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5日,美國共和黨(dang) 總統候選人、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佛羅裏達州西棕櫚灘自家高爾夫俱樂(le) 部打球時遭遇未遂刺殺,這是他今年第二次遭遇此類事件。美國媒體(ti) 《沙漠新聞》(The Desert News)網站17日刊文評論稱,美國存在政治暴力問題,特朗普第二次遇刺不僅(jin) 是最新的例證,也體(ti) 現了暴力在美國政治製度中顯現的不安跡象。
美國猶他州媒體(ti) 《沙漠新聞》網站評論文章截圖
文章指出,雖然這起刺殺事件以失敗告終,但不能因此就無視這一令人不安的趨勢,而且這在美國也並非新鮮事。經曆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人對政治暴力非常熟悉,盡管它在之後的很多年中有所消退,但近期的多起事件再次讓人陷入憂慮。
另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網站17日報道,美國紐約安全谘詢機構蘇凡集團(Soufan Group)研究主管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e)表示,在特朗普第二次未遂刺殺事件發生前,美國人中間就存在一種恐懼感,這一事件加劇了人們(men) 對美國日益惡化的政治暴力的擔憂。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網站報道截圖
報道稱,美國政治暴力的曆史由來已久,但多個(ge) 跡象表明,政治騷擾、威脅和暴力的範圍及頻率正在達到新的高點。馬裏蘭(lan) 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犯罪學教授、該校恐怖主義(yi) 及應對策略全美研究聯盟(START Center)前主任加裏·拉弗裏(Gary LaFree)說:“有幾年,我們(men) 的數據庫中沒有一例與(yu) 21世紀出現在美國的恐怖主義(yi) 相符的案例。但後來我們(men) 在2015年、2016年左右的時候看到了這種(暴力)的上升。”
報道進一步指出,除了符合恐怖主義(yi) 標準的事件之外,美國民眾(zhong) 愈發感覺到日常化的政治暴力同樣在上升。兩(liang) 年來,“彌合鴻溝倡議”組織(Bridging Divides Initiative)和“公民脈搏”組織(CivicPulse)對美國的地方民選官員進行了季度調查,以評估他們(men) 遭受騷擾、威脅和暴力的程度。調查發現,針對這些官員的敵意基線始終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廣播公司新聞(CBS News)報道稱,在大選前夕,全美針對選舉(ju) 工作人員的威脅有所增加。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公共電視網《新聞一小時》節目(PBS NewsHour)、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及馬裏斯特學院(Marist)發布的民調顯示,大約20%的美國成年人認為(wei) ,為(wei) 了讓該國回歸正軌,暴力或許是有必要的。
文章提到,猶他州選舉(ju) 主任瑞安·考利(Ryan Cowley)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一次立法聽證會(hui) 上表示,自2020年以來,該州29名縣級辦公人員中已有20人離職,其中許多人正是因為(wei) “令人惶恐不安的政治環境”而選擇離開。此外,密歇根州州務卿也表示:“我們(men) 每天都會(hui) 收到威脅,無論是通過語音郵件、電子郵件、社交媒體(ti) ,還是當麵(威脅)。”
另外,美國國家廣播公司華盛頓地方頻道(NBC Washington)日前報道稱,盡管美國支持政治暴力的人與(yu) 去年相比略有減少,但暴力支持者現在更傾(qing) 向使用槍支來實現他們(men) 的目的。數月來,專(zhuan) 家們(men) 始終表示,美國對出於(yu) 政治動機的暴力的支持度達到了令人十分擔憂的水平。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華盛頓地方頻道網站報道截圖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Davis)的一個(ge) 小組最近就美國人對政治暴力的支持度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有25%的受訪者認為(wei) ,為(wei) 了推進政治目標的暴力通常或總是合理的。雖然這一數字較去年以來略有下降,但這中間潛在的危險卻更大,因為(wei) 支持暴力的人更有可能使用槍支來推動政治目標的實現。
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研究這一問題的專(zhuan) 家們(men) 也有同樣的擔憂,他們(men) 認為(wei) 其中最令人憂心的是“我們(men) 身處的政治環境正在發生巨大變化,並且變得越來越暴力”。
該校兩(liang) 極化和極端主義(yi) 研究與(yu) 創新實驗室(Polarization and Extremism Innovation Lab)副主任布萊恩·休斯(Brian Hughes)指出,決(jue) 定美國政治對話的極端主義(yi) 狀況越來越糟,也越來越廣泛,但人們(men) 還沒有真正意識到事情已經發生了多麽(me) 嚴(yan) 重的變化。“我覺得,人們(men) 很自然地認為(wei) 暴力將成為(wei) 我們(men) 政治進程的一部分。”他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