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多次表達對格陵蘭(lan) 島“誌在必得”後,丹麥似乎開始“服軟”了。近日,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表示,如果格陵蘭(lan) 島居民願意,該島可能會(hui) 獨立,但不太可能成為(wei) 美國的一個(ge) 州。
在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多次表達對格陵蘭(lan) 島“誌在必得”後,丹麥似乎開始“服軟”了。近日,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表示,如果格陵蘭(lan) 島居民願意,該島可能會(hui) 獨立,但不太可能成為(wei) 美國的一個(ge) 州。
隨著任期臨(lin) 近,在選舉(ju) 中大獲全勝的特朗普,對於(yu) 自己的第二任期逐漸信心爆棚。當地時間1月7日,特朗普在其豪宅中召開了一場狂熱的新聞發布會(hui) ,拋出了“收回”巴拿馬,“購買(mai) ”格陵蘭(lan) 島,“吞並”加拿大,“改名”墨西哥灣等一係列驚人言論,並直言為(wei) 了達到目的“不排除武力奪取和經濟脅迫”。
自1898年美國通過美西戰爭(zheng) 獲得對菲律賓、關(guan) 島和波多黎各的控製權以來,美國當選總統從(cong) 未公然威脅使用武力擴大領土。但地產(chan) 商出身的特朗普,似乎把別國領土當成了房地產(chan) 生意,直接就要“地圖開疆”和“強買(mai) 強賣”,看不到一點現代外交政治的樣子,著實令世界震驚。
“二進宮”的特朗普已不是“政治素人”,其在競選時也反複表態“美國應停止幹預外國”,如今突然拋出一係列“雷語”意欲何為(wei) ?
首先從(cong) 現實層麵來看,盡管在美國曆史上曾有720萬(wan) 美元買(mai) 下阿拉斯加等“金錢換領土”的先例,但那畢竟是200多年前的世界,當下整個(ge) 國際社會(hui) 的運行邏輯今非昔比,領土價(jia) 值已不可能單純用金錢來衡量。而如果對格陵蘭(lan) 島或丹麥采取軍(jun) 事行動,那便如同攻擊北約,這對於(yu) 今天的美國似乎也並無好處。
基於(yu) 此,許多西方輿論認為(wei) ,特朗普種種有關(guan) 美國領土擴張的驚人言論,仍然是其“極限施壓”作風的延續,目的就是通過強硬表態作為(wei) 談判工具,以便在軍(jun) 費、貿易等一係列議題中處於(yu) 有利地位。
特朗普究竟是信口開河還是借機施壓,都需要時間觀察,但這一係列言論背後所包含的意識形態傾(qing) 向,再度充分暴露了美國霸權霸道霸淩的本質。事實上,特朗普擴張主義(yi) 或殖民主義(yi) 的想法,也可被視為(wei) 19世紀美國“天定命運論”的現代回響——該學說認為(wei) 美國擁有在整個(ge) (北美)大陸擴張的神聖權利。怎麽(me) 想誰都攔不住,但公開發言卻必須有邊界,尤其是國家領導人的每一句公開言論,皆會(hui) 被解讀為(wei) 國家立場與(yu) 策略的直接投射,又焉能信口雌黃?
眾(zhong) 所周知,世界上隻有一種秩序,就是以國際法為(wei) 基礎的國際秩序;隻有一套規則,就是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wei) 基礎的國際關(guan) 係基本準則。在政治與(yu) 安全領域,自決(jue) 、主權及和平解決(jue) 爭(zheng) 端等概念是聯合國憲章所確立的,每一個(ge) 聯合國成員國都應當遵守。同時,國家主權與(yu) 領土完整,是嚴(yan) 肅的國際政治話題,是每一個(ge) 國家不容侵犯的核心利益,這也是基本的國際共識。
美國天天以“國際警察”自居,張口閉口捍衛“基於(yu) 規則的國際秩序”,卻永遠幹著以“民主”之名行幹涉之實、以“人權”旗號製造人道災難、以“自由”幌子進行顏色革命等霸權主義(yi) 勾當。某種程度上,漠視他國國家利益底線的言論,歸根結底是在表達“美國優(you) 先”“美國獨尊”的強權邏輯。
麵對特朗普無所顧忌的言論,有美國專(zhuan) 家驚呼,“美帝國主義(yi) 又回來了”。但事實上,“美帝國主義(yi) ”恐怕從(cong) 未離去。世界各國幻想“與(yu) 狼共舞”乞和平求生存者,還是趁早醒醒吧。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guan) 注我們(men) or回到文章頂部,點擊環球時報 (微信公眾(zhong) 號ID:hqsbwx)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