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國為(wei) 首的西方國家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鼓吹所謂中國‘債(zhai) 務陷阱論’是非常虛偽(wei) 的。”日前,在北京參加首屆中國—拉美和加勒比發展論壇的洪都拉斯副外長赫拉爾多·托雷斯告訴新華社記者,中拉金融合作高度契合拉美國家的發展訴求。
近年來,隨著中拉全麵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不斷發展深化,美西方拋出中國製造“經濟殖民”“債(zhai) 務陷阱”等議題,試圖阻礙拉美國家與(yu) 中國開展正常合作。
“賊喊捉賊”的把戲
托雷斯指出,中國“債(zhai) 務陷阱論”是西方的“話語陷阱”,美國等西方國家才是拉美國家發展道路上真正的“夢魘”。“曆史上,西方一直是拉美巨額債(zhai) 務的債(zhai) 權方。它們(men) 利用金融工具,將自己的意誌強加於(yu) 各國,所提供的貸款卻未致力於(yu) 發展民生。”托雷斯說。
20世紀80年代,美國在實施了多年的量化寬鬆政策後突然收緊貨幣政策,迅速推高拉美國家的外債(zhai) 風險,當時拉美國家正處於(yu) 以發展本國工業(ye) 產(chan) 品替代從(cong) 歐美進口製成品的“進口替代工業(ye) 化”發展階段。先是墨西哥宣布無力償(chang) 還外債(zhai) ,之後十多個(ge) 拉美國家相繼爆發嚴(yan) 重債(zhai) 務危機,集體(ti) 陷入“失去的十年”。
1989年,美國以幫助拉美國家應對債(zhai) 務危機為(wei) 由,推出“華盛頓共識”,要求這些國家采取一係列新自由主義(yi) 政策,將放鬆國家管製、推動國有企業(ye) 私有化、實現貿易和金融自由化等作為(wei)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多邊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的先決(jue) 條件。
在被迫過早開放資本賬戶後,拉美國家抵禦外來係統性風險的能力明顯減弱。在巨額國際遊資的衝(chong) 擊下,拉美地區又陷入危機頻發的“怪圈”,先後爆發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1999年巴西貨幣危機和2001年阿根廷債(zhai) 務危機。此外,冒進的私有化改革令拉美社會(hui) 兩(liang) 極分化嚴(yan) 重,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在巴西應用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佩德羅·巴羅斯看來,美西方國家兜售的“中國債(zhai) 務陷阱論”是在玩“賊喊捉賊”的把戲。
“幾十年來,西方國家濫用金融手段,削弱了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民主、製度和發展潛力。現在他們(men) 又反過來指責中國,以為(wei) 中國也會(hui) 走他們(men) 的老路。但是,他們(men) 錯了。”巴羅斯分析道,“出問題的不是金融工具本身,而是西方長期以來的殖民思想。”
真正提高“造血能力”
巴羅斯指出,中國幫助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在內(nei) 的發展中國家提高了“造血能力”,滿足了這些國家迫切的發展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傳(chuan) 統國際金融機構的低效和失能。
據美國智庫美洲對話研究中心和美國波士頓大學共同編製的中拉金融數據庫,2005年至2023年間,中國開發性金融機構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提供的貸款主要用於(yu) 基礎設施等項目。
“中國貸款對該地區發展至關(guan) 重要。以基礎設施領域為(wei) 例,十多年前,厄瓜多爾麵臨(lin) 著電力依賴進口等係統性問題,在中國支持下,越來越多水電站陸續建成,電力短缺問題得到明顯改善。”巴羅斯說。
安第斯共同體(ti) 秘書(shu) 長貢薩洛·古鐵雷斯強調,中國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直接投資也大受歡迎。“直接投資具有重要意義(yi) ,能夠帶動社會(hui) 就業(ye) ,促進經濟發展,並與(yu) 貸款形成良好的互補關(guan) 係。”
據拉美和加勒比地區中國學術網7月發布的報告,2005年至2023年,中國在該地區開展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累計為(wei) 當地帶來77.8萬(wan) 個(ge) 就業(ye) 機會(hui) 。
對此,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體(ti) 係顧問奧斯瓦爾多·羅薩萊斯表示,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為(wei) 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hui) ,進一步推動經濟可持續增長。
激發潛力的“耐心資本”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長嶽雲(yun) 霞表示,中拉金融合作體(ti) 現了互利共贏、團結協作的南南合作理念。“西方貸款要求拉美國家依據西方範式進行政治、經濟、社會(hui) 等多方麵改革,以強化拉美的依附地位。相反,中國對拉貸款是基於(yu) 共同的發展訴求,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
她強調,盡管中國向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貸款總額在過去二十年內(nei) 顯著增加,但遠未對債(zhai) 務國構成債(zhai) 務風險,更不會(hui) 引發債(zhai) 務危機。
世界銀行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同中國的雙邊債(zhai) 務占拉美和加勒比地區(除去高收入國家)存量債(zhai) 務的0.7%。作為(wei) 中國在該地區的主要債(zhai) 務國,厄瓜多爾、巴西、阿根廷的這一比例分別約為(wei) 6.8%、0.6%和1.2%。
美國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同樣也對所謂的中國“債(zhai) 務外交”提出質疑。該中心2023年4月發布的一份報告說,中國對外貸款是一種“耐心資本”,為(wei) 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在內(nei) 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更多長期金融選擇,幫助這些國家提升互聯互通水平、促進貿易流動、吸引外國投資,從(cong) 而克服發展瓶頸,釋放可持續增長潛力。
“由於(yu) 概念失準且缺乏實證基礎,美國的政策製定者應停止使用‘債(zhai) 務外交’這一說法。”報告提醒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