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以來,多家海外主流媒體(ti)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為(wei) 契機,發文回顧新中國成長曆程,細數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就。有外媒稱,獨具特色的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為(wei) 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全新範例,中國經驗與(yu) 中國智慧正在為(wei) 全球發展注入動能。
印度尼西亞(ya) 國家廣播電台英文頻道“印度尼西亞(ya) 之聲”10月9日刊文指出,中國在過去75年間從(cong) 一個(ge) 貧窮落後的國家轉變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社會(hui) 保障和醫療衛生體(ti) 係,人民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中國取得了經濟快速增長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的雙重成就,為(wei) 全人類現代化進程指明新方向。”文章寫(xie) 道,中國用短短幾十年完成了發達國家數百年才實現的工業(ye) 化,這一非凡建樹得益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強有力的領導,得益於(yu) 各項製度方針的完善與(yu) 創新,以及改革開放政策的落實與(yu) 深化。“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等同於(yu) 西方化的迷思,為(wei) 發展中國家開辟了新道路。中國還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平台,積極與(yu) 世界合作,為(wei) 全球和平與(yu) 共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津巴布韋郵報》10月7日發表評論文章稱,非洲國家與(yu) 中國有著相似的曆史經曆,中國為(wei) 非洲樹立了榜樣,是非洲邁向現代化道路上真正的“同行者”,非洲認可中國。“中國在過去幾十年間取得的成功,揭示了西方現代化模板的局限性,世界各國都應因地製宜,走出屬於(yu) 自己的現代化發展路線。”文章強調,中國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hui) 上的講話內(nei) 涵深刻,為(wei) 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提綱挈領,非洲各國應充分學習(xi) 反思,將講話精神付諸實踐,並鼓勵非洲學者、智庫及媒體(ti) 展開討論。
巴基斯坦《觀察家報》的文章則通過一組數據展現中國發展的卓越成績:中國經濟總量從(cong) 1952年的679億(yi) 元增長至2000年的10萬(wan) 億(yi) 元,到2020年突破100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2023年超過126萬(wan) 億(yi) 元,發展速度遠超世界任何地區與(yu) 經濟體(ti) ,同時展現出穩定性、可持續性和多樣性;2023年中國糧食產(chan) 量達到13908億(yi) 斤,比1949年增加1萬(wan) 多億(yi) 斤,增長5.1倍,實現了糧食安全與(yu) 農(nong) 業(ye) 自給自足;2023年中國經濟總量占全球比重為(wei) 16.9%,2013年至2023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超過30%,成為(wei) 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文章讚許稱,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wei) 全球混合農(nong) 業(ye) 發展、綠色轉型及糧食與(yu) 能源安全注入關(guan) 鍵動能;三大全球倡議推動了更高水平的國際合作,加速了全人類發展與(yu) 繁榮的進程,促進了文明的交流與(yu) 對話,貢獻了中國智慧與(yu) 中國方案,打破了西方的優(you) 越性敘事,描繪了建立在尊重文化多樣性基礎上的平等合作的美好願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