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國際觀察丨從“超級選舉年”看全球政壇之變

發布時間: 2024-08-20 08:38:00 來源: 新華網

  今年被國際輿論稱為(wei) 全球“超級選舉(ju) 年”。據媒體(ti) 不完全統計,7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在這一年舉(ju) 行重要選舉(ju) ,如今有三分之二的選舉(ju) 已完成。國際媒體(ti) 和分析人士認為(wei) ,這些選舉(ju) 結果呈現出三大趨勢:不少國家的傳(chuan) 統執政大黨(dang) 遭遇挫折,通脹、移民等觸及民眾(zhong) 關(guan) 切的經濟社會(hui) 議題對選舉(ju) 結果產(chan) 生直接影響,西方政壇中右翼和極右翼勢力進一步崛起,加劇社會(hui) 撕裂和民意分化。許多國家的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組合,將給各國政局和全球治理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傳(chuan) 統執政大黨(dang) 遇挫

  縱觀今年世界範圍內(nei) 的選舉(ju) 活動,一些國家的傳(chuan) 統執政黨(dang) 或執政聯盟失勢,引發廣泛關(guan) 注。據媒體(ti) 不完全統計,在已經完成的重要選舉(ju) 中,有約一半的選舉(ju) 結果未能“維持現狀”。

  印度執政黨(dang) 議席數不及預期,或將給未來執政帶來掣肘。6月5日公布的印度人民院(議會(hui) 下院)選舉(ju) 最終計票結果顯示,雖然執政黨(dang) 印度人民黨(dang) (印人黨(dang) )主導的全國民主聯盟贏得了過半數席位,但印人黨(dang) 本身的席位較上屆大選大幅減少,未能過半。因此,印人黨(dang) 不得不與(yu) 其他政黨(dang) 組建聯合政府,這將給總理莫迪的新任期帶來更多挑戰。

  同在6月公布的南非大選結果也出現類似情況。執政黨(dang) 非洲人國民大會(hui) (非國大)在國民議會(hui) (議會(hui) 下院)選舉(ju) 中雖獲得最多席位,但沒能過半。這是1994年南非結束種族隔離製度以來,非國大議席數首次跌破半數。

  6月2日,在南非米德蘭(lan) 的大選計票中心,電子顯示屏顯示南非大選最終計票結果。新華社記者張譽東(dong) 攝

  法國政壇則出現左中右“三足鼎立”的情況。總統馬克龍6月宣布解散國民議會(hui) 並提前舉(ju) 行議會(hui) 選舉(ju) 。7月初,法國國民議會(hui) 選舉(ju) 第二輪投票結束,屬於(yu) “中間派”的執政黨(dang) 聯盟與(yu) 左翼聯盟聯手阻止了極右翼的國民聯盟成為(wei) 國民議會(hui) 第一大黨(dang) 。不過,由於(yu) 左中右三個(ge) 陣營均未獲得絕對多數席位,執政黨(dang) 聯盟議席數僅(jin) 排名第二,法國政治陷入不確定之中。

  英國前首相蘇納克於(yu) 今年5月宣布提前大選,希望以此扭轉執政頹勢。但7月初的選舉(ju) 結果卻是執政14年之久的保守黨(dang) 黯然下台,主要反對黨(dang) 工黨(dang) 通過吸納民眾(zhong) 對保守黨(dang) 的“不滿票”大獲全勝,上台執政。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選舉(ju) 結果一定程度上體(ti) 現出全球政治秩序的重塑,政治分化極化或將成為(wei) 一種新常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全球治理與(yu) 國際組織研究所副研究員袁莎說,從(cong) 這些選舉(ju) 結果可以看出,在一些國家政壇,不同傾(qing) 向的政治勢力間的博弈正在加劇。

  經濟民生是關(guan) 鍵因素

  分析人士認為(wei) ,傳(chuan) 統執政黨(dang) 的失勢體(ti) 現了選民對本國經濟狀況的不滿,經濟民生等與(yu) 選民切身利益相關(guan) 的問題成為(wei) 決(jue) 定選舉(ju) 結果的關(guan) 鍵因素。路透社評論,食品、能源和其他基本生活必需品價(jia) 格上漲對各國人民生活造成衝(chong) 擊,“一些國家的在任政府和領導人為(wei) 此付出了代價(jia) ”。

  在韓國今年4月的國會(hui) 選舉(ju) 中,執政的國民力量黨(dang) 及其衛星政黨(dang) 依舊未能扭轉國會(hui) “朝小野大”的局麵。韓國《中央日報》分析指出,政府無力應對民生問題,導致其在選舉(ju) 中失去民心。據韓聯社報道,韓國2023年整體(ti) 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長不及2%,但食品價(jia) 格漲幅超過6%。  

  英國福卡爾數據研究公司民調顯示,在6月上旬舉(ju) 行的歐洲議會(hui) 選舉(ju) 中,“改善經濟”成為(wei) 選民最關(guan) 心的問題之一。有分析指出,在此背景下,歐洲具有民粹主義(yi) 傾(qing) 向的右翼或極右翼政黨(dang) 借民眾(zhong) 對經濟形勢的擔憂成功擴大了票倉(cang) 。

  而一些在經濟民生領域作出成績的政黨(dang) 及候選人則收獲了選民的信任票。在6月的墨西哥總統選舉(ju) 中,執政黨(dang) 國家複興(xing) 運動黨(dang) 所在競選聯盟總統候選人克勞迪婭·辛鮑姆以較大優(you) 勢贏得選舉(ju) ,其“政治導師”、現任總統洛佩斯執政以來出台一係列改革措施改善民生和基礎設施,被認為(wei) 對勝選作出重要貢獻。

  6月2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選民在一處投票站投票。新華社記者李夢馨攝

  印度尼西亞(ya) 和俄羅斯的情況也類似。在2月的印尼總統選舉(ju) 中,現任國防部長普拉博沃當選總統。分析人士指出,普拉博沃在競選中將自己定位為(wei) 現任總統佐科的“接班人”,由於(yu) 佐科兩(liang) 任總統任期為(wei) 印尼帶來穩定和繁榮,民眾(zhong) 對佐科執政表現的認可拉高了普拉博沃的支持率,“佐科效應”成為(wei) 其勝選的關(guan) 鍵因素。在3月的俄羅斯總統選舉(ju) 中,現任總統普京以87.28%的得票率實現連任。俄聯邦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3.6%。分析人士指出,有效應對西方打壓並重振經濟,是普京高票勝選的重要原因。

  美國《華爾街日報》刊文稱,在“超級選舉(ju) 年”中,多國選民將與(yu) 自身利益相關(guan) 的經濟議題放在首位,能否有效解決(jue) 通貨膨脹、失業(ye) 等問題成為(wei) 影響他們(men) 選擇的關(guan) 鍵。

  歐洲政壇“向右轉”

  部分國家和地區的選舉(ju) 結果呈現出右翼和極右翼勢力抬頭的趨勢,這在歐洲尤為(wei) 明顯。《政治報·歐洲版》網站刊文稱,歐洲呈現“向右轉”趨勢,在一些地方,極右翼領導人正在掌權;在另一些地方,傳(chuan) 統中右翼政黨(dang) 正在與(yu) 極右翼勢力結盟,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

  在6月的歐洲議會(hui) 選舉(ju) 中,盡管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dang) 黨(dang) 團和中間偏左的社民黨(dang) 黨(dang) 團分別保持歐洲議會(hui) 第一、第二大黨(dang) 團地位,但右翼和極右翼勢力席位有所增加,法國、德國等歐盟國家的極右翼政黨(dang) 得票率均領先執政黨(dang) ,歐洲政治光譜明顯“右移”。

  這是6月10日在位於(yu) 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洲議會(hui) 拍攝的選舉(ju) 臨(lin) 時結果。新華社記者趙丁喆攝

  美國《政治報》網站指出,民眾(zhong) 對移民問題的擔憂是影響歐洲議會(hui) 選舉(ju) 結果的關(guan) 鍵因素之一。奧地利薩爾茨堡大學教授阿裏亞(ya) 德娜·裏波爾·塞爾旺指出,近年來,移民問題已成為(wei) 歐洲政治辯論的核心議題,“難民危機”讓極右翼政黨(dang) 的移民政策在歐盟國家內(nei) 部獲得越來越多的支持。

  法國執政黨(dang) 在歐洲議會(hui) 選舉(ju) 中得票率遠低於(yu) 極右翼政黨(dang) ,是促使馬克龍宣布解散國民議會(hui) 提前選舉(ju) 的主要原因。英國加的夫大學講師瑪爾塔·洛裏默指出,極右翼勢力的複蘇並非發生在朝夕之間,法國極右翼政黨(dang) 國民聯盟在歐洲議會(hui) 選舉(ju) 中的成功,一方麵體(ti) 現出其擁有忠實且強大的選民基礎,另一方麵也顯示出極右翼勢力在歐洲的常態化。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研究員卡利查蘭(lan) ·維拉·辛加姆表示,近年來,歐洲移民問題越發凸顯,選民認為(wei) 主流政黨(dang) 未能有效應對這一問題,擔心本國的福利和治安狀況,這讓主張強硬應對移民問題的極右翼政黨(dang) 在歐洲呼聲漸高。分析人士認為(wei) ,政治光譜“右移”可能給歐盟在移民、綠色轉型等問題上的政策推進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