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深觀察丨“坑盟友”這事 美國真沒少幹

發布時間: 2025-01-05 23:57:00 來源: 總台環球資訊廣播

  持續了一年多的日本製鐵公司(日鐵)對美國鋼鐵公司(美鋼)收購案有了新動向。

  雖然日鐵多次讓步,但美國總統拜登當地時間3日發表聲明,正式阻止了這筆價(jia) 值2萬(wan) 億(yi) 日元(按目前匯率約合127億(yi) 美元)的交易。

  消息一出,兩(liang) 家公司均表示失望,稱拜登的決(jue) 定“明顯違反正當程序”,是一個(ge) 政治決(jue) 定,並表示將“采取一切適當行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日本政府更是稱美方決(jue) 定“既難以理解又令人遺憾”。

  △路透社報道截圖

  被視為(wei) 美國在亞(ya) 太地區重要盟友的日本,卻被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wei) 由幹預企業(ye) 收購,著實令人大跌眼鏡。

  而回顧美國過去幾十年來的所作所為(wei) 不難發現,在“美國優(you) 先”思維主導下,“坑盟友”這種事美國還真沒少幹。

  “阻止收購將釋放出一個(ge) 信號”

  在被拜登叫停的這樁收購案中,被收購方是曾有“美國工業(ye) 傳(chuan) 統支柱之一”之稱的美國鋼鐵公司,但近年來卻持續虧(kui) 損。

  2023年12月,日本製鐵公司宣布計劃收購這家有著120多年曆史的美國鋼企,將其變成全資子公司。

  2024年4月,美鋼股東(dong) 以超過98%的壓倒性多數批準了這項收購計劃。

  △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廣播公司網站:2024年12月12日,美鋼管理層和員工在位於(yu) 賓夕法尼亞(ya) 州的克萊頓工廠舉(ju) 行集會(hui) ,支持這樁收購交易。

  為(wei) 了推進收購計劃,日鐵方麵不僅(jin) 推遲了收購時間,還承諾追加投資、成立美國人占多數的董事會(hui) ,甚至賦予美國政府針對產(chan) 量調整的否決(jue) 權。

  但這項交易還是遭到美方的長期審查。而它最終被否的理由仍是“對美國國家安全和關(guan) 鍵供應鏈造成風險”,哪怕並無詳細說明。

  早在去年收購案推進過程中,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lun) 斯·薩默斯就曾表態認為(wei) ,日鐵收購美鋼並不會(hui) 構成“國家安全風險”。

  “我認為(wei) 這起收購是對拜登政府的一次考驗,考驗其能否履行製定加強經濟彈性和活力的產(chan) 業(ye) 政策的承諾。如果拜登政府選擇阻止這起收購,將釋放出一個(ge) 信號,那就是美國正在實行令人不安的經濟民族主義(yi) 。”

  △彭博社報道截圖

  按照美國國內(nei) 的商業(ye) 慣例,即便是由於(yu) 美方原因導致收購失敗,日鐵也麵臨(lin) 向美鋼支付5.65億(yi) 美元的違約金。

  據日媒報道,日鐵已決(jue) 定就此起訴美國政府。

  △日本共同社報道截圖

  這並非美國在經貿領域第一次“背刺”日本。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日本汽車行業(ye) 的蓬勃興(xing) 起和快速反超,美國政府和產(chan) 業(ye) 界聯手逼迫日本“自願”限製汽車對美出口,同時要求日本購買(mai) 更多美國汽車。

  與(yu) 之相伴的還有美國的金融脅迫——1985年聯合多國迫使日本簽訂旨在減少美國對日貿易逆差的“廣場協議”。此舉(ju) 一度導致日元兌(dui) 美元大幅升值、日本出口受挫、經濟泡沫破裂。受此影響,日本經濟至今仍未能走出低穀。

  在日本無限合同會(hui) 社首席經濟學家田代秀敏看來,阻止日鐵收購美鋼是美國實行保護主義(yi) 的最新例證,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將削弱日美經濟關(guan) 係。

  △田代秀敏(資料圖)

  “美國為(wei) 了本國公司的利益會(hui) 坑害所有人”

  不僅(jin) 日本,法國曾經的“工業(ye) 明珠”阿爾斯通公司的遭遇同樣讓人記憶猶新。

  十多年前,當這家法國企業(ye) 在全球市場與(yu)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出現競爭(zheng) 後,時任阿爾斯通鍋爐部全球負責人弗雷德裏克·皮耶魯齊赴美公務旅行時,在紐約機場被美國警方以涉嫌商業(ye) 賄賂的罪名逮捕。

  △彭博社:皮耶魯齊2019年出版的《美國陷阱》一書(shu) 揭露了美國對阿爾斯通公司實施的這場世界級“勒索”帶來的影響,成為(wei) 當年暢銷書(shu) 。

  在美國的施壓和誘導下,阿爾斯通方麵被迫“認罪”,被美方重罰7.72億(yi) 美元。

  隨後,美國通用電氣收購了阿爾斯通的電力設備業(ye) 務,如願以償(chang) 地實現了對這一世界工業(ye) 巨頭的“肢解”。

  △路透社:2015年9月,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掃清了以140 億(yi) 美元收購阿爾斯通電力設備業(ye) 務的最後障礙。

  法國前經濟部長阿諾·蒙特堡曾這樣總結美國的手段:先通過情報機構搜集相關(guan) 外國公司的信息,再用“長臂管轄”方式起訴這些公司,最終幫助美國公司收購這些外國競爭(zheng) 對手的業(ye) 務。

  “美國截取了(阿爾斯通)上百萬(wan) 封郵件,多到需要律師審閱三年……美國這樣做是對法國主權的侵犯,是對我們(men) 企業(ye) 經營的非法幹涉,是對我們(men) 國際利益的損害。而我們(men) 在外交和政治層麵的抗議卻不奏效。”

  △阿諾·蒙特堡(資料圖)

  如今,日鐵收購美鋼受阻再次證明,美國政府濫用國家權力幹預企業(ye) 經營的“非市場行為(wei) ”正在不斷增加。

  《紐約時報》評論認為(wei) ,拜登做出阻止收購交易的決(jue) 定背離了美國開放的投資文化,可能對美國經濟產(chan) 生廣泛消極影響。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有分析指出,美國的商業(ye) 決(jue) 策越來越取決(jue) 於(yu) 政治動機,標誌著這個(ge) 國家正在背離經濟自由主義(yi) 原則和全球化,轉而信奉以“美國優(you) 先”為(wei) 特色的極端利己主義(yi) 。

  正如美國電台主持人、政治分析家加蘭(lan) ·尼克鬆在一篇文章中所說,曆史記錄表明,“美國為(wei) 了本國公司的利益會(hui) 坑害所有人——無論朋友還是敵人。這就是華盛頓的行為(wei) 方式”。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報道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記者丨王雨芊

  編輯丨楊楠

  簽審丨王堅

  監製丨關(guan) 娟娟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