右翼政黨(dang) 德國選擇黨(dang) 超過。此外,極右翼政黨(dang) 在奧地利、荷蘭(lan) 、西班牙有望擴大力量。極右翼在歐洲多國特別是大國勢力的擴大,引發了外界對這些國家如何推動歐盟政策的質疑,也給歐洲未來的政治走向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歐委會(hui) 主席仍有懸念
新一屆歐洲議會(hui) 產(chan) 生後將選舉(ju) 新一屆議長並就歐委會(hui) 新一任主席人選進行投票表決(jue) 。現任歐委會(hui) 主席馮(feng) 德萊恩能否連任是各方關(guan) 注的焦點。
歐委會(hui) 主席相當於(yu) 歐盟“總理”,由歐洲理事會(hui) 提名,提名人選獲得歐洲議會(hui) 過半數支持即可通過。歐洲議會(hui) 2014年推出“領銜候選人”製度,即歐洲理事會(hui) 應提名歐洲議會(hui) 第一大黨(dang) 團的“領銜候選人”出任歐委會(hui) 主席。同年的歐洲議會(hui) 選舉(ju) 後,第一大黨(dang) 團人民黨(dang) 黨(dang) 團“領銜候選人”容克就是在這一製度下成為(wei) 歐委會(hui) 主席。但2019年歐洲議會(hui) 選舉(ju) 後,第一大黨(dang) 團人民黨(dang) 黨(dang) 團推舉(ju) 的“領銜候選人”德國人曼弗雷德·韋伯遭到法國等多個(ge) 歐洲國家反對,歐洲理事會(hui) 最終提名來自人民黨(dang) 黨(dang) 團的德國人馮(feng) 德萊恩出任歐委會(hui) 主席,她獲得歐洲議會(hui) 過半數議員支持,得以執掌歐委會(hui) 。
今年選舉(ju) 前,歐洲議會(hui) 重新強調“領銜候選人”製度的重要性。由於(yu) 這次馮(feng) 德萊恩是人民黨(dang) 黨(dang) 團推舉(ju) 的“領銜候選人”,因此該黨(dang) 團保持歐洲議會(hui) 第一大黨(dang) 團地位且議席數增加,無疑讓馮(feng) 德萊恩謀求連任有了更多底氣。
不過,歐委會(hui) 主席人選在歐洲理事會(hui) 提名時需要得到歐盟各成員國,特別是法德等歐洲大國領導人的認可。有歐洲媒體(ti) 報道,朔爾茨、馬克龍等人可能不會(hui) 支持馮(feng) 德萊恩連任,德國和法國更中意歐洲央行前行長、意大利人德拉吉。因此,馮(feng) 德萊恩能否連任仍有懸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