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美國2024:槍患致“黑暗”時刻不斷重現

發布時間: 2024-12-21 11:39: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12月16日,美國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市一所教會(hui) 學校發生槍擊案,一名15歲的學生開槍射殺2人,另有6人受傷(shang) ,該學生隨後自殺身亡。這起槍案,為(wei) 即將過去的2024年又刻下了一道傷(shang) 痕,成為(wei) 2024年難以抹去的又一個(ge) “黑暗”時刻。

  據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統計,今年以來,美國已發生491起大規模槍擊案,槍支暴力已致16166人身亡,超3萬(wan) 人受傷(shang) 。其中,共有1371名未成年人在槍擊事件中喪(sang) 生,傷(shang) 者達到3663人。

  在今年發生槍案的場所中,有節慶派對、校園、鬧市,甚至總統候選人的競選集會(hui) 。

  據統計,7月4日美國“獨立日”當天,全國共發生128起經核實的槍支暴力事件,導致58人死亡、133人受傷(shang) 。

  12月4日,一名蒙麵槍手在紐約曼哈頓繁忙的中城開槍射殺了美國保險巨頭聯合健康保險公司首席執行官湯普森,引起輿論嘩然。

  令人震驚的還有當選總統特朗普遭“刺殺未遂”。7月13日,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ya) 州巴特勒市舉(ju) 行競選集會(hui) ,一名20歲男子從(cong) 距離特朗普演講台約140米的一處建築的屋頂向特朗普連開數槍,導致特朗普右耳受傷(shang) ,並致現場觀眾(zhong) 一人死亡、兩(liang) 人重傷(shang) 。

  事實上,每起槍擊事件都刺痛著民眾(zhong) 的神經,社會(hui) 輿論對擁槍和控槍的關(guan) 注與(yu) 爭(zheng) 辯從(cong) 未休止。

  在美國,槍患交織在曆史、傳(chuan) 統、法律、利益、政治等多重複雜因素之中,美國是世界上民間擁有槍支最多的國家。槍支管控不僅(jin) 是社會(hui) 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是共和黨(dang) 與(yu) 民主黨(dang) 爭(zheng) 拗博弈的關(guan) 鍵議題。

  一直以來,共和黨(dang) 支持持槍自由,民主黨(dang) 更傾(qing) 向於(yu) 控槍。共和黨(dang) 人認為(wei) ,“擁槍權受到憲法保護,槍擊事件是人禍而非槍禍”。民主黨(dang) 人則認為(wei) ,“槍患撕裂了美國的靈魂,奪走無數無辜性命”。

  2022年6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兩(liang) 黨(dang) 更安全社區法案”,被美媒稱為(wei) 30年來最重要的控槍法案。該法案包括加強對18歲至21歲購槍者的背景審查;將某些違規購槍行為(wei) 定性為(wei) 聯邦罪行;防止更多家庭暴力罪犯獲得槍支等。

  而民主黨(dang) 人提出的更為(wei) 嚴(yan) 格的控槍法案,包括“擴大購槍背景調查法案”和“禁止攻擊性武器法案”等則因為(wei) 共和黨(dang) 人的反對而未能獲得通過。

  多年來,美國龐大的槍支產(chan) 業(ye) 形成包括美國全國步槍協會(hui) 等在內(nei) 的眾(zhong) 多擁槍利益集團,這些機構通過捐助資金支持反控槍的政客。

  在今年大選中,美國全國步槍協會(hui) 公開表示支持共和黨(dang) 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特朗普也多次強調他本人對於(yu) 擁槍權的堅定支持,並表示當選後會(hui) 取消拜登政府相關(guan) 控槍措施。

  今年6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6比3的投票結果駁回了聯邦政府此前針對“撞火槍托”的禁令。美媒認為(wei) ,最高法院此舉(ju) 標誌著美國在控槍問題上再開倒車。

  “撞火槍托”被用於(yu) 改裝半自動步槍,使其射速接近或達到全自動步槍的水平。在2017年拉斯維加斯槍擊案中,槍手就是利用撞火槍托將半自動步槍改裝成全自動步槍,並對當時參加音樂(le) 節的平民進行掃射,導致至少50餘(yu) 人喪(sang) 生。

  美國皮尤中心近日調查顯示,約58%的美國民眾(zhong) 認為(wei) 應采取更嚴(yan) 格的槍支管控法律,26%的民眾(zhong) 認為(wei) 當前法律合理,15%的民眾(zhong) 認為(wei) 應放寬相關(guan) 法律。與(yu) 此同時,51%的美國民眾(zhong) 認為(wei) 保護擁槍權更加重要,48%的民眾(zhong) 認為(wei) 限製擁槍更為(wei) 重要。

  明年1月,特朗普將正式入主白宮,共和黨(dang) 也將同時控製參眾(zhong) 兩(liang) 院。支持擁槍權的共和黨(dang) 人如何應對“槍患”勢必將成為(wei) 各方關(guan) 注焦點。

(責編: 於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