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東盟國家加速推進數字建設(國際視點)

發布時間: 2024-12-25 14:51:00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國銀聯子公司銀聯國際與(yu) 老撾國家支付網絡近日宣布,雙方二維碼網絡互聯互通合作落地。即日起,消費者使用雲(yun) 閃付APP、境內(nei) 支持“雲(yun) 閃付網絡支付平台”的錢包,以及境外銀聯合作錢包,都可在老撾商家掃碼支付。據報道,老撾目前幾乎所有商戶銷售終端和自動取款機均已支持銀聯卡,越來越多當地居民使用二維碼支付。

  老撾電子支付日益普及是東(dong) 盟國家加速推進數字建設的縮影。東(dong) 盟地區總人口超過6億(yi) ,互聯網、手機普及率逐年提高,電子支付具備良好基礎。據谘詢企業(ye) 貝恩公司預計,東(dong) 南亞(ya) 地區電子錢包在支付方式中的滲透率將從(cong) 2021年的4%提升到2025年的7%。新一代互聯網接入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給該地區電商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據穀歌、淡馬錫和貝恩公司近日聯合發布的《2024年東(dong) 南亞(ya) 數字經濟報告》,新加坡、馬來西亞(ya) 、泰國、印尼、越南、菲律賓6國電子支付市場2024年將達到2200億(yi) 美元,占東(dong) 南亞(ya) 地區電商市場的80%以上,其中泰國的二維碼支付預計將占電商交易的55%。

  記者在東(dong) 南亞(ya) 國家切身體(ti) 驗到電子支付的便利化。在老撾首都萬(wan) 象的百盛購物中心,越來越多的餐館和商家接受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方式。“到老撾的國際遊客不斷增多,許多中國遊客首選手機支付,我們(men) 需要跟上顧客的需求。”商場工作人員普密說。記者在馬來西亞(ya) 吉隆坡的不少購物中心看到,許多當地民眾(zhong) 都在使用手機支付,一些商家也會(hui) 推薦使用支付寶進行購物結算。在泰國,超市、餐飲、加油站、出租車等行業(ye) 幾乎都接受電子支付。泰國流行的社交、消費、購物應用程序等,都具備電子支付功能。在超市結算櫃台,櫃員也會(hui) 遞上收款二維碼供消費者選擇。隻要手裏有泰國的銀行借記卡,開通了電子銀行服務,就可掃碼支付。

  近年來,東(dong) 盟各國政府持續完善數字支付基礎設施和網絡。印尼政府推出“全國無現金運動”,頒發電子貨幣牌照,發布印尼標準化二維碼支付係統,覆蓋商戶超過600萬(wan) ;泰國政府大力推廣數字支付係統“迅速付”,用戶隻需通過身份證號、手機號等注冊(ce) 賬號、登錄係統,便可收付款;新加坡政府大力扶持數字銀行,金融管理局為(wei) 網約車與(yu) 送餐平台Grab和新加坡電信聯合財團、科技公司冬海集團等頒發全麵數字銀行牌照。此外,地區國家間也加速電子支付聯通,東(dong) 盟推出“東(dong) 盟數字化一體(ti) 化框架”,促進成員國在數據共享、跨境支付和網絡安全等領域的協作;泰國的“迅速付”和新加坡“即時付”已實現互通。

  隨著移動支付、電子商務等數字業(ye) 務的創新發展,東(dong) 南亞(ya) 地區數字消費市場加速擴張。為(wei) 承載大規模數字網絡應用,數據中心建設需求隨之上升。東(dong) 南亞(ya) 日漸成為(wei) 全球數據中心投資的熱門地區,特別是新加坡、馬來西亞(ya) 和印尼等國,吸引了亞(ya) 馬遜、穀歌等跨國企業(ye) 擴大投資。與(yu) 此同時,智慧城市項目建設也在穩步推進,以解決(jue) 城市化帶來的交通、能源和環境問題。新加坡實行“智慧國”計劃,在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投入巨資;泰國通過“東(dong) 部經濟走廊”計劃,推動曼穀和其他城市的智慧交通和能源項目;越南的河內(nei) 和胡誌明市也在積極建設智能交通和智能住宅項目等。

  東(dong) 盟國家和中國不斷加強數字技術合作,為(wei) 地區國家加快數字建設提供重要助力。例如,華為(wei) 雲(yun) 在亞(ya) 太區域共建18個(ge) 雲(yun) 可用區,在泰國擁有超過15個(ge) 行業(ye) 的合作夥(huo) 伴,推出了100多個(ge) 雲(yun) 服務;中國移動與(yu) 新加坡電信等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圍繞5G及物聯網應用、係統集成解決(jue) 方案等多個(ge) 方麵開展合作。東(dong) 盟秘書(shu) 長高金洪表示,東(dong) 盟清晰地意識到數字技術蘊含的變革力量,並將其視為(wei) 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技術為(wei) 東(dong) 盟和中國拓展合作帶來巨大機遇。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