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美國專家:歐盟對中國加稅,損害的是歐洲消費者福祉 | 世界觀

發布時間: 2024-11-01 18:51: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1月1日電(趙麗(li) )當地時間10月29日,歐盟委員會(hui) 發布消息稱,決(jue) 定對從(cong) 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為(wei) 期五年的最終反補貼稅,並於(yu) 10月31日起正式實施。

  《地緣政治經濟報告》創始人、美國外交政策專(zhuan) 家賁傑民·諾頓(Benjamin Norton)接受中新網采訪時指出,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態度不僅(jin) 延緩了全球從(cong) 化石燃料向清潔能源的轉型,也暴露了歐盟在氣候問題上的政治化傾(qing) 向。

  近來,一些西方國家別有用心地大肆渲染所謂“中國產(chan) 能過剩論”,對華炮製莫須有的罪名。如今,歐盟加稅之舉(ju) ,更是佐證了這些西方國家以“產(chan) 能過剩論”為(wei) 名,行保護主義(yi) 之實。

  賁傑民指出,美國等西方國家從(cong) 未對日本、韓國和德國等盟友的大規模汽車出口,提出過“產(chan) 能過剩”的批評,而當中國開始出口電動汽車時,這種指責便頻頻出現。

  他認為(wei) ,歐盟對華加征關(guan) 稅不僅(jin) 限製了雙邊貿易,也讓歐洲消費者無法獲得中國生產(chan) 的高性價(jia) 比電動汽車,迫使他們(men) 以幾乎翻倍的價(jia) 格,來購買(mai) 替代車型。此外,抵製進口中國電動汽車,還可能拖慢歐洲擺脫化石燃料的步伐,最終影響歐洲盡早達成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

  “因此,實際上,歐盟並不真正關(guan) 心氣候變化。如果它們(men) 真心想應對氣候變化,就應該鼓勵生產(chan) 更多的電動車。”賁傑民說。

  他進一步指出,中國在可持續發展、清潔環境和減少汙染方麵取得了顯著進展,尤其是在北京等大城市,過去十年間,空氣汙染狀況明顯改善。他強調,中國發展綠色技術不僅(jin) 有助於(yu) 解決(jue) 環境問題,也幫助了其他國家降低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從(cong) 而穩定其經濟發展。

  “我認為(wei) ,中國發展電動車是在做一件有益於(yu) 他國的事。”賁傑民說, “然而,很遺憾,西方政府的回應卻是對中國電動車和太陽能板征收關(guan) 稅。這相當於(yu) 發起‘貿易戰’,而不是通過合作來應對氣候變化。”(完)

(責編: 登真巴珍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