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31日電(魏晨曦)美國國債(zhai) 總額又創紀錄了,這次曆史性突破了35萬(wan) 億(yi) 美元。多年來,連續財政赤字令美國債(zhai) 台越築越高,猶如一顆“定時炸彈”,高懸頭頂。
圖片來源:美國財政部官網截圖
一份來自美國財政部的報告顯示,美債(zhai) 早在2024年初,即本財年伊始,就已突破34萬(wan) 億(yi) 美元,如今僅(jin) 用半年時間,又增加了1萬(wan) 億(yi) 美元。
中國現代國際關(guan) 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美債(zhai) 問題實則由來已久。20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經濟債(zhai) 務化成為(wei) 常態,新冠疫情加劇了其債(zhai) 務困境。
她進一步指出,美債(zhai) 上升是一種趨勢。其背後,美國經濟結構還在調整中,美債(zhai) 問題更是體(ti) 現了當下“拜登經濟學”的“大政府”傾(qing) 向。
資料圖:美國總統拜登。
美國總統拜登執政以來,試圖通過其經濟政策,即所謂的“拜登經濟學”,來刺激經濟增長、創造就業(ye) 。對於(yu) “拜登經濟學”,陳鳳英解釋道,它通過政府幹預和大規模支出來刺激經濟,這是一個(ge) “政府加杠杆、企業(ye) 和家庭去杠杆”的過程。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jue) ,美國政府債(zhai) 務反而呈“滾雪球”狀急劇增加。
陳鳳英認為(wei) ,美債(zhai) 上升具有趨勢性,美國過度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向經濟“放水”,進一步加劇了政府債(zhai) 務負擔。
實際上,美聯邦政府債(zhai) 務規模早在2023年1月就已達到31.4萬(wan) 億(yi) 美元的法定債(zhai) 務上限。美國知名智庫“對外關(guan) 係委員會(hui) ”(CFR)介紹,美債(zhai) 上限自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設立以來,已上調數十次,該國多次瀕臨(lin) 違約。
專(zhuan) 家指出,隨著美債(zhai) “風暴”愈演愈烈,其帶來的國內(nei) 、國際風險不容忽視。
首先,美國經濟社會(hui) 自身麵臨(lin) 著一定風險。
在近年來激進加息的背景下,不斷上升的利率使美國債(zhai) 務成本越來越高。財政監管機構警告稱,未來三十年,債(zhai) 務利息成本將成為(wei) 美國最大的支出。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稱,由於(yu) 債(zhai) 務利息成本的大幅上升,美國政府麵臨(lin) 著不小的財政壓力,導致用於(yu) 公共服務或未來應對金融危機、流行病或戰爭(zheng) 等不利衝(chong) 擊的資金減少。
美國跨黨(dang) 派研究機構“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hui) ”的數據顯示,2023財年,美國政府償(chang) 還債(zhai) 務的支出已經超過了在住房、交通和高等教育方麵的支出。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收支報告,2023年,美國政府預算赤字約1.7萬(wan) 億(yi) 美元。財政部官網數據還顯示,過去50年來,美聯邦政府預算隻有五次出現盈餘(yu) ,最近一次還是在2001年。
與(yu) 政府高赤字相對應的,是居民的債(zhai) 務也在“狂飆”,對普通民眾(zhong) 的生活造成衝(chong) 擊。與(yu) 此同時,隨著美債(zhai) 飆升,美國國會(hui) 陷入資金鬥爭(zheng) ,黨(dang) 派紛爭(zheng) 和政治極化加劇。
資料圖:美國國會(hui) 大廈。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美聯社早些時候指出,美國目前的財政情況,已成為(wei) 美國政府政治分裂的緊張根源,如果年度預算沒有到位,政府可能會(hui) 部分“關(guan) 門”。
此外,美國的債(zhai) 務問題還給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埋下了隱患。
“如果美國債(zhai) 務危機引發的通貨膨脹及債(zhai) 務問題久拖不決(jue) ,不僅(jin) 影響美國經濟發展,也波及全球經濟複蘇。”陳鳳英說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已警告稱,美國政府債(zhai) 務水平高且不斷上升,有可能推高全球借貸成本,破壞全球金融穩定。
該機構財政事務部主任維托爾·加斯帕爾解釋道,美國寬鬆的財政政策對全球利率和美元施加上行壓力,推高了世界其他地區的融資成本,從(cong) 而加劇了現有的脆弱性和風險。
陳鳳英認為(wei) ,“美元本身就是霸權”,以美元為(wei) 主導的國際貨幣體(ti) 係給美國帶來諸多好處,讓美國在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割韭菜”。
陳鳳英進一步指出,在今天的全球貨幣格局下,美元的霸權位置並未被削弱,但如今,全世界正在掀起“去美元化”浪潮,未來國際貨幣體(ti) 係或將邁向多元化。終結美元霸權,是廣大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心願。(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