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國際觀察|美國“芯片戰”的枉費心機與一錯再錯

發布時間: 2024-12-29 12:49:00 來源: 新華網

  “我們(men) 不能允許中國獲得我們(men) 最尖端的技術……我們(men) 將不惜一切代價(jia) 保護美國人,包括擴大出口管製。”

  “試圖(通過出口管製)阻止中國是枉費心機……”

  圍繞對中國先進芯片和相關(guan) 製造設備進行出口管製,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2024年4月和12月發出了如此截然相反的聲音。這是為(wei) 什麽(me) ?事實上,叫囂管製和否定管製,都是美國政客衡量政治利益的結果。美方出於(yu) 國內(nei) 政治需要和一己私利,打壓中國芯片產(chan) 業(ye) ,隻會(hui) 擾亂(luan) 和扭曲全球芯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損害美國企業(ye) 和消費者的利益。

  “枉費心機”

  雷蒙多近日接受美國媒體(ti) 采訪時表示,拜登政府提出的《芯片與(yu) 科學法案》(芯片法案)通過聯邦政府給予芯片企業(ye) 巨額補貼,鼓勵國內(nei) 創新,有助於(yu) “打敗中國”。與(yu) 此相比,出口限製隻是中國技術進步的“減速帶”,是“枉費心機”。

  美國2022年出台芯片法案,旨在通過巨額產(chan) 業(ye) 補貼和遏製競爭(zheng) 等條款,推動芯片製造“回流”本土。

  美國總統拜登把芯片法案視為(wei) 重要“政治遺產(chan) ”,甚至將這一法案及其他立法標榜為(wei) “羅斯福新政以來對美國最重要的投資”。不過,當選總統特朗普威脅廢除芯片法案,主張用高關(guan) 稅取代,迫使產(chan) 業(ye) “回流”,而不是用巨額補貼“讓他們(men) 白白來這裏建廠”。

  作為(wei) 芯片法案的遊說者和執行者,雷蒙多希望保住法案,也希望延續自身在美國政壇影響力,因而不遺餘(yu) 力突出芯片法案作用。

  本月7日,雷蒙多在加利福尼亞(ya) 州參加裏根國防論壇時公開喊話特朗普,稱廢除芯片法案“可怕”“魯莽”。雷蒙多表示,關(guan) 稅的確有作用,但“不能替代芯片法案”。她說,出口管製是“拽中國衣服”,讓中國“慢下來”,芯片法案讓美國“跑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雷蒙多在卸任前期力撐芯片法案的同時,唯一一家既設計又製造先進芯片的美國企業(ye) 英特爾卻不得不進行史上最大規模裁員、暫停向股東(dong) 派息。英特爾從(cong) 芯片法案中獲得近60億(yi) 美元補貼,卻用事實證明,這一法案沒讓自己“跑更快”。

  “用一個(ge) 錯誤解決(jue) 另一個(ge) 錯誤”

  作為(wei)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沒少“拽中國衣服”,在推動出口管製上頻頻出招。

  2022年10月和2023年10月,美國商務部工業(ye) 與(yu) 安全局兩(liang) 次出台針對中國先進芯片和芯片製造設備的出口管製措施,意在全麵打壓中國半導體(ti) 行業(ye) 先進製程能力。

  2024年以來,美國先後對華啟動半導體(ti) 供應鏈審查、將出口限製擴大到消費電子領域、要求盟友參與(yu) 對華出口限製、將更多中國實體(ti) 增列至出口管製實體(ti) 清單、對中國成熟製程芯片發起301調查……

  事實上,美國商務部的目的一直很明確,即確保美國在全球的經濟和技術霸權。在這一目的驅使下,雷蒙多區分了“防禦戰略”和“進攻戰略”。所謂“防禦”,主要包括通過出口管製阻止中國獲取先進芯片;所謂“進攻”,主要包括以芯片法案等確保芯片在美生產(chan) 。

  在此背景下,美方不斷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製措施,對中國企業(ye) 實施單邊霸淩,是典型的經濟脅迫行為(wei) ,嚴(yan) 重破壞國際經貿秩序。長期以來,這些措施擾亂(luan) 和扭曲全球芯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損害的是包括美國企業(ye) 和消費者在內(nei) 的全球整個(ge) 行業(ye) 的利益。

  芯片製造原本是一項全球化產(chan) 業(ye) ,通過跨區域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形成相互協作的高效運轉格局。出口管製和芯片法案都是逆全球化潮流和反產(chan) 業(ye) 發展規律的行為(wei) 。

  分析人士認為(wei) ,美國此前單方麵挑起對華經貿摩擦,動搖了全球供應鏈;如今動輒出口管製和鼓勵“回流”,是“用一個(ge) 錯誤解決(jue) 另一個(ge) 錯誤”,其本質不過是一種為(wei) 一己之私的政治操弄。

  “朝自己的腳開槍”

  從(cong) 某種程度上,雷蒙多口中的“枉費心機”代表了美國政客的普遍心態。他們(men) 的所作所為(wei) ,不僅(jin) 不能限製中國芯片產(chan) 業(ye) 發展,反而是“朝自己的腳開槍”,給美國企業(ye) 帶來困難。

  中國海關(guan) 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前11個(ge) 月,中國集成電路出口首次突破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3%。另外,從(cong) 營收和市場份額看,中國芯片製造商的地位不斷提升。在美國多年來持續打壓下,中國芯片產(chan) 業(ye) 表現出強大創新動力和發展韌性,持續發展壯大的趨勢愈發明顯。

  從(cong) 更大範圍來看,美國對中國實施的所謂“技術脫鉤”也沒有阻止中國發展腳步。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的創新力排名較去年上升1位至第11位,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ti) 之一。

  與(yu) 此形成鮮明對比,越來越多美國芯片企業(ye) 感受到發展困境。美國半導體(ti) 行業(ye) 協會(hui) 表示,“過度和單方麵出口限製”扼殺了美國企業(ye) 的競爭(zheng) 能力。

  穀歌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埃裏克·施密特日前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美國“一直試圖讓中國放慢腳步”,但“不是很成功”。施密特說,美國在半導體(ti) 設計領域領先,但仍依賴於(yu) 與(yu) 中國製造業(ye) 交織在一起的全球供應鏈。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則認為(wei) ,芯片法案的確推動一些企業(ye) 在美國建設芯片廠,但這些新的生產(chan) 設施比在其他地方“修建時間更長、運行成本更高、規模更小”。在全球整體(ti) 需求下滑時通過人為(wei) 刺激增加產(chan) 能,違反了芯片行業(ye) 的周期規律,可能產(chan) 生負麵後果。

  更為(wei) 重要的是,越來越多全球企業(ye) 認識到,強行與(yu) 中國進行技術“脫鉤”,以“陣營對抗”取代技術合作,對全球芯片產(chan) 業(ye) 進步和自身發展都會(hui) 是巨大損失。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