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國媒體(ti) 24日報道,社交媒體(ti) “電報”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帕維爾·杜羅夫當晚在巴黎近郊的布爾歇機場被捕。法國為(wei) 何逮捕杜羅夫?杜羅夫被捕對“電報”有何影響?俄方作何解讀?
法方的指控是什麽(me)
據多家法國媒體(ti) 報道,杜羅夫是在乘私人飛機從(cong) 阿塞拜疆抵達法國時被捕的,將於(yu) 25日出庭。不過,法國官方就杜羅夫被捕一事至今保持緘默。有法國記者認為(wei) ,如被定罪,杜羅夫或將麵臨(lin) 最高20年監禁。
法國媒體(ti) 報道稱,法國政府相關(guan) 部門正在調查“電報”平台上涉及詐騙、販毒、有組織犯罪、兒(er) 童色情、宣揚恐怖主義(yi) 等不法行為(wei) 。杜羅夫被指沒有采取相應措施阻止這些罪行。作為(wei) 法國多個(ge) 犯罪調查部門的協調方,法國內(nei) 政部下屬“未成年人辦公室”對杜羅夫發出了通緝令,但此前並未對外公布。
“未成年人辦公室”於(yu) 2023年8月正式成立,旨在打擊針對未成年人的犯罪。法國媒體(ti) 稱,杜羅夫本人知道已被法國通緝,但他還決(jue) 定前往巴黎,讓調查人員感到吃驚。
法國《世界報》去年6月曾報道說,杜羅夫擁有法國國籍,在阿聯酋迪拜定居,經常前往法國。美國《福布斯》雜誌評估杜羅夫身家超過150億(yi) 美元。
對“電報”有何影響
“電報”由杜羅夫和他的兄弟尼古拉於(yu) 2013年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創建,如今總部位於(yu) 迪拜。該平台目前約有9億(yi) 活躍用戶,是俄語地區使用的最主要社交媒體(ti) 平台之一,也是烏(wu) 克蘭(lan) 危機中俄烏(wu) 雙方重要的發聲平台。
“電報”支持用戶交換加密消息、照片、視頻等文件。“電報”設有“秘密”聊天模式,在該模式下服務器不會(hui) 解密對話內(nei) 容,並支持在一定時間後自動刪除聊天記錄。
杜羅夫今年4月在接受一名美國記者采訪時稱,“電報”引起美國情報部門關(guan) 注,後者曾向他了解該平台的情況,還試圖秘密招募“電報”技術人員,目的可能是訪問平台數據庫。
對於(yu) 杜羅夫被捕對“電報”的影響,俄羅斯社交網絡和通信軟件專(zhuan) 業(ye) 用戶協會(hui) 負責人弗拉基米爾·齊科夫接受今日俄羅斯通訊社采訪時認為(wei) ,即使沒有杜羅夫,“電報”仍將繼續運營。而莫斯科市杜馬(議會(hui) )議員安德烈·梅德韋傑夫則在社交媒體(ti) 上發文說,西方情報部門的任務是控製或者取締“電報”。杜羅夫被捕後“電報”會(hui) 運營多久,現在難以判斷。此事將在全球社交媒體(ti) 平台領域產(chan) 生影響。
法國《世界報》網站撰文分析,杜羅夫一直深度參與(yu) “電報”日常管理,他被捕預計將對“電報”產(chan) 生嚴(yan) 重後果。“電報”由一個(ge) 百餘(yu) 人的團隊運維,據信常年虧(kui) 損,需要依靠杜羅夫的個(ge) 人資金維持。當前“電報”正在推進區塊鏈與(yu) 加密貨幣業(ye) 務,試圖借此扭虧(kui) 為(wei) 盈。杜羅夫被捕後,與(yu) “電報”密切相關(guan) 的加密貨幣Toncoin幣值下跌了約20%。
俄方作何解讀
截至目前,“電報”方麵尚未對此事置評。
美國社交媒體(ti) 平台X(原推特)的擁有者埃隆·馬斯克發文說:“這是2030年的歐洲,你可能因為(wei) 喜歡一個(ge) 表情包被處決(jue) 。”馬斯克呼籲釋放杜羅夫。
俄羅斯方麵表示,已要求法方解釋逮捕杜羅夫的原因,但法方以杜羅夫擁有法國國籍為(wei) 由拒絕溝通。一些俄方人士認為(wei) ,法方逮捕杜羅夫有政治動機,可能是獲取“電報”用戶信息的一種手段。
俄國家杜馬安全委員會(hui) 第一副主席尤裏·阿福寧在社交媒體(ti) 上發文說,杜羅夫在法被捕表明,西方精英希望將“電報”變成一個(ge) 可控的工具,就像“優(you) 兔”和“臉書(shu) ”一樣。
俄羅斯軍(jun) 事觀察員弗拉德·什萊普琴科猜測,逮捕杜羅夫,是西方“為(wei) 了奪取具有戰略意義(yi) 的通信係統的控製權”,這是對俄軍(jun) 事安全的直接威脅。
俄羅斯安全會(hui) 議副主席德米特裏·梅德韋傑夫在“電報”上發文說,杜羅夫認為(wei) 他最大的問題在俄羅斯,於(yu) 是他離開了,想成為(wei) 一個(ge) “全球公民”,但他失算了。“對我們(men) 共同的敵人來說,他仍然是俄羅斯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