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空間是人類的“第五空間”,在承載的數字世界中具有獨一無二的重要地位。多年來,美國運用各種手段嚐試監控、影響和支配網絡空間,通過操縱網絡輿論、實施網絡攻擊等種種行為(wei) ,不斷破壞網絡空間的開放自由、公平合理的良好秩序。在美國至上的霸權主義(yi) 思想影響下,其網絡空間活動越來越傾(qing) 向於(yu) 攻擊性,利用“網絡安全”概念,逐步擴大世界網絡空間管控範圍,發動網絡空間新“冷戰”。
美國不斷通過網絡空間操縱網絡輿論
美國利用信息技術和資源優(you) 勢,對全球實施大規模、係統性、無差別的網絡監控與(yu) 竊密活動。從(cong) 普通民眾(zhong) 到國家元首、政要、國際組織、外交使團與(yu) 企業(ye) ,都被美國情報機構“一網打盡”,甚至連美國的盟友也難以幸免,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美國政府利用網絡散布虛假信息幹涉別國內(nei) 政。這種行為(wei) 包括通過互聯網對目標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和控製,抹黑他國政府,煽動民眾(zhong) 情緒,誤導網絡輿論,幹涉他國內(nei) 政,甚至顛覆他國政權。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hui) (NED)廣泛利用社交媒體(ti) ,資助非政府組織發布多媒體(ti) 內(nei) 容、開展線上培訓,煽動顏色革命。例如製造“頭巾風波”煽動民眾(zhong) ,進行輿論攻擊抹黑伊朗政府;資助塞爾維亞(ya) 科索沃地區非政府組織挑唆塞爾維亞(ya) 政府和普裏什蒂納臨(lin) 時自治機構之間的矛盾,幹涉他國內(nei) 政,試圖侵略、分裂他國。
美國政府利用職權操縱網絡空間國際輿論平台。2024年4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一攬子“對外援助法案”,其中包括強製字節跳動公司在九個(ge) 月時間內(nei) 剝離旗下應用TikTok美國業(ye) 務,否則就將在美國封禁該應用。這一行為(wei) 體(ti) 現了美國打著雙標維護其控製和操縱國際輿論平台的網絡霸權行徑。
美國在全球執行進攻性網絡作戰行動
美國已經全麵實施進攻性網絡空間戰略。美軍(jun) 網絡司令部於(yu) 2018年成為(wei) 美軍(jun) 的第十個(ge) 作戰司令部,是美軍(jun) 最高級別的軍(jun) 種之一。從(cong) 美國網絡司令部組建之初就強調,其將主動利用網絡開展動態力量投送,快速產(chan) 生非動能效應,以實現“提前防禦”和“持續交戰”,為(wei) 聯合部隊建立網絡空間信息優(you) 勢。從(cong) 行動任務和行動樣式上看,“前出狩獵”是貫徹“前沿防禦”戰略和落實“持續交戰”原則的具體(ti) 行動。雖然網絡司令部反複強調“前出狩獵”行動是純防禦性,但其實質具備進攻性色彩,並在近兩(liang) 年采取更大力度對俄羅斯、伊朗等國網絡力量實施全方位的威懾與(yu) 打擊,全力塑造網絡空間霸權地位。
美國2024年執行“前出狩獵”行動次數超過之前總和。美國“前出狩獵”行動是指美軍(jun) 網絡司令部通過向海外派遣網絡空間作戰部隊,采取在網絡空間主動追捕形式,發現並識別對手的網絡行動,在強化針對性防護的同時,公開曝光對手網絡攻擊信息以達到震懾目的。實際是美國對外開展網絡攻擊的一種掩飾和說辭。2024年之前,美國網絡司令部網絡國家任務部隊一共在全球超過23個(ge) 國家的超過75個(ge) 海外網絡上開展了50餘(yu) 次行動。美網絡司令部在2024年大幅增加了網絡行動,網絡國家任務部隊(CNMF)在過去一年中部署超過85次任務,覆蓋至少80個(ge) 網絡。而在2023年,網絡司令部的CNMF僅(jin) 執行了22次“前出狩獵”任務,向17個(ge) 國家部署了其數字部隊。
美國頻繁進行虛假敘事,抹黑他國同時掩飾自身的網絡攻擊行為(wei) 。近年來,美國政府及其情報機構通過虛構的“伏特台風”黑客組織,試圖將中國與(yu) 全球範圍內(nei) 的網絡攻擊聯係起來,以掩蓋自身在全球網絡空間中的惡意行為(wei) 。“伏特台風”事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國政府精心策劃的一場信息戰。“伏特台風”是由美國國家安全局、聯邦調查局等情報機構幕後策劃,多個(ge) 聯邦政府行政單位及“五眼聯盟”國家網絡安全主管部門共同參與(yu) 的一場虛假信息和輿論操控行動。這種行動不僅(jin) 涉及虛假信息的散布,還包括對美國國會(hui) 和納稅人的合謀欺詐行為(wei) ,目的是為(wei) 了維護美國在網絡領域的霸權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在這一過程中還涉嫌操縱網絡安全企業(ye) 和其他行政機構,通過誤導溯源分析和假旗行動來嫁禍他國。例如,微軟公司在其技術分析報告中將攻擊者命名為(wei) “伏特台風”,並聲稱該組織中國支持的網絡攻擊行為(wei) 主體(ti) 。這是美國利用其在網絡領域的優(you) 勢地位,對其他國家頻繁進行網絡攻擊和虛假敘事,嚴(yan) 重損害了國際網絡安全秩序。
此外,美國試圖通過製定國際網絡規則來加強其在網絡空間的領導地位,並通過網絡戰手段來維護其全球霸權。美國不斷加強與(yu) 其他國家的合作,以加強盟友網絡安全為(wei) 由,擴大美國網絡空間管控範圍,搶占更多網絡空間資源。美其名曰服務合作夥(huo) 伴網絡安全,實則加大網絡空間控製,發動網絡空間新“冷戰”。這些行為(wei) 似乎可以為(wei) 美國帶來短期霸權地位,但卻是以犧牲全球個(ge) 人、組織和國家的長期利益為(wei) 代價(jia) 。數字時代網絡空間霸權主義(yi) 的實質是將自身利益淩駕於(yu) 其他國家利益之上,無視或否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主權利益和發展訴求,這將對全球網絡空間安全與(yu) 穩定造成嚴(yan) 重影響,我們(men) 必須高度警惕,加以防範,並以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理念作為(wei) 應對根本之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