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華時評|美鋼收購案,是美式保護主義再次對盟友出手

發布時間: 2025-01-06 08:50:00 來源: 新華網

  美國白宮日前發表聲明說,總統拜登正式阻止日本製鐵公司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美日兩(liang) 家企業(ye) 發表聯合聲明抗議,直言此舉(ju) 是“一個(ge) 政治決(jue) 定”;日鐵表示將對美國政府提起訴訟。美國政府這一決(jue) 定,是將政治考量淩駕於(yu) 經濟邏輯之上、泛化“國家安全”概念行保護主義(yi) 之實的又一例證。

  白宮在聲明中說,日鐵收購美鋼將“使美國最大的鋼鐵生產(chan) 商之一置於(yu) 外國控製之下,給美國國家安全和關(guan) 鍵供應鏈帶來風險”。日本明海大學教授小穀哲夫認為(wei) ,美國政府拿安全風險說事完全是借口。日本無限合同會(hui) 社首席經濟學家田代秀敏表示,此次收購案本質上是日鐵基於(yu) 利益最大化的“經濟行為(wei) ”,而美方的阻撓完全出於(yu) “政治考量”。“從(cong) 曆史角度來看,這是美國再一次采取貿易保護措施打壓日本。”

  近年來,美國沉迷於(yu) 揮舞“關(guan) 稅大棒”,持續升級單邊製裁,搞“小院高牆”“脫鉤斷鏈”。從(cong) “美國優(you) 先”的口號到《通脹削減法案》《芯片和科學法案》的簽署實施,再到無限泛化的“國家安全”概念……美國把保護主義(yi) 滲透進更多行業(ye) 。

  任何威脅美國霸權地位的企業(ye) 和國家,都有可能成為(wei) 美國圍獵的對象,即便是盟友也不能幸免。以脅迫手段與(yu) 日本簽訂“廣場協議”,沉重打擊日本經濟元氣,致使日本進入“失去的三十年”;采取“長臂管轄”等手段“肢解”法國製造業(ye) 代表性企業(ye) 阿爾斯通,最終導致其主營電力業(ye) 務被競爭(zheng) 對手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收購;對歐盟等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鋼鐵和鋁產(chan) 品加征關(guan) 稅;限製荷蘭(lan) 光刻機巨頭阿斯麥的自由貿易,將更多外國企業(ye) 納入出口管製“實體(ti) 清單”……此類單邊主義(yi) 和保護主義(yi) 措施,擾亂(luan) 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正常運轉,嚴(yan) 重侵害企業(ye) 的合法權益,破壞國際經貿合作的公平與(yu) 穩定,毫無美國向別國鼓吹的開放、包容、合作的自由市場精神。

  今年是世貿組織成立三十周年。美國作為(wei) 締約國之一、多邊貿易體(ti) 製的重要創立者,卻成了迄今為(wei) 止最大的“違規者”:世貿組織三分之二的違規由美國引起。因此,美國幹脆拒絕執行世貿組織裁決(jue) ,使世貿組織上訴機構陷入“癱瘓”。美國對於(yu) 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達則自由主義(yi) ,逆則保護主義(yi) ”,其本質是謀求一己私利。

  事實上,美國的保護主義(yi) 措施隻會(hui) 適得其反。作為(wei) 世界上首家市值突破10億(yi) 美元的企業(ye) ,美國鋼鐵公司曾被譽為(wei) 美國鋼鐵行業(ye) 的名片,如今卻陷入被收購的窘境,這是因為(wei) 美國政府保護不力嗎?恰恰相反,過度保護才是美鋼失去市場競爭(zheng) 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國鋼鐵行業(ye) 由盛轉衰與(yu) 美國經濟“脫實向虛”的發展曆程有著深刻的聯係,而為(wei) 了應對海外競爭(zheng) 實施的長期貿易保護政策,導致美國國內(nei) 鋼材價(jia) 格居高不下,鋼廠盈利能力不見改善,讓汽車、建築等下遊行業(ye) 在全球競爭(zheng) 中付出沉重代價(jia) 。美國彭博社去年刊文指出,過去十年美國采取鋼鐵保護主義(yi) 措施,並未阻止美國金屬製造業(ye) 就業(ye) 崗位流失,還增加了美國經濟其他領域成本,降低了行業(ye) 競爭(zheng) 力。

  美國在貿易和投資領域擴大並濫用“國家安全”的行為(wei) 引發寒蟬效應,讓全球企業(ye) 對投資美國心存疑慮、望而卻步。日鐵與(yu) 美鋼的聯合聲明表示,美國政府阻止日鐵收購美鋼,“向所有總部位於(yu) 美國盟國、考慮在美國進行重大投資的企業(ye) 發出令人不寒而栗的信息”。美國《紐約時報》指出,美國政府作出阻止交易的決(jue) 定,背離了美國開放的投資文化,可能對美國經濟產(chan) 生廣泛影響。

  保護主義(yi) 保護不了競爭(zheng) 力。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施保護主義(yi) ,不會(hui) 令美國鋼鐵產(chan) 業(ye) 重振雄風,隻會(hui) 令更多產(chan) 業(ye) 步其後塵,淪為(wei) 美式保護主義(yi) 失敗的注腳與(yu) 警示。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