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德國前總理首席經濟顧問:放飛“合作之鶴” 培育新型中西對話方式

發布時間: 2024-10-12 18:54:00 來源: 中國日報網

  歐洲管理與(yu) 技術學院經濟學教授、德國前總理首席經濟顧問拉爾斯-亨德裏克·羅勒10月10日在《中國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合作之鶴”:培育新型中西對話方式》,文章摘編如下:

  近日,我隨“柏林全球對話論壇”代表團訪問廣東(dong) 省深圳市。令我的多位同事難以置信的是,這座大都市在40年前隻有30多萬(wan) 居民。在我看來,幾乎沒有哪個(ge) 地方能如深圳這般代表中國的崛起,它在短短幾十年裏從(cong) 偏遠漁村一躍成為(wei) 全球科技中心。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已經讓8億(yi) 多人口擺脫貧困,這個(ge) 國家從(cong) 這項成就中受益匪淺。與(yu) 此同時,隻要中國積極發揮日益增強的影響力,並遵守國際規則,就能為(wei) 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近年來,中國與(yu) 西方之間的緊張局勢日益令人擔憂。在安全政策和地緣戰略優(you) 先的背景下,西方與(yu) 中國的分歧正在擴大,我對此非常擔心。

  與(yu) 中國打交道的西方人日益分為(wei) 兩(liang) 派:一類是“鴿派”,他們(men) 被認為(wei) 態度過於(yu) 友好,甚至是天真;另一類是“鷹派”,他們(men) 態度強硬,並且做好了反擊的準備。然而,中國與(yu) 西方的關(guan) 係錯綜複雜,往往處於(yu) 相互依存狀態,簡單地使用任何一派的合作方式都不合適。

  當我設想中國與(yu) 西方的關(guan) 係時,另一種鳥類鶴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在中西方文化中,鶴都象征著智慧。我堅信,中西方之間基於(yu) 國際規則的穩定關(guan) 係是確保共同邁向和平與(yu) 繁榮的關(guan) 鍵。

  那麽(me) ,在麵臨(lin) 諸多分歧的背景下,我們(men) 如何才能放飛“合作之鶴”呢?我認為(wei) ,雙方需要培育新型對話方式:

  首先,我們(men) 必須加深對彼此經濟、政治和社會(hui) 環境的了解。這就要求我們(men) 去了解和欣賞對方的曆史和文化,從(cong) 而更好地理解當前的政治和經濟發展形勢。這也意味著要為(wei) 所有參與(yu) 者創造一個(ge) 公平的競爭(zheng) 環境。

  其次,我們(men) 應當擴大二十國集團(G20)等現有政治合作平台,以便更好地思考和應對多極世界的現實問題。很顯然,讓非洲聯盟加入二十國集團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從(cong) 長遠來看,我們(men) 仍需要改革全球治理機構,比如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些國際機構需要落實平等的融資權和公平的代表權。

  簡而言之,中國和西方需要攜手維護全球治理體(ti) 係,而不是設立獨立和分散的機構。

  第三,我們(men) 需要創建新的政治和經濟對話論壇,讓東(dong) 西方在多層麵、多角度進行非正式對話。我們(men) 應當找到共同點,聚焦有望達成合作的領域,比如落實有效措施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哲學家老子就是著名的對話倡導者,他經常以“鶴”的形象出現在繪畫和雕像作品中。中國與(yu) 西方都有責任確保我們(men) 發起對話,而不是走向衝(chong) 突。

  (英文原文刊發於(yu) 《中國日報》智享匯欄目)

  

(責編: 蘭周加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共促和平發展 完善全球治理——第79屆聯大一般性辯論的共同心聲

    第79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9月30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閉幕。麵對延宕升級的地區衝突、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亟待重振的可持續發展等全球性議題,各國元首、政府首腦和高級代表在這個備受矚目的多邊外交舞台上發表意見,宣示立場,提出方案。  [詳細]
  • 重振多邊主義 攜手應對挑戰(寰宇平)

    命運與共、休戚相關是當今世界的最大現實,同舟共濟、合作共贏是應對挑戰的必由之路。國際社會應以未來峰會舉行為契機,加強團結合作,共同推進全球治理,為子孫後代創造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 [詳細]
  • 中馬青年共話合作交流故事

    慶祝中馬建交50周年暨“中馬友好年”青年友好故事會19日在北京與吉隆坡線上線下同步舉行。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主席徐曉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中國同馬來西亞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鄰邦,兩國友誼源遠流長。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