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的一名無家可歸者和他的6隻狗住在車裏(資料圖)
海外網7月30日電 據《華盛頓郵報》29日報道,通脹高企導致全美住房成本越來越高,更多美國工薪階層因無力負擔住房成本而成為(wei) 無家可歸者。
美國無家可歸人數在2023年已達到曆史最高水平。最新即時統計顯示,美國許多地區的無家可歸者人數明顯上升,包括得州東(dong) 部(同比增加61%)、羅德島(同比增加35%)和田納西州東(dong) 北部(同比增加20%)。因越來越難以負擔住房成本,工薪階層的情況也正在惡化。收容所管理人員和地方組織報告稱,首次成為(wei) 無家可歸者的工薪階層人士激增,缺乏經濟適用房是他們(men) 無家可歸的首要原因,超過了心理健康問題或失業(ye) 。
多年來,租金快速上漲,加上經濟適用房短缺,導致工資上漲也不足以抵消通脹帶來的資金壓力。“我每星期工作超過50小時,但仍然很難堅持下去”,22歲的裏德(Aaron Reed)說,他在納什維爾附近的亞(ya) 馬遜倉(cang) 庫每小時掙21美元(約合人民幣152元),下班後卻隻能回到母親(qin) 的SUV車上睡覺。他和拉布拉多犬一起擠在後座上,而母親(qin) 則睡在車前排。
高昂的住房成本仍然是美國人對經濟感到失望的一個(ge) 重要原因。CNN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住房成本是美國家庭麵臨(lin) 的首要經濟問題,僅(jin) 次於(yu) 食品價(jia) 格。對於(yu) 無家可歸者來說,通脹仍然是主要原因。據美國地產(chan) 行業(ye) 統計,四年來全美租金上漲了32%以上。17個(ge) 州30名工薪無家可歸人士表示,高昂的房租不僅(jin) 讓他們(men) 陷入無家可歸的境地,還阻礙了他們(men) 找到新住房。
此外,無家可歸人士的生活成本更高。裏德表示,他和母親(qin) 每天要花50美元(約合人民幣362.61元)加滿油箱,這樣他們(men) 就可以在37°C的高溫下開著空調過夜。他們(men) 沒辦法做飯,每頓飯都隻能吃預包裝食品或外賣。由於(yu) 沒有自來水,他們(men) 每月要花大約80美元(約合人民幣580元)購買(mai) 放在後備箱裏的大瓶裝水。
華盛頓大學教授科爾伯恩(Gregg Colburn)表示,全美普遍存在無家可歸人數增加的情況。“現在這種情況不僅(jin) 發生在沿海大城市,且在菲尼克斯、丹佛和亞(ya) 特蘭(lan) 大等各地都發生了。”根據聯邦數據,2023年無家可歸者的數量創下了65.31萬(wan) 人的紀錄,比前一年增加了12%。(海外網 侯興(xing) 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