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13日公布曆時8個(ge) 月的調查發現,稱美國已有75家警察局確認在辦案時使用人工智能(AI)技術的麵部識別工具。然而,其中12個(ge) 州的15家警察局僅(jin) 憑這一項證據確定嫌疑人,已造成至少8人無辜被抓。
2022年6月27日,警察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聖安東(dong) 尼奧移民死亡事件現場警戒。新華社發(尼克·瓦格納攝)
算法至上
據報道,美國多地警方規定,辦案需將人工智能算法得出的結果與(yu) 其他證據交叉印證。但在上述8起冤案中,辦案警察屢屢違規,其中包括:在6起案件中未核查不在場證明,或過度依賴有問題的證人證詞;在5起案件中未能收集關(guan) 鍵證據;在3起案中忽視嫌疑人的體(ti) 貌特征;在2起案中無視與(yu) 算法結果矛盾的其他證據。
例如,密歇根州底特律警方僅(jin) 憑麵部識別結果就認定一名女子為(wei) 劫車案嫌疑人,無視這名女子懷有7個(ge) 月身孕,且監控視頻和證人證詞均未包括“嫌疑人懷孕”這一特征。路易斯安那州警方跨州在佐治亞(ya) 州抓捕一名男性盜竊嫌疑人,卻從(cong) 未核實他案發當天是否到過現場。實際上,他從(cong) 未去過路易斯安那州。新澤西州伍德布裏奇警方急於(yu) 搜羅他們(men) 所認定一名嫌疑人的相關(guan) 證據,甚至無視犯罪現場的指紋和脫氧核糖核酸(DNA)等證據指向其他嫌疑人。
2024年12月31日,警察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執勤。新華社記者劉亞(ya) 南攝
無辜蒙冤
上述8起冤案中,6起曾被媒體(ti) 報道,密蘇裏州聖路易斯市男子克裏斯托弗·加特林和佛羅裏達州邁阿密市男子賈森·韋爾諾的案例係首次曝光。
2021年,聖路易斯警方調查兩(liang) 名男子在列車站台攻擊保安致其重傷(shang) 案件,數月沒有突破。此後,警方利用麵部識別工具,鎖定加特林。而且,受害保安腦部受傷(shang) ,記憶受損,而辦案警察在請他辨認嫌疑人時,涉嫌誘導他推翻第一印象判斷而指認加特林。受害者的指認加上人工智能識別成為(wei) 加特林被捕的僅(jin) 有證據。由於(yu) 辯護律師在法庭上指認警方所用影像證據過於(yu) 模糊,幾乎無法看清嫌疑人麵容,加特林最終才洗清罪名。不過,他因冤案被關(guan) 了16個(ge) 月。
韋爾諾的經曆也十分倒黴。去年,他與(yu) “正牌”嫌疑人同一天在同一家銀行櫃台辦理業(ye) 務,後者偽(wei) 造支票套現3.6萬(wan) 美元,韋爾諾則是正常兌(dui) 現1500美元支票。銀行隻提供了韋爾諾的監控視頻供警方作麵部識別,而且警方沒有核驗韋爾諾的銀行賬戶、轉賬時間等其他任何可能避免抓錯人的證據。他被羈押3天,在向警方提出一係列質疑後才獲釋。
2023年5月6日,在美國紐約,警察帶走抗議者。新華社發(郭克攝)
冰山一角?
《華盛頓郵報》稱,雖然上述8起案件所涉錯誤已被糾正,但它們(men) 可能僅(jin) 暴露美國警方調查的一小部分問題。美國當前僅(jin) 7州出台法律,要求警方公開披露調查時是否使用了人工智能工具。這意味著,因草率利用人工智能釀成冤案的具體(ti) 數字根本無從(cong) 得知。
《華盛頓郵報》曆時8個(ge) 月調查了據信采用麵部識別技術的美國100多家警察局,其中75家證實使用麵部識別工具。這75家警察局中,40家提供了案例記錄,但17家未具體(ti) 說明如何比對算法給出結果,另外23家中,近三分之二僅(jin) 憑借算法結果逮捕嫌疑人,缺乏其他證據加以佐證。
這8起案件中,當事人雖然洗清了嫌疑,但遭錯抓的經曆對他們(men) 及家人造成嚴(yan) 重傷(shang) 害。有人因此失業(ye) 、家庭破裂、或被迫信貸違約。還有當事人的子女因目睹逮捕過程心理受傷(shang) ,接受治療。大部分人因此對警察心生恐懼。
“我知道我是無辜的,但我怎麽(me) 才能打敗機器呢?”2022年遭馬裏蘭(lan) 州警方錯抓的阿朗佐·索耶說。(海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