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歐洲人不禁要問:我們是美國聽話的下屬嗎?”

發布時間: 2024-07-17 10:33:00 來源: 總台環球資訊廣播

  “俄美兩(liang) 國正處於(yu) 深刻而尖銳的對抗階段,目前還看不到走出這一低穀的先決(jue) 條件。”

  這是當地時間 14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shu) 佩斯科夫針對美國日前發出的“導彈威脅”所做出的最新表態。

  塔斯社報道截圖

  “當美國獲利時,歐洲正在成為(wei) 受害者”

  在上周的北約華盛頓峰會(hui) 期間,美國和德國聯合宣布,作為(wei) 長期規劃的一部分,美國將從(cong) 2026年開始分階段在德國部署遠程武器。

  這些武器將包括“標準”-6防空導彈、“戰斧”巡航導彈以及正在研發的高超音速武器,其射程將“遠超”歐洲目前所部署的任何陸基火力係統。

  據稱,擬議中的遠程武器部署旨在展示美國“對北約的承諾”以及“對俄羅斯的威懾”。

  白宮官網聲明截圖

  此舉(ju) 被俄總統新聞秘書(shu) 佩斯科夫稱為(wei) “挑釁”。

  他在接受俄媒采訪時表示,長期以來,美國在歐洲部署了不同類型、不同射程的導彈,通常都是針對俄羅斯的。“我們(men) 有足夠的能力阻止這些導彈。但潛在的受害者是這些歐洲國家的首都”。

  他指出,當美國從(cong) 與(yu) 俄羅斯的對峙中“獲利”時,歐洲正在成為(wei) 其受害者。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報道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將要在德國部署的幾款導彈全都在陸基中導範圍之內(nei) 。

  根據蘇聯和美國1987年簽署的《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簡稱《中導條約》),兩(liang) 國不再保有、生產(chan) 或試驗射程在500-5500公裏的陸基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及其發射裝置。

  然而,美國政府於(yu) 2019年2月1日以“俄羅斯違反條約規定”為(wei) 借口,單方麵宣布暫停履行《中導條約》義(yi) 務,並最終於(yu) 同年8月2日正式退出該條約。

  美國國防部官網截圖

  為(wei) 謀求單方麵軍(jun) 事優(you) 勢,毀約後的美國很快恢複了陸基中導的研發和部署。

  隨著相關(guan) 導彈不斷測試、配套部隊和戰術陸續成形,烏(wu) 克蘭(lan) 危機全麵升級後的歐洲成了當然的“用武之地”。

  俄方不止一次發布消息說,美國的陸基中導係統已經出現在歐洲的軍(jun) 事訓練中。俄總統普京上月底曾警告,作為(wei) 對美國敵對行動的回應,莫斯科可能會(hui) 恢複陸基中導的生產(chan) 和全球部署。

  路透社報道截圖

  法新社的報道提到,美國在德國部署遠程武器的最新決(jue) 定,標誌著美國導彈將在離開20多年後重返德國。

  報告說,上世紀80年代冷戰高峰時期,美國曾在當時的西德部署“潘興(xing) ”中程彈道導彈,引發當地大規模抗議示威。直到冷戰結束若幹年後,美國才大幅減少了部署在歐洲的導彈數量。但俄烏(wu) 衝(chong) 突的爆發給美國導彈重返歐洲提供了新的機會(hui) 。

  佩斯科夫警告,美國的最新舉(ju) 動可能會(hui) 讓歐洲“重演冷戰式對抗”,“歐洲正在分崩離析。對歐洲來說,這絕不是最好的時刻”。

  法新社報道截圖

  “我們(men) 永遠是美國聽話的下屬嗎?!”

  對歐洲來說不是最好的時刻,對美國來說卻不一定。

  比在德國重新部署導彈更讓美國滿意的,或許是本次“成果豐(feng) 碩”的北約華盛頓峰會(hui) 。出於(yu) 對西方特別是美國政治前景的擔憂,為(wei) 烏(wu) 克蘭(lan) 提供“長期支持”成了這次會(hui) 議的重點議題,達成的共識則是北約“堅定不移”地支持烏(wu) 克蘭(lan) 把戰爭(zheng) 打下去。

  明知“勝利”希望微乎其微卻執意逆勢而動,背後的推手隻能是專(zhuan) 發戰爭(zheng) 財的美國軍(jun) 工複合體(ti) 。

  北約秘書(shu) 長斯托爾滕貝格在本次北約峰會(hui) 召開前就明確表示,為(wei) 了“減輕美國負擔”,北約準備在援烏(wu) 問題上發揮更大作用。

  他所稱的“發揮更大作用”,指的就是歐洲軍(jun) 費大漲,而這對美國有利。俄烏(wu) 衝(chong) 突爆發以來,歐洲三分之二的武器訂單都給了美國軍(jun) 火商。

  北約官網:斯托爾滕貝格告訴美國總統拜登,保持歐洲安全和北約強大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有利於(yu) 美國的安全,有利於(yu) 美國的工業(ye) ,有利於(yu) 美國的就業(ye) ”。

  這話說得相當直白。

  就拿美國打算部署到德國的導彈來說,“標準”-6防空導彈是美國第二大軍(jun) 火商——雷神技術公司的拳頭產(chan) 品,而“戰斧”巡航導彈也是雷神參與(yu) 生產(chan) 的老牌利器。

  本月早些時候,北約宣布已經以多個(ge) 成員國的名義(yi) 訂購了價(jia) 值近7億(yi) 美元的“毒刺”肩扛式單兵防空導彈。這款導彈也是雷神製造。

  路透社報道截圖

  另外一種比“毒刺”厲害也昂貴得多的防空導彈“愛國者”更是為(wei) 雷神帶來滾滾財源。

  包括德國、荷蘭(lan) 、羅馬尼亞(ya) 和西班牙在內(nei) 的北約多個(ge) 歐洲成員國今年1月決(jue) 定聯合采購總價(jia) 值55億(yi) 美元的1000枚“愛國者”導彈,以幫助加強烏(wu) 克蘭(lan) 軍(jun) 隊的防空能力,並補充北約各援烏(wu) 國家的庫存。

  北約官網截圖

  諷刺的是,為(wei) 了借這場危機重振歐洲軍(jun) 工產(chan) 業(ye) 、擺脫對美依賴,歐盟委員會(hui) 今年3月剛剛公布了歐盟首份《歐洲國防工業(ye) 戰略》。但有德國媒體(ti) 警告,北約華盛頓峰會(hui) 上達成的《工業(ye) 能力擴張承諾協議》或將使歐盟與(yu) 北約爆發嚴(yan) 重爭(zheng) 端。

  原因在於(yu) ,根據協議,在布魯塞爾負責製定軍(jun) 備產(chan) 品聯合研發方案的機構不是歐盟,而是北約。北約隻想加強“北約的軍(jun) 工生產(chan) ”,而非“歐洲的軍(jun) 工生產(chan) ”。作為(wei) 北約的實際操控者,美國軍(jun) 工業(ye) 更是希望能在歐盟軍(jun) 火市場長期保持強勢地位。

  德國《青年世界報》報道截圖

  美國資深媒體(ti) 人兼作家帕特裏克·勞倫(lun) 斯此前發文指出,自冷戰中期以來,歐洲始終在“維護自身主權”和“對美國實力的無尊嚴(yan) 依賴”這對矛盾之間搖擺不定。而美國重新把矛頭對準俄羅斯後,更是在歐洲引發了嚴(yan) 重的身份危機。

  文章稱,非理性的“恐俄症”、在烏(wu) 克蘭(lan) 的代理人戰爭(zheng) 、掌管一切的軍(jun) 工複合體(ti) 等等都是歐洲從(cong) 美國“進口”的東(dong) 西,而歐洲發現自己正因為(wei) 它們(men) 陷入危機。

  這種困境讓當下的歐洲人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追問:“我們(men) 是誰?我們(men) 把自己變成了什麽(me) ?我們(men) 永遠是美國聽話的下屬,服從(cong) 一切命令嗎……”

  美國《謝爾郵報》報道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記者丨李嚴(yan)

  編輯丨王洹星

  簽審丨王堅

  監製丨關(guan) 娟娟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