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新聞發言人7月15日表示,為(wei) 維護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權益,3月26日,中方將美國《通脹削減法》有關(guan) 新能源汽車補貼等措施訴諸世貿組織爭(zheng) 端解決(jue) 機製。由於(yu) 美方未能與(yu) 中方通過磋商達成解決(jue) 方案,7月15日,中方向世貿組織提出設立專(zhuan) 家組請求。
這位發言人說,美國《通脹削減法》以使用美國等特定地區產(chan) 品作為(wei) 補貼前提,排斥中國等世貿組織成員產(chan) 品,人為(wei) 設置貿易壁壘,推高能源綠色轉型成本,無論如何包裝美化,都無法改變涉案補貼歧視性、保護主義(yi) 和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本質。
“當前國際貿易體(ti) 係的開放性正在受到威脅”
一段時間以來,在世界範圍內(nei) 無視多邊貿易規則,任意對他國加征單邊關(guan) 稅,製定歧視性產(chan) 業(ye) 政策,以“國家安全”為(wei) 由濫用出口管製、投資限製等措施的現象時有發生。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7月14日報道,加拿大財政部長克裏斯蒂婭·弗裏蘭(lan) 表示將與(yu) 商業(ye) 和勞工團體(ti) 針對中國製造汽車實施單方貿易措施問題舉(ju) 行會(hui) 談,並暗示單方貿易措施或不僅(jin) 限於(yu) 汽車領域。加拿大政府6月宣布,將針對如何應對中國被指在汽車方麵有“不公平貿易行為(wei) ”,展開公眾(zhong) 谘詢。
據俄羅斯衛星社網站報道,歐盟委員會(hui) 決(jue) 定自7月5日起,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臨(lin) 時反補貼稅。歐盟委員會(hui) 宣布,經過近10個(ge) 月的“調查”後,從(cong) 2024年7月起對來自中國的進口電動汽車在目前10%的關(guan) 稅基礎上,擬征收17.4%至38.1%不等的臨(lin) 時反補貼稅,歐盟委員會(hui) 還點名了上汽集團、比亞(ya) 迪、吉利控股集團三家中國車企,並對上汽集團出口的電動車征收38.1%的最高水平關(guan) 稅。
法新社消息稱,歐洲國家對此意見不一。德國及其與(yu) 中國貿易往來密切的本土汽車巨頭擔心,如果中國對歐盟出口產(chan) 品展開反製,將弊大於(yu) 利。法國和意大利推動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guan) 稅,瑞典和德國一樣持保留意見,匈牙利則明確表示反對。報道稱,臨(lin) 時關(guan) 稅於(yu) 7月5日生效,待歐盟27個(ge) 成員國投票通過後,正式關(guan) 稅將於(yu) 11月生效,為(wei) 期5年。
4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2024年外國貿易壁壘評估報告》將中國列為(wei) 首要關(guan) 注國家。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回應稱,中方認為(wei) ,各國貿易政策是否構成壁壘,應以是否違反世貿組織規則作為(wei) 判斷標準。美方報告未提供任何證據,證明中方相關(guan) 政策和做法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卻武斷指責中國存在所謂“非市場”政策和做法以及在農(nong) 產(chan) 品、數據政策等方麵存在壁壘,中方對此堅決(jue) 反對。
北京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談道,總體(ti) 而言,當前的國際貿易體(ti) 係正在延續過去30年經濟全球化所形成的相對開放的格局。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及相關(guan) 自由貿易區協議框架下,經濟體(ti) 間建立了相對自由的貿易規則。但近期的一係列事實表明,當前國際貿易體(ti) 係的開放性正在受到威脅。一些國家在自身競爭(zheng) 力麵臨(lin) 挑戰時,采取了貿易保護主義(yi) 措施,包括貿易戰、將正常貿易關(guan) 係國家安全化以及對關(guan) 鍵技術實施管控等。這些政策對貿易夥(huo) 伴造成負麵影響,也對國際貿易體(ti) 製構成巨大挑戰。
“維護自由貿易、堅持相互開放、倡導公平競爭(zheng) 非常重要”
國際組織與(yu) 多國人士認為(wei) ,國際貿易合作的倒退、金融市場的波動和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等因素均在威脅全球供應鏈安全與(yu) 經濟增長,呼籲共同維護公平、公正的國際貿易秩序。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報道,IMF警告說,新一波關(guan) 稅浪潮可能讓通貨膨脹死灰複燃,迫使各國央行把關(guan) 鍵利率維持在高位。
美國前財政部長顧問史蒂文·拉特納日前在《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說,美國政府在國際貿易中使用加征關(guan) 稅等保護主義(yi) 措施,隻會(hui) 推高國內(nei) 物價(jia) 、限製消費者選擇,危及美國和全球經濟增長。拉特納表示,關(guan) 稅會(hui) 帶來物價(jia) 上漲,導致失業(ye) 人數增加。曆史上的加征關(guan) 稅等保護主義(yi) 手段往往會(hui) 引發全球保護主義(yi) 浪潮,加劇經濟蕭條局麵,重挫全球貿易。相反,自由貿易帶來的關(guan) 稅大幅下降,往往給美國及其他國家和地區消費者帶來更便宜、更優(you) 質的商品,有助於(yu) 推動經濟增長。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指出,美國的保護主義(yi) 關(guan) 稅政策是糟糕的經濟政策。保護主義(yi) 關(guan) 稅會(hui) 損害經濟,削弱出口競爭(zheng) 力,對低收入群體(ti) 產(chan) 生不利影響。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報道,歐盟擬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臨(lin) 時關(guan) 稅的舉(ju) 措引發了德國汽車業(ye) 的擔憂。德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發表聲明,反對歐盟對從(cong) 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臨(lin) 時反補貼關(guan) 稅。該協會(hui) 認為(wei) ,此舉(ju) 不符合歐盟利益,不僅(jin) 會(hui) 對歐洲消費者和企業(ye) 造成負麵影響,還將阻礙歐盟本土電動汽車市場發展,也不利於(yu) 實現氣候目標。提升歐洲汽車工業(ye) 競爭(zheng) 力應通過促進創新和自由貿易實現,而非依賴貿易保護措施。該協會(hui) 呼籲歐盟委員會(hui) 放棄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臨(lin) 時反補貼關(guan) 稅,通過對話方式解決(jue) 問題,與(yu) 中國共同致力於(yu) 保障開放市場、確保供應鏈安全以及實現環保目標。
“維護自由貿易、堅持相互開放、倡導公平競爭(zheng) 非常重要,它能推動創新和增長。”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hui) 主席康林鬆表示,“作為(wei) 出口國,我們(men) 反對不斷增加的貿易壁壘。”
據法新社報道,世界汽車巨頭斯泰蘭(lan) 蒂斯集團負責人表示,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100%的關(guan) 稅是一個(ge) “巨大的陷阱”。斯泰蘭(lan) 蒂斯集團囊括法國的標致、雪鐵龍,意大利的菲亞(ya) 特、阿爾法·羅密歐,美國的克萊斯勒、道奇、吉普等汽車品牌。斯泰蘭(lan) 蒂斯集團同意與(yu) 其中國合作夥(huo) 伴零跑汽車成立一家合資企業(ye) ,生產(chan) 電動汽車,計劃從(cong) 9月開始出口到法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lan) 、德國和西班牙。斯泰蘭(lan) 蒂斯集團負責人表示,零跑汽車在歐洲的銷售將為(wei) “斯泰蘭(lan) 蒂斯集團帶來利潤,並為(wei) 法國和歐洲稅收作出貢獻”。
“為(wei) 維護多邊貿易體(ti) 製發揮積極作用”
7月17日至19日,世界貿易組織第九次對中國貿易政策審議會(hui) 議在瑞士日內(nei) 瓦舉(ju) 行。會(hui) 議期間,中國貿易政策及其對全球多邊貿易體(ti) 製所作的貢獻受到世貿組織秘書(shu) 處和多個(ge) 世貿組織成員的肯定。世貿組織秘書(shu) 處在審議報告中指出,中國中間產(chan) 品貿易增速明顯快於(yu) 貨物貿易整體(ti) 增速,表明中國進一步融入國際供應鏈。尼泊爾代表團表示,中國是世貿組織負責任的成員,為(wei) 維護多邊貿易體(ti) 製發揮積極作用。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塞爾維亞(ya) 共和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已於(yu) 2024年7月1日正式生效。中塞雙方分別對90%的稅目逐步相互取消關(guan) 稅,其中,超過60%的稅目在協定生效當天立即取消關(guan) 稅。同時,協定還就原產(chan) 地規則、海關(guan) 程序和貿易便利化、衛生與(yu) 植物衛生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貿易救濟、爭(zheng) 端解決(ju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投資合作、競爭(zheng) 等諸多領域建立了製度性安排,預計未來將為(wei) 兩(liang) 國企業(ye) 提供更加便利、透明、穩定的營商環境。
埃菲社報道稱,洪都拉斯外交部宣布,該國於(yu) 7月19日向中國市場發送了首批36噸免關(guan) 稅蝦產(chan) 品。洪都拉斯外交部稱,發送首批兩(liang) 個(ge) 裝運蝦產(chan) 品的集裝箱是“政府的承諾,為(wei) 該行業(ye) 的商人帶來了希望”。
至2024年6月,《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全麵生效已滿一年,極大促進了區域內(nei) 原材料、產(chan) 品、技術、人才、資本、信息和數據等生產(chan) 要素的自由流動,推動逐步形成更加繁榮的區域一體(ti) 化大市場,促進成員國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開放合作。
王勇認為(wei) ,各國應當尊重世貿組織的權威性,盡快恢複世貿組織爭(zheng) 端解決(jue) 機製的正常運行,以便按照相關(guan) 規則加快處理國家之間的貿易紛爭(zheng) 。應增加國家之間的戰略互信,通過建立相關(guan) 的安全機製、對話機製和爭(zheng) 端解決(jue) 機製,為(wei) 國際貿易的正常開展創造一個(ge) 良好的政治環境。同時,探索製定新的貿易規則,達成更加廣泛的國際協議。適應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發展,保證國家之間繼續開放,使得世界經濟從(cong) 技術進步和繼續開放的國際貿易當中持續獲益。
“當前,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和地緣政治等風險上升。中國正在培育外貿新動能、拓展增長新空間,持續增強外貿韌性和活力。”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yu) 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魏浩認為(wei) ,中國在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應著力優(you) 化進出口結構,提升開放合作水平,幫助企業(ye) 加快價(jia) 值鏈攀升,升級貨物貿易,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數字貿易,不斷深化國際合作,維護貿易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