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連線】
6月13日至15日,七國集團(G7)峰會(hui) 在意大利普利亞(ya) 大區法薩諾市舉(ju) 行,與(yu) 會(hui) 各國領導人圍繞俄烏(wu) 衝(chong) 突、中東(dong) 局勢、亞(ya) 太、非洲、移民、人工智能、氣候變化、能源和糧食安全等主要議題進行了討論。峰會(hui) 前,輪值主席國意大利躊躇滿誌,總理梅洛尼信誓旦旦地表示,“七國集團峰會(hui) 務必努力取得具體(ti) 成果”。然而從(cong) 會(hui) 議結果看,此次峰會(hui) 依舊是“雷聲大雨點小”,未能在全球重大問題上給出令人信服的解決(jue) 方案。
“心不在焉”的G7領導人
麵對各自國內(nei) 嚴(yan) 峻的政治形勢,參會(hui) 的各國領導人普遍有些“心不在焉”。剛剛在歐洲議會(hui) 選舉(ju) 中遭遇慘敗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即將麵臨(lin) 國民議會(hui) 選舉(ju) 的重大考驗,德國總理朔爾茨領導的社民黨(dang) 在歐洲議會(hui) 選舉(ju) 中同樣表現不佳,英國首相蘇納克所在的保守黨(dang) 很可能會(hui) 輸掉7月初的大選,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支持率一路下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受困於(yu) 黨(dang) 內(nei) 鬥爭(zheng) 和政治黑金醜(chou) 聞,美國總統拜登則麵對著大選競爭(zheng) 對手特朗普的強勢挑戰。特朗普如果卷土重來,或將再次引發整個(ge) 西方聯盟的劇烈震蕩。美國“政客”新聞網以《六隻跛腳鴨和梅洛尼》為(wei) 題諷刺稱:“在意大利舉(ju) 行的七國集團峰會(hui) 看起來更像是最後的晚餐,而不是西方力量的展示。”
6月14日,在意大利法薩諾,抗議者打出“你們(men) 隻有七個(ge) ,我們(men) 是八十億(yi) 人”的標語,批評七國集團與(yu) 世界完全割裂。新華社記者 李京攝
七國集團的困局還遠不止如此。近年來,G7各國政局紛亂(luan) 、經濟疲軟、社會(hui) 矛盾激化,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總量在全球經濟中的占比不斷下降,既無力繼續引領國際社會(hui) 應對全球挑戰,也無心真正解決(jue) 影響世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聯合國規定,發達國家每年至少應將其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0.7%用於(yu) 對外援助。而七國中隻有德國越過了這一門檻,美國更是年年排名倒數。而美西方在國際事務中屢屢表現出傲慢與(yu) “雙標”,將G7徹底變為(wei) 地緣政治工具的做法,更是讓國際社會(hui) 進一步認清了其道德虛偽(wei) 的強權政治本質。
為(wei) 了體(ti) 現七國集團向世界開放的態度,本次峰會(hui) 還邀請了印度、巴西、阿根廷、土耳其、阿聯酋、約旦、突尼斯、肯尼亞(ya) 、阿爾及利亞(ya) 、毛裏塔尼亞(ya) 等發展中國家參會(hui) 。其主要目的不外乎兩(liang) 點:一是加強與(yu) 新興(xing) 和發展中經濟體(ti) 的聯係,實現供應鏈“去風險”和多元化,減少所謂的“對華經濟依賴”;二是借機拉攏“全球南方”,與(yu) 金磚國家合作機製爭(zheng) 奪國際影響力,擺脫“西方對抗其他國家”的尷尬局麵。不過從(cong) 以往經驗看,鬆散的“G7+N”模式虛多實少,根本發揮不了實際作用。
“小院高牆”難解痼疾
近些年,西方國家越來越不願意推動或接受需要其放棄決(jue) 策權的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極力阻礙發展中國家獲得更平等的權利分配。南方國家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戰略利益和傲慢的七國集團並不一致,對美西方“口惠而實不至”的伎倆(lia) 更是心知肚明,又怎會(hui) 輕易被牽著鼻子走。從(cong) 這次發表的一紙幹巴巴的擴大會(hui) 議概要不難看出,G7宣稱的所謂“加強與(yu) 外部國家合作”究竟成色如何。
中國等金磚國家作為(wei) “全球南方”的代表正在迅速崛起,通過積極參與(yu) 全球治理,為(wei) 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與(yu) 此同時,七國集團機製“指揮失靈”是難以逆轉的趨勢。更何況其內(nei) 部也並非鐵板一塊,從(cong) 政策立場到利益訴求,各成員國之間存在明顯分歧。迫於(yu) 美國的壓力,“一個(ge) 聲音說話”或許勉強可以做到,但“步調一致行動”卻絕非易事。即便是在美國力推的動用俄被凍結資產(chan) 收益向烏(wu) 克蘭(lan) 放貸的問題上,本次峰會(hui) 也隻是倉(cang) 促作出了政治決(jue) 定,相關(guan) 法律和技術細節仍未落實。
近年來,七國集團對中國的關(guan) 注度越來越高。峰會(hui) 期間舉(ju) 行所謂“印太地區和經濟安全”專(zhuan) 場工作會(hui) 議,針對中國的意味十分明顯,“中國”一詞更是在峰會(hui) 聯合公報中出現了29次之多。在美國的推動下,峰會(hui) 公報罔顧事實,針對一係列涉華議題大放厥詞、混淆視聽,誣稱中國的“產(chan) 能過剩”“非市場政策”及“經濟脅迫”威脅西方經濟安全,再次向世人展示了G7這個(ge) 西方“小團夥(huo) ”一貫擅長的顛倒黑白。
麵對種種政治經濟社會(hui) 痼疾,西方國家瞻前顧後、進退失據,早已失去了刮骨療毒的勇氣和決(jue) 心,“言必稱中國”似乎成了其推卸責任和轉嫁矛盾的慣例,以為(wei) 隻要成功打壓和遏製中國,自身問題就能迎刃而解。說到底這是一種對自身製度競爭(zheng) 力缺乏自信的表現。殊不知“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麵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陣營對抗沒有出路,合作共贏才是正途。
事實證明,拉幫結派構築“小院高牆”非但解決(jue) 不了任何問題,反倒會(hui) 讓自己成為(wei) 阻礙世界發展和人類進步的最大問題。七國集團須早日破除“心魔”,不要動輒拿中國說事,而是應理性看待中國發展,正視自己的問題短板,把更多心思和精力用在增進本國和世界人民的福祉上。為(wei) 了彰顯對多邊主義(yi) 的重視,意方這次特意將辦會(hui) 地點選在該國南部普利亞(ya) 大區,因為(wei) 這裏是“曆史上東(dong) 西方交匯的橋梁”。這樣的用意固然很好,但現實中的路怎麽(me) 走,才是關(guan) 鍵。
(光明日報羅馬6月15日電 光明日報駐羅馬記者 馬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