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故事】
幾內(nei) 亞(ya) :“帶不走的醫療隊”
講述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檢驗科醫生、中國援幾內(nei) 亞(ya) 第30批醫療隊隊員 劉玉磊
此時正值幾內(nei) 亞(ya) 雨季。每天早上,中國援幾內(nei) 亞(ya) 第30批醫療隊的隊員們(men) ,都會(hui) 一同踏上前往中幾友好醫院的小路。自2023年9月5日抵達幾內(nei) 亞(ya) 首都科納克裏以來,我們(men) 24名隊員已經在這裏完整地度過了一年的時光,與(yu) 幾內(nei) 亞(ya) 人民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幾內(nei) 亞(ya) 位於(yu) 非洲大陸的西海岸,於(yu) 1959年與(yu) 中國建交,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個(ge) 與(yu) 中國建交的國家。這裏醫療衛生條件相對落後,長期受瘧疾、傷(shang) 寒等傳(chuan) 染病困擾。自1968年在幾內(nei) 亞(ya) 拉開北京援外醫療工作的序幕以來,一代又一代北京援外醫療隊員把這種大愛延續到今天。
中幾友好醫院由中國政府出資援建,2012年投入使用,是幾內(nei) 亞(ya) 最大的醫院。中國醫療隊在此協助完成了2012年抗擊埃博拉病毒等任務,獲得聯合國頒發的“南南合作獎”以及幾內(nei) 亞(ya) 總統頒發的幾內(nei) 亞(ya) 共和國勳章。
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派出的中國援幾內(nei) 亞(ya) 第30批醫療隊,共有包括心髒內(nei) 科、普外科、骨科、神經外科、檢驗科等十多個(ge) 科室的24名醫護人員。截至今年7月,接診患者413例,搶救急危重症患者64例,開展主刀外科手術236台。醫療隊在當地開展了大量開拓性的診療工作,例如首次完成了急性心肌梗死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急性腦出血全腦血管造影、巨大小腦蚓部血管母細胞瘤切除術等手術,首次開通急性心肌梗死急診綠色通道、急性腦血管疾病急診綠色通道。幾內(nei) 亞(ya) 衛生部部長巴赫表示:“中國醫療隊幫助中幾友好醫院開展了心腦血管疾病介入手術,這在幾內(nei) 亞(ya) 尚屬首例。從(cong) 此,幾內(nei) 亞(ya) 的心髒病患者在當地就能獲得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心髒病診療,這真正體(ti) 現了醫療公平。”
在隊長宋現濤的帶領下,中國醫療隊積極開展心腦血管疾病診斷和介入手術培訓,以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標準開展瘧疾實驗室診斷報告培訓。不論是在檢驗科的實驗室裏,還是在手術室的手術台上,醫療隊都手把手教學,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中幾友好醫院院長迪亞(ya) 內(nei) 說:“非常感謝中國醫療隊的工作和努力,他們(men) 給我們(men) 的醫療科研水平帶來很大進步。”
在中國的幫助下,幾內(nei) 亞(ya) 建成了多座水力發電站。但是由於(yu) 末端輸電網絡管理相對落後,電力問題成為(wei) 醫療隊工作開展的最大障礙之一。2023年幾內(nei) 亞(ya) 國家油庫發生大爆炸,導致全境燃油供應緊缺。醫療隊不得不麵臨(lin) 隨時停電的風險。手術台上突然斷電,隊員們(men) 隻能打起手電,在微弱的燈光下搶救患者。封閉的手術室裏,隊員們(men) 汗如雨下,依然堅守在手術台上,展現出高尚的職業(ye) 精神。
醫療資源短缺是限製隊員們(men) 工作開展的最大難題。中國政府幾十年如一日,為(wei) 中幾友好醫院捐贈大量醫療設備、藥品、耗材、檢驗試劑等。但是麵對當地高發的創傷(shang) 、瘧疾、傷(shang) 寒等感染和傳(chuan) 染性疾病,各種藥品、試劑、耗材等仍然極其緊缺。為(wei) 了開展工作,醫療隊想盡各種辦法創造條件。當地沒有腹帶,隊員們(men) 便用自己的床單為(wei) 患者縫製腹帶;沒有器械耗材,隊員們(men) 便動手改裝製作。
當地群眾(zhong) 評價(jia) 說:“和以前在幾內(nei) 亞(ya) 的其他國家不一樣,以中國醫療隊為(wei) 代表的在幾華人、在幾中資企業(ye) ,切實地為(wei) 當地的衛生事業(ye) 和經濟發展作貢獻,讓幾內(nei) 亞(ya) 人民真正享受到了好處。中國人太好了,中國太偉(wei) 大了!”
中國援幾內(nei) 亞(ya) 第30批醫療隊將繼續發揚“不畏艱苦、甘於(yu) 奉獻、救死扶傷(shang) 、大愛無疆”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精神,努力推動踐行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理念,攜手幾內(nei) 亞(ya) 人民,書(shu) 寫(xie) 中幾友誼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