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多家媒體(ti) 近日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消息報道稱,美國總統拜登正準備以“國家安全”為(wei) 由,阻止日本製鐵公司收購美國鋼鐵公司。
美媒稱,這樁並購案很可能因為(wei) 陷入美國選舉(ju) 年的政治糾葛而最終以失敗告終。
△《紐約時報》網站報道截圖
“美國大選讓這起收購沾染上的政治意味格外濃厚”
自去年年底宣布以來,日本製鐵公司以149億(yi) 美元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的計劃便反複遭遇挫折。目前,這項收購計劃已遭到來自美國總統拜登、副總統同時為(wei) 2024年民主黨(dang) 總統候選人的哈裏斯以及共和黨(dang) 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一致反對。
在彭博新聞社記者西蒙·凱西看來,這一收購計劃實際上已經失敗了。
“目前我們(men) 隻是在等待華盛頓方麵的官方聲明。正如我們(men) 聽到的,哈裏斯本月2日表示,美國鋼鐵公司應繼續保持由美國國內(nei) 所有,這與(yu) 白宮幾個(ge) 月來一直反對將該公司出售給日本製鐵公司的立場一致。特朗普此前也表達了反對。而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hui) 從(cong) 一開始就反對這一收購。所以,我們(men) 現在隻是在等待靴子落地。”
△西蒙·凱西
美國鋼鐵公司成立於(yu) 1901年,總部位於(yu) 賓夕法尼亞(ya) 州匹茲(zi) 堡市,在美國20世紀工業(ye) 化過程中發揮了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是美國工業(ye) 的傳(chuan) 統支柱之一。然而近年來,美國鋼鐵公司持續虧(kui) 損,鋼鐵產(chan) 量和市值都遠遠落後於(yu) 其他美國同類公司,不得不宣布出售。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道指出,美國鋼鐵公司曾經是美國經濟實力的象征,如今的沒落隻是美國製造業(ye) 日落黃昏的縮影之一,“現在美國沒有一家公司躋身全球十大鋼鐵生產(chan) 商之列。美國國內(nei) 整個(ge) 鋼鐵行業(ye) 隻剩一具空殼”。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站報道截圖
作為(wei) 全球第四大鋼鐵製造商,日本製鐵公司曾表示,其先進的生產(chan) 技術將改善美國鋼鐵公司的運營狀況,同時承諾保持美國鋼鐵公司的名稱和品牌不變,保留匹茲(zi) 堡總部和生產(chan) 設施,使其產(chan) 品能繼續在美國生產(chan) ,還將引入新資源來促進就業(ye) 。
△路透社報道截圖
但是,日本製鐵公司顯然低估了其作為(wei) 一家外國公司收購美國重要企業(ye) 將帶來的政治影響。
匹茲(zi) 堡市所在的賓夕法尼亞(ya) 州是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ju) 的關(guan) 鍵搖擺州之一。輿論認為(wei) ,在這個(ge) 戰況激烈的大選年,美國政客對這一收購案的強烈反對是“政治操弄”,目的是在搖擺州獲得更多選票。
美國前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曾直言,“除了仇外心理在作祟,我想不到反對這一收購的其他理由。同時,坦率地說,我認為(wei) 這是政治人物為(wei) 迎合工會(hui) 做出的選擇”。
△羅斯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節目專(zhuan) 訪截圖
市場研究機構沃爾夫研究公司分析師蒂姆納·坦納斯警告說,美方這一“政治化”操弄可能會(hui) 損害外國對美投資,妨礙美國海外投資,破壞美日同盟關(guan) 係。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有很多像日本製鐵公司試圖收購美國鋼鐵公司這樣的案例。隻是今年恰逢美國大選,這起收購沾染上的政治意味格外濃厚。為(wei) 了得到當地工會(hui) 的支持,拜登、特朗普等人選擇與(yu) 他們(men) 統一戰線。從(cong) 長期來看,這也將對美日同盟關(guan) 係造成一定影響。”
△坦納斯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yu) 商業(ye) 頻道節目專(zhuan) 訪截圖
果然,美國政界多方阻撓日本製鐵公司對美國鋼鐵公司的收購案,招致日方不滿。
最具獲勝呼聲的日本執政黨(dang) 自由民主黨(dang) 總裁選舉(ju) 候選人、自民黨(dang) 前幹事長石破茂6日表示,美國以國家安全為(wei) 由阻止收購的舉(ju) 動“非常令人不安” ,這可能損害盟友間的信任。他說,近期美國甚至傾(qing) 向於(yu) 對盟友施加威脅,不僅(jin) 對北約國家如此,現在對日本也是如此。
△日本《朝日新聞》網站報道截圖
同樣正在角逐自民黨(dang) 總裁的日本數字大臣河野太郎5日表示,美國政府不應對此次收購進行任意幹預,希望美方不要發生為(wei) 了總統選舉(ju) 的政治權衡,導致市場扭曲的情況,美方的阻撓動機值得懷疑。
△路透社報道截圖
美國喬(qiao) 治敦大學麥克多諾商學院巴拉塔全球商業(ye) 中心研究員馬克·布施表示,美國政府阻止這次收購將讓所謂的“盟友支持”概念更普遍地成為(wei) 謊言。
“日本和其他盟國將由此得出結論,華盛頓隻是在玩保護主義(yi) 政治。”
△路透社報道截圖
“美國正在實行令人不安的經濟民族主義(yi) ”
收購到底是利大於(yu) 弊還是弊大於(yu) 利,置身其中的人最有發言權。
當地時間4日,美國鋼鐵公司的員工在該公司位於(yu) 匹茲(zi) 堡市中心的總部外舉(ju) 行集會(hui) ,要求達成收購協議。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大衛·伯裏特曾警告說,如果這筆交易失敗,公司可能會(hui) 離開這座城市,並帶走數千個(ge) 工作崗位。
△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廣播公司網站報道截圖
賓夕法尼亞(ya) 州西米夫林市市長克裏斯·凱利批評說,從(cong) 經濟和企業(ye) 發展層麵來講,日本製鐵公司收購美國鋼鐵公司,對美國是有益的。美國政客反對這一收購,說明他們(men) 根本不關(guan) 注當地民生,隻在乎選票。
“讓我感到不安的是,那些反對這起收購的政客們(men) ,根本沒有與(yu) 美國鋼鐵公司的員工及其家人好好溝通過。他們(men) 不會(hui) 意識到,如果美國鋼鐵公司離開匹茲(zi) 堡,會(hui) 給當地人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
△克裏斯·凱利接受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廣播公司新聞節目專(zhuan) 訪截圖
近年來,除了日本製鐵公司收購美國鋼鐵公司遭遇阻力等事件,美國政府還將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ye) 納入出口管製“實體(ti) 清單”,並通過《通脹削減法案》搞歧視性補貼,動輒對別國產(chan) 品加征高額關(guan) 稅。
對此,分析認為(wei) ,政府濫用國家權力幹預企業(ye) 經營的“非市場行為(wei) ”不斷增加,預示著美國的“商業(ye) 決(jue) 策越來越取決(jue) 於(yu) 政治動機”。這個(ge) 國家正在背離“經濟自由主義(yi) 原則”和“全球主義(yi) ”,信奉的是“極端利己主義(yi) ”,也就是“美國優(you) 先”。
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lun) 斯·薩默斯就指出,日本製鐵公司收購美國鋼鐵公司,並不會(hui) 構成所謂的“國家安全風險”等問題。美國政府參與(yu) 阻止該交易,是其奉行貿易保護主義(yi) 、實施“去全球化”政策的又一例證。
“我認為(wei) 這起收購是對拜登政府的一次考驗。考驗其能否履行製定加強經濟彈性和活力的產(chan) 業(ye) 政策的承諾,還是披上保護主義(yi) 的外衣,在沒有真正國家安全理由的情況下迎合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如果美國政府選擇阻止這起收購,意味著釋放出一個(ge) 信號,那就是美國正在實行令人不安的經濟民族主義(yi) 。”
△彭博社報道截圖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塔克商學院院長馬修·斯勞特強調,長期以來,美國的發展得益於(yu) 經濟全球化。如今卻在大搞脫鉤斷鏈,他說,保護主義(yi) 不是解決(jue) 問題之道,開放合作才是經濟繁榮的根基。
“長期以來,美國參與(yu) 全球經濟,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像日本製鐵公司這樣的大型外國公司投資美國來完成的,它們(men) 一直是提升美國經濟實力和活力的主要貢獻者。但令人擔憂的是,如今的美國,正在喪(sang) 失講好全球化故事的能力,並逐漸失去在全球經濟中的領導地位。雖然經濟全球化並沒有使所有美國人、社區和家庭受益。但我們(men) 應該做的是找到解決(jue) 這一問題的機製,而不是建造更多的圍牆,拒絕融入全球化的浪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