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喜歡喝豆漿。在非洲國家坦桑尼亞(ya) 的莫羅戈羅省,不少當地民眾(zhong) 也和中國人一樣愛上了喝豆漿。
這源於(yu) 2021年開始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的專(zhuan) 家們(men) 和當地合作開展的“小豆子大營養(yang) ”項目。
多年來,從(cong) 種玉米到磨豆漿,中國“小而美”的農(nong) 業(ye) 技術方案正在助力坦桑尼亞(ya) 提升土地生產(chan) 率和勞動生產(chan) 率,並改善民眾(zhong) 的營養(yang) 狀況,推動當地減貧和發展。
在聯合國南南合作日到來之際,總台環球資訊廣播記者對相關(guan) 項目團隊進行了專(zhuan) 訪。
在坦桑尼亞(ya) 國際農(nong) 業(ye) 博覽會(hui) 上,當地村民展示從(cong) 中方團隊那裏學習(xi) 到的磨豆漿方法。
今年8月,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小豆子大營養(yang) ”項目團隊受邀參加坦桑尼亞(ya) 國際農(nong) 業(ye) 博覽會(hui) 。中方團隊展示了手搖機器給玉米、大豆脫粒以及如何用石磨製作豆漿的方法。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教授唐麗(li) 霞:這個(ge) 農(nong) 業(ye) 博覽會(hui) 在非洲非常重要,總統和政要都會(hui) 去參觀指導考察。中方的展示也產(chan) 生了非常大的反響。
在坦桑尼亞(ya) 國際農(nong) 業(ye) 博覽會(hui) 上,當地村民展示從(cong) 中方團隊那裏學習(xi) 到的磨豆漿方法。
奧馬裏·哈約是坦桑尼亞(ya) 莫羅戈羅省慕泰果瓦辛巴村村民,這些年他在中國專(zhuan) 家的指導和培訓下學習(xi) 製作豆漿的技術,有了穩定的收入。在今年的坦桑尼亞(ya) 國際農(nong) 業(ye) 博覽會(hui) 上,他在現場展示和銷售豆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奧馬裏·哈約:在農(nong) 業(ye) 展覽會(hui) 上,人們(men) 非常喜歡我的豆漿。我目前的目標是增加機器設備,以便製作更多的豆漿,並將其銷售到其他地方。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李小雲(yun) 教授(右一)與(yu) 當地農(nong) 業(ye) 官員調研農(nong) 戶情況
從(cong) 2011年起,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李小雲(yun) 教授帶領著團隊來到坦桑尼亞(ya) 開展農(nong) 業(ye) 合作交流工作。
他們(men) 來到莫羅戈羅省,經過實地調研之後在當地實施基於(yu) 中國經驗的玉米密植技術,通過集約化的精耕細作方式提高單位玉米的產(chan) 量。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唐麗(li) 霞教授(左二)與(yu) 武晉教授與(yu) “小技術大豐(feng) 收”項目示範戶在一起
唐麗(li) 霞:通過勞動密集型生產(chan) 技術的分享,當地人就發現,產(chan) 量提高後不僅(jin) 能夠滿足自己家裏糧食的需求,同時也能夠有一些剩餘(yu) 去銷售,獲得的現金可以支付孩子上學的費用、在村裏改造房屋、購買(mai) 必要的生活用品……當地人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重視程度也提高了。
“小技術大豐(feng) 收”項目開展前後,項目村產(chan) 出玉米的差異(左為(wei) 項目前,右為(wei) 項目後)。
2018年,“小技術大豐(feng) 收”項目在坦桑尼亞(ya) 莫羅戈羅省得到推廣,成為(wei) “千戶萬(wan) 畝(mu) 玉米增產(chan) 增收項目”,該項目還獲評聯合國南南合作最佳案例,並被納入2021年中非合作論壇“九項工程”中的“減貧惠農(nong) 工程”。
當地農(nong) 戶在閱讀“小豆子大營養(yang) ”項目文件
2021年,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團隊正式推出“小豆子大營養(yang) ”項目。
唐麗(li) 霞:2019年提出了這個(ge) 想法,看看能不能讓當地農(nong) 戶種一些大豆,再磨成豆漿,吃一些豆製品,來改善當地人的營養(yang) 結構。
中方團隊在坦桑尼亞(ya) 莫羅戈羅省選擇了四個(ge) 村作為(wei) 試點,推廣玉米大豆間作、套種種植技術,分享豆漿、豆餅等豆製品及豆類飼料的加工方法。
唐麗(li) 霞:我們(men) 發現在兩(liang) 個(ge) 村子裏麵,有兩(liang) 個(ge) 農(nong) 戶開始做豆漿來銷售,開個(ge) 小豆漿店,不僅(jin) 賣豆漿,還賣午餐和豆製品,大家就非常高興(xing) 。今年我們(men) 駐坦桑尼亞(ya) 大使陳明健也去看過這些店,提出“ China drink”這個(ge) 概念在當地很受歡迎。
羅薩莉亞(ya) 博士是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團隊在坦桑尼亞(ya) 的合作者之一,她是坦桑尼亞(ya) 莫羅戈羅省負責經濟和生產(chan) 部門的副行政秘書(shu) 。羅薩莉亞(ya) 表示。多年來莫羅戈羅省一直在與(yu) 中方專(zhuan) 家開展農(nong) 業(ye) 交流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羅薩莉亞(ya) 博士
羅薩莉亞(ya) :通過這些技術,農(nong) 民不僅(jin) 能夠為(wei) 家庭提供食物,還能夠將部分農(nong) 產(chan) 品出售到市場,農(nong) 民因此獲得了一些收入,農(nong) 民還能夠在當地加工豆漿,我們(men) 還教他們(men) 如何利用豆漿加工其他產(chan) 品。通過這種合作,我相信現在我們(men) 的農(nong) 民不僅(jin) 可以正確地種植玉米,還可以正確地種植大豆。我認為(wei) ,這些來自中國的技術可以在坦桑尼亞(ya) 乃至非洲適用,這是一項非常大的成就。
當地農(nong) 戶奧馬裏·哈約點讚中方“小豆子大營養(yang) ”項目
這些年,在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團隊的持續推廣下,豆漿憑借濃鬱口感和豐(feng) 富營養(yang) 正在當地悄然流行。農(nong) 戶奧馬裏·哈約靠著種大豆、賣豆漿的收入成功開起了一家小餐廳。
奧馬裏·哈約:這個(ge) 項目對我來說非常具有“解放”意義(yi) ,並且極大地提升了我的收入、經濟狀況和生活水平。我希望每個(ge) 農(nong) 民都能像我一樣加入並從(cong) 中受益,因為(wei) 這非常有幫助。
唐麗(li) 霞表示,中方團隊希望能夠繼續提高大豆的產(chan) 量,在當地形成從(cong) 生產(chan) 、加工到銷售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條,更好地服務當地民眾(zhong) 。
唐麗(li) 霞:現在團隊正在謀劃下一階段工作的重點,我們(men) 也正在尋找一些支持,把整個(ge) 豆子產(chan) 業(ye) 鏈條建立起來,讓大豆有銷售市場。當地政府對我們(men) 的工作也積極支持。
圖片由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項目團隊提供
采編丨安然
主持丨葛鵬
製作丨楊曉蕾
簽審丨孫伶俐
監製丨劉軼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