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23日以衛星圖像、經證實的視頻和采訪為(wei) 消息源報道,以色列軍(jun) 隊正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帶北部大舉(ju) 拆樓,修築工事。當地居民控訴,在他們(men) 曾經的家園,“一切被摧毀,隻為(wei) 把人趕走”。
路透社同一天報道,巴方指責以色列在加沙地帶北部施行“去人口化”,目的是造出一片“緩衝(chong) 區”。以方對此予以否認。
12月23日,巴勒斯坦兒(er) 童在加沙城領取食物。新華社發(馬哈茂德·紮基攝)
“故技重施”
以軍(jun) 以打擊巴勒斯坦武裝人員為(wei) 由,10月初以來對加沙地帶北端的傑巴利耶、拜特拉希耶、拜特哈嫩發動空襲和地麵進攻並實施軍(jun) 事圍困。據聯合國發布的數據,過去11個(ge) 星期以來,超過10萬(wan) 巴勒斯坦人被迫離開受上述行動影響的區域,估計留在當地的居民在3萬(wan) 至5萬(wan) 之間,不及本輪巴以衝(chong) 突爆發前的八分之一。
自以軍(jun) 圍困以來,鮮有人道主義(yi) 援助物資運入上述區域。聯合國分管人道主義(yi) 事務的副秘書(shu) 長兼緊急救援協調員湯姆·弗萊徹23日說,加沙地帶北部深陷饑饉恐慌,南部極度擁擠。盡管如此,以色列仍拒絕聯合國人道主義(yi) 援助物資進入。
《華盛頓郵報》23日報道,經過衛星圖像分析,在巴勒斯坦人被迫離開的加沙地帶北部,以軍(jun) 推倒民居,修築軍(jun) 事防禦工事,建造新路。從(cong) 圖像看,10月14日至12月15日,傑巴利耶難民營近半被夷平,一條本已存在的西部道路與(yu) 一條拓寬的東(dong) 部道路連通,一條貫通東(dong) 西的“新通道”就此出現。
報道說,打通這條通道、平整道路兩(liang) 側(ce) 土地並建造相應哨所,可謂以軍(jun) 繼控製“內(nei) 特紮裏姆走廊”之後故技重施。
本輪巴以衝(chong) 突去年10月爆發,以軍(jun) 發起地麵行動後不久便控製獲稱“內(nei) 特紮裏姆走廊”的一條公路。這條公路全長約6.4公裏,將狹長的加沙地帶從(cong) 中間一分為(wei) 二。以軍(jun) 扼住這一戰略咽喉,阻止巴勒斯坦人返回加沙地帶北部。如今,以軍(jun) 已控製“內(nei) 特紮裏姆走廊”周邊近48平方公裏、橫貫加沙地帶的一塊類正方形區域。
按《華盛頓郵報》說法,“內(nei) 特紮裏姆走廊”周邊人口較少,多為(wei) 農(nong) 業(ye) 區,而加沙地帶北部“新通道”穿過原來的人口稠密區,北部城市因此被摧毀。分析人士認為(wei) ,借由“新通道”,加沙地帶北端被切割出去,與(yu) 加沙城隔絕,以軍(jun) 就能造出一片“緩衝(chong) 區”。
這是11月17日在加沙地帶北部加沙城拍攝的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民眾(zhong) 。新華社發(阿卜杜勒拉赫曼·薩拉馬攝)
“一無所剩”
以軍(jun) 未就上述報道內(nei) 容予以回應或說明。《華盛頓郵報》援引聯合國衛星數據報道,去年10月7日至今年12月1日,加沙地帶北部的北加沙省三分之一建築被摧毀,其中,傑巴利耶超過5000處,拜特拉希耶超過3000處,拜特哈嫩超過2000處。
加沙地帶北部包括北加沙省和加沙省兩(liang) 個(ge) 省份,位於(yu) 加沙省的加沙城是加沙地帶最大城市。
12月9日,在加沙地帶加沙城,一名流離失所的女孩在一處臨(lin) 時帳篷區玩玩具。新華社發(馬哈茂德·紮基攝)
以色列頻頻以軍(jun) 事行動為(wei) 由發出所謂“疏散令”,強迫巴勒斯坦人離開家園。聯合國人道主義(yi) 事務協調廳說,本月4日,以軍(jun) 強迫約5500名在拜特拉希耶的學校內(nei) 避難的巴勒斯坦人離開。
現年41歲的拜特拉希耶居民賽義(yi) 德·蓋拉尼告訴《華盛頓郵報》記者:“在加沙地帶北部,賴以為(wei) 生的東(dong) 西一無所剩。一切全被摧毀,隻為(wei) 把人趕走。”
以色列前國防部長摩西·亞(ya) 阿隆本月早些時候接受媒體(ti) 采訪時直言,以軍(jun) 在加沙地帶北部執行“種族清洗”,“拜特拉希耶不複存在,拜特哈嫩不複存在,現在輪到傑巴利耶”。
以色列軍(jun) 方否認亞(ya) 阿隆上述說法,辯稱其在加沙地帶的行動“符合國際法”。
國際慈善組織樂(le) 施會(hui) 22日最新發表的報告說,過去兩(liang) 個(ge) 半月裏,僅(jin) 34輛運送食品和水的援助卡車獲得以色列準許進入北加沙省,且援助物資發放遭遇以軍(jun) 蓄意拖延和係統性阻礙,最終隻有12輛卡車的基本生活物資送達忍饑挨餓的巴勒斯坦平民手中。
樂(le) 施會(hui) 說,自今年10月6日以來,以色列加大對加沙地帶北部的轟炸,包括樂(le) 施會(hui) 在內(nei) 多個(ge) 國際援助機構“被持續阻止(向加沙地帶北部)發放性命攸關(guan) 的援助物資”。在那裏,估計仍有成千上萬(wan) 人被困,但由於(yu) 以方“禁入”,具體(ti) 受困平民人數尚不得而知。
這是10月19日在加沙地帶拍攝的逃離加沙地帶北部傑巴利耶難民營的民眾(zhong) 。新華社發(馬哈茂德·紮基攝)
樂(le) 施會(hui) 舉(ju) 例說,今年11月,一支11輛卡車組成的援助車隊在傑巴利耶被以軍(jun) 攔在檢查區,部分食品被饑餓的巴勒斯坦平民拿走;車隊獲準朝目的地前行後,又在一處軍(jun) 事檢查站被攔下,並被要求把物資卸載到一處軍(jun) 事區,而巴勒斯坦平民根本到不了那裏。
以色列不認可樂(le) 施會(hui) 報告,稱這是對以色列在加沙地帶北部大量人道主義(yi) 努力的蓄意忽視。以方稱,自今年10月以來,共有超過2100輛援助卡車獲準進入加沙地帶北部,包括食品、水和醫療用品在內(nei) 的物資已被安排送入拜特拉希耶、拜特哈嫩和傑巴利耶等地。
按法新社說法,本輪巴以衝(chong) 突爆發以來,進入加沙地帶的援助物資受到以色列嚴(yan) 格控製。以色列則稱,責任在於(yu) 援助機構,因為(wei) 其處理和發放大批量援助物資不力。
本月19日,聯合國大會(hui) 通過決(jue) 議,就以色列為(wei) 巴勒斯坦民眾(zhong) 提供人道主義(yi) 援助的相關(guan) 義(yi) 務,尋求國際法院谘詢意見。決(jue) 議請求國際法院評估以色列在“確保並促進不受阻礙地為(wei) 巴勒斯坦平民提供迫切需要的必需物資”中應盡的義(yi) 務,要求以色列遵守國際法和國際法院規定的一切法律義(yi) 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