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hui) 德國推介會(hui) 近日在德國杜塞爾多夫舉(ju) 辦。與(yu) 會(hui) 德國工商界人士紛紛表達心願,希望深耕中國市場、共享中國機遇、共築互利共贏的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
“今年,我們(men) 將在第二屆鏈博會(hui) 的智能汽車鏈展區亮相,期待通過展會(hui) 進一步促進行業(ye) 交流與(yu) 合作,推動智能化與(yu) 可持續供應鏈的轉型與(yu) 創新。”德國博世集團的中國區總裁徐大全說。
通過一係列對接洽談、新品展示、項目簽約和產(chan) 品推介活動,德企不僅(jin) 擴大了“朋友圈”,還建立了更加穩定、更具韌性的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為(wei) 企業(ye) 在華發展提供更多機遇。
歐洲最大軟件公司思愛普全球高級副總裁柯曼(外文名:克拉斯·諾伊曼)說:“在這個(ge) 高度融合的世界,敏捷、智慧的供應鏈變得至關(guan) 重要。思愛普期待利用嵌入商業(ye) AI的企業(ye) 管理解決(jue) 方案,幫助客戶進一步發展。”
近年來,新冠疫情、地緣衝(chong) 突、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衝(chong) 擊全球供應鏈現象頻發。維護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韌性和穩定,已成為(wei) 推動世界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受訪德企代表指出,中國不僅(jin) 為(wei) 全球提供廣闊市場機遇和合作空間,也在全球供應鏈領域彰顯“穩定錨”的責任與(yu) 擔當。
“中國是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中國製造’已成為(wei) 高質量的象征。中國的供應鏈體(ti) 係不僅(jin) 完備,還具備高度的敏捷性和靈活性。”杜塞爾多夫工商會(hui) 主席安德烈亞(ya) 斯·施米茨說,中國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基礎穩固,其韌性和完整性為(wei) 德企深化在中國發展增添了強大信心。
德國鞋業(ye) 巨頭戴希曼的企業(ye) 傳(chuan) 播負責人克裏斯蒂安·欣克爾告訴記者,戴希曼在全球34個(ge) 國家擁有超過4700家門店,其中大部分鞋類產(chan) 品都由中國生產(chan) 。公司與(yu) 中國的25個(ge) 長期合作夥(huo) 伴保持緊密聯係,確保能夠為(wei) 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chan) 品和品牌。
“比如中歐班列,對中德供應鏈的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men) 很多生產(chan) 所需材料都是通過中歐班列運送至德國。”欣克爾說,中德之間的緊密供應鏈合作對我們(men) 這樣的公司來說至關(guan) 重要,未來期待中德供應鏈的安全穩定、互利互惠。
在很多德企看來,得益於(yu) 中國堅定不移維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中國始終是它們(men) 進行全球布局的優(you) 先選擇。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hui) 主席米夏埃爾·舒曼說,過去一些零部件可能需要從(cong) 德國或歐洲其他地區進口,如今德企將供應鏈和產(chan) 業(ye) 鏈向中國轉移,形成了“在中國,為(wei) 中國”和“在中國,為(wei) 世界”的生產(chan) 模式。
德國央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德國對華投資創曆史新高,達73億(yi) 歐元。德國工商界紛紛看好中國創新活力與(yu) 開放紅利,為(wei) 中德兩(liang) 國共享合作共贏注入新動力。
“許多德國企業(ye) 計劃擴大在華投資,”德中經濟聯合會(hui) 理事會(hui) 成員克萊門斯·舒特表示,中德雙邊投資展現出強勁增長勢頭。盡管當前麵臨(lin) 諸多挑戰,他對德中合作前景依然充滿信心。他認為(wei) ,構建綠色且具有韌性的供應鏈,是應對全球性挑戰的關(guan) 鍵途徑。
“對於(yu) 跨國企業(ye) 而言,它們(men) 已經建立了高度集成的供應網絡,因此減少中國業(ye) 務並非明智之舉(ju) 。”施米茨說,德中兩(liang) 國工商界應抓住雙方在貿易、投資、創新和技術領域的合作機遇,進一步深化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