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白色的萬(wan) 噸船體(ti) 從(cong) 海天線駛來,延綿了一個(ge) 多月的陰雨也終於(yu) 消散,陽光重新閃耀在科倫(lun) 坡的天空。
船上,軍(jun) 樂(le) 隊鼓點鏗鏘;岸邊,人們(men) 手中的國旗飄揚。2024年12月21日上午,執行“和諧使命-2024”任務的中國海軍(jun) “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停靠在科倫(lun) 坡港,這是“和平方舟”時隔七年再次到訪斯裏蘭(lan) 卡。
這艘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製式遠洋醫院船,仿佛一座“移動的三甲醫院”。船上共計100餘(yu) 名醫護人員,設有17個(ge) 臨(lin) 床科室和5個(ge) 輔助診療科室,可開展60餘(yu) 種檢查治療或手術。許多斯裏蘭(lan) 卡民眾(zhong) 不遠千裏而來,等待中國醫生的診療救助。
這是2024年12月24日在斯裏蘭(lan) 卡科倫(lun) 坡港停靠的中國海軍(jun) “和平方舟”號醫院船上拍攝的剛進行完白內(nei) 障手術的本地患者。(新華社記者伍嶽攝)
77歲的老人庫格德·西裏森斯便是其中之一。一年前,他的雙眼白內(nei) 障明顯加重,“我的世界渾濁、模糊,行動不便”。這次,他專(zhuan) 程從(cong) 斯裏蘭(lan) 卡南部海濱城市加勒趕來,希望中國醫生為(wei) 他的雙眼做手術。
記者見到西裏森斯時,他已完成右眼手術。西裏森斯不會(hui) 講英語,隻能通過誌願者的翻譯與(yu) 記者溝通。他反複望向醫生、又看向記者,一次次用力豎起大拇指。
文明瑰寶亦在一診一問間流傳(chuan) 。在中醫診療室裏,19歲小夥(huo) 穆賈希德接受了人生中第一次拔火罐治療。他說,自己肩部久有不適,嚐試了各種方法但效果都不理想。“我在網上的視頻中看到過針灸、拔火罐,對這些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很感興(xing) 趣,所以想來嚐試嚐試。希望有機會(hui) 能赴中國學醫,了解中醫的奧妙。”
2024年12月24日,在斯裏蘭(lan) 卡科倫(lun) 坡港,中國海軍(jun) “和平方舟”號醫院船上的醫生為(wei) 19歲的小夥(huo) 穆賈希德拔火罐。(新華社記者伍嶽攝)
這間診療室也曾迎來斯裏蘭(lan) 卡總理阿馬拉蘇裏亞(ya) 。2024年12月24日登船參觀時,她在幾味傳(chuan) 統中藥前駐足良久,並說“中國有中醫,斯裏蘭(lan) 卡也有阿育吠陀,希望未來兩(liang) 國能夠加強傳(chuan) 統醫藥互學互鑒”。
“感謝中國把斯裏蘭(lan) 卡作為(wei) ‘和平之旅’的目的地,我代表斯裏蘭(lan) 卡政府和人民向中國以及中國的醫護人員表達感激和致敬。”阿馬拉蘇裏亞(ya) 說。
“和平方舟”駛至斯裏蘭(lan) 卡,已是本次航程提供醫療服務的最後一站。半年間,它已到訪13個(ge) 國家,並留下許多以科技和友誼為(wei) 藍本的生命故事。
在貝寧,身在上海的中國醫生在國產(chan) “海圖”艦載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為(wei) 當地患者成功實施了複雜性腎囊腫微創手術,刷新了當時世界最遠距離的遠程機器人人體(ti) 手術紀錄。
2024年12月24日,在斯裏蘭(lan) 卡科倫(lun) 坡港,中國海軍(jun) “和平方舟”號醫院船上的醫生在誌願者的幫助下對當地患者進行問診。(新華社記者伍嶽攝)
在毛裏塔尼亞(ya) ,“和平方舟”使用國產(chan) 艦載手術激光定位導航係統,取出了當地一名老兵右手殘存8年的彈片,播撒著真正的“和平”精神。
在莫桑比克,一位71歲的患者帶上了7年前中國軍(jun) 醫開的氯黴素滴眼液藥瓶,再次踏上“和平方舟”,並激動地說:“我一直相信你們(men) 還會(hui) 再來。”
方舟不言,但船上的電子屏已為(wei) 它記錄下一次次仁心仁術的航程:自2008年入列以來,“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已執行“和諧使命”係列任務10次、到訪51個(ge) 國家和地區……以浙江舟山為(wei) 起點,“和平方舟”的航跡如同生命樹般蔓延,並將不斷伸展。
2024年12月28日上午,“和平方舟”號醫院船結束對斯裏蘭(lan) 卡的訪問。船體(ti) 上醒目的紅十字逐漸消失在天際,岸邊的五星紅旗依然揮動不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