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ge) 夏天,一批批美國青少年跨越太平洋、不遠萬(wan) 裏來到中國,開展人文交流、見證可持續發展,在增進彼此友誼的同時,也在兩(liang) 國人民之間架起更多相知相親(qin) 的橋梁。
來自美國楊百翰大學的學生哈麗(li) 雅特·帕金森5歲開始接觸中文課程,了解中國傳(chuan) 統功夫、書(shu) 法與(yu) 舞蹈。幾年的中文學習(xi) ,在這個(ge) 美國小女孩心中種下一粒“種子”。
十幾年後,她終於(yu) 夢想成真。今年暑假,她來到中國參加中美青年交流周活動,並到福建、江蘇等地參觀學習(xi) 。在秦淮河畔,她被精美的秦淮燈彩吸引,在非遺傳(chuan) 承人的指導下,將荷花燈的花瓣一片片粘在一起。在南京雲(yun) 錦博物館,她與(yu) 同伴一起欣賞精致的雲(yun) 錦作品,了解非遺雲(yun) 錦技藝如何為(wei) 現代中式生活錦上添花。
“我對中國文化一直很著迷,在這裏親(qin) 眼看到了我曾經在書(shu) 本上學到的內(nei) 容,感覺非常棒。”帕金森說。
在她看來,此次交流活動為(wei) 美國青年提供了一個(ge) 體(ti) 驗、欣賞更多中國文化的機會(hui) ,與(yu) 中國青年增進了解和互信。未來,她想申請到中國讀研究生,深入了解中國。
記者:林凱、朱筱、陸華東(dong)
攝製:魏可欣、劉天晨、陳靜暄
編輯:談昦玄
新華社江蘇分社製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