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遊客在遊覽北京故宮。
王 新攝(影像中國)
一家韓國遊客在上海外灘合影。
新華社記者 王 翔攝
製圖:王 威(新華社發)
在2024年中國國際傳(chuan) 播年度熱詞榜上,“中國遊”一詞名列前十。中國全麵放寬優(you) 化免簽政策,推出一係列便利外國人來華政策舉(ju) 措,“中國遊”成為(wei) 越來越多外國遊客的優(you) 先選擇。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累計查驗出入境人員6.1億(yi) 人次,同比上升43.9%;其中內(nei) 地居民2.91億(yi) 人次、港澳台居民2.54億(yi) 人次、外國人6488.2萬(wan) 人次,同比分別上升41.3%、38.8%、82.9%。全國各口岸免簽入境外國人2011.5萬(wan) 人次,同比上升112.3%。說走就走的“中國遊”打開了世界了解中國的新窗口、新通道,向全球展現真實、多元和活力滿滿的中國形象。
“前往中國旅遊已成為(wei) 一種風尚”
“周五下班去哪裏?去中國!”近日,“周五下班去中國”登上韓國社交媒體(ti) 熱搜榜。“我剛和朋友去青島玩,坐飛機隻需要一個(ge) 多小時,在機場就能辦理入境手續,太方便了。”韓國公司職員鄭佳珍對本報記者說。根據韓國國土交通部航空信息門戶網站數據,自2024年11月8日中國對韓國實施免簽政策以來,赴華韓國遊客數量大幅增長,2024年11月達到99.34萬(wan) 人次,較上年同期增加47%。
“在泰國大學生中,前往中國旅遊已成為(wei) 一種風尚。”在廣州一家餐廳,來自泰國曼穀的大學生莫瓊對記者表示,中國美食種類繁多,令人向往;廣州距離泰國也不遠,成為(wei) 理想的旅行目的地之一,“如今簽證手續很便利,周末就能來此遊玩一番”。
自2023年年底以來,中國的免簽“朋友圈”持續擴容。截至目前,中國已同26個(ge) 國家實現全麵互免簽證,對38個(ge) 國家試行單方麵免簽政策,對54個(ge) 國家實施過境免簽政策,同157個(ge) 國家和地區締結各類互免簽證協定。去年12月17日,中國過境免簽政策全麵放寬優(you) 化,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nei) 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wei) 240小時,新增21個(ge) 口岸至60個(ge) 為(wei) 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過境免簽的外國人可以在24個(ge) 省(區、市)允許停留活動區域內(nei) 跨省域旅行。
免簽效應持續顯現,帶動“中國遊”更加火熱。2024年6月,中國對波蘭(lan) 免簽政策公布半小時後,攜程國際版上波蘭(lan) 用戶對中國相關(guan) 關(guan) 鍵詞的搜索熱度比前一天上漲40%。華沙市民米萊娜第一時間決(jue) 定到中國旅遊。“我一直喜歡中國文化,喜歡很多寄情山水的中國古代詩歌,我想親(qin) 自去感受一番。”米萊娜在中國度過了10天的遊覽時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張家界等地給她留下深刻回憶。“太不可思議了,希望我的朋友們(men) 都能親(qin) 眼去看看中國山水!”
自中國對比利時實行免簽政策以來,越來越多比利時民眾(zhong) 開始把中國作為(wei) 第一旅行目的地。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比利時遊客從(cong) “頭回客”變成了“回頭客”,目的地從(cong)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逐步擴大到更多地區。比利時遊客帕特裏克、呂克和英格裏德近期剛從(cong) 中國旅行歸來。“清晨,在火車臥鋪中醒來,一眼看到壯麗(li) 的青藏高原美景,這種感覺太美好了。”乘坐西藏旅遊專(zhuan) 線列車後,他們(men) 十分興(xing) 奮地對記者說,越走進中國,就越會(hui) 感受到中國的魅力。“來了一次,就還想再來,我們(men) 期待探索更多地方,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
“中國多樣化的旅遊資源極具吸引力”
不久前,說得一口流利中文的德國人柯於(yu) 根再次啟程,從(cong) 德國法蘭(lan) 克福前往中國。柯於(yu) 根是上海國旅駐法蘭(lan) 克福辦事處市場銷售總監,此次赴華,是為(wei) 了開發適合德國遊客的中國徒步線路,同時參加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hui) 。
“我們(men) 推出的免簽‘中國遊’線路深受歡迎,許多產(chan) 品剛推出便迅速售罄。”柯於(yu) 根表示,除了傳(chuan) 統線路,新開發的長江三峽線路也很有市場。2024年公司接待的赴華遊客數量超過2000人,已恢複至2019年水平,2025年預計會(hui) 達到3000人以上。
希臘科斯莫拉瑪旅行社市場與(yu) 公關(guan) 部經理瑪麗(li) 亞(ya) ·卡瓦迪亞(ya) 最近也到中國考察旅遊市場。“中國多樣化的旅遊資源極具吸引力,免簽政策不僅(jin) 有助於(yu) 促進經濟發展,還能加深其他國家民眾(zhong) 對中國豐(feng) 富文化的了解。”卡瓦迪亞(ya) 表示,中國免簽政策帶來的利好,相關(guan) 文旅機構的積極推廣,都令她對希臘赴華遊客增長很有信心。
“中國一直是奧地利人訪問量最大的旅遊目的地之一,我們(men) 現在正在規劃2025年春夏旅行線路,計劃推出更多有關(guan) 中國的旅遊產(chan) 品。”奧地利旅遊從(cong) 業(ye) 者甘瑟·格魯伯表示。奧地利維也納州議會(hui) 主席恩斯特·沃勒認為(wei) ,免簽政策得到奧地利各行各業(ye) 的熱烈響應,這項措施“必將便利奧地利民眾(zhong) 赴華旅遊,加強人員往來,進一步促進奧中關(guan) 係和兩(liang) 國交往”。
“中國遊”的火熱,也推動相關(guan) 航空運輸市場的增長。馬來西亞(ya) 高飛旅行服務公司首席執行官李麒峰對記者表示,隨著馬中兩(liang) 國遊客出入境熱情高漲,航空領域業(ye) 務也在不斷增長。近期兩(liang) 國之間已經新增18條直飛航線,覆蓋多個(ge) 城市,更好滿足了遊客需求。
“有助於(yu) 增強國際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日本遊客久野裕梨近期過境福建省,在中國不長的停留時間給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福州長樂(le) 國際機場轉機時,我很順利地辦理了手續,機場工作人員向我詳細介紹了如何填寫(xie) 相關(guan) 材料。從(cong) 機場出來,附近的酒店有免費接送巴士,工作人員態度親(qin) 切,服務十分周到。”久野裕梨對記者說。
洛伊克·拉加德是法國知名旅遊攝影博主,曾在上海工作過。免簽政策出台以來,他兩(liang) 度赴華,走訪了成都、重慶、湖南、新疆等地。“5年後再來中國,最大的感受是城市化程度更高、基礎設施更完善了——高鐵、網約車和線上訂票係統都非常便利。”在旅途中,他拍攝了大量作品,收獲了大量點讚與(yu) 收藏:“中國的壯麗(li) 景觀拍出來非常震撼,很有視覺衝(chong) 擊力。”“沒想到在中國竟有這樣的景致!”有網友在作品下留言。“免簽政策確實帶來了便利,也讓人有種說走就走的衝(chong) 動。”他對記者說。
在海外社交媒體(ti) 上,有很多主題為(wei) “中國旅遊”的群組,時常引發跟帖討論。許多標題為(wei) “我對中國的看法原來是偏見”“這才是真實的中國”等由外國博主製作的視頻,吸引了不少粉絲(si) 。很多遊客用“出乎意料”和“從(cong) 未想象過”等詞匯表達他們(men) 對中國現代化程度、風土人情多樣化的讚歎。
“百聞不如一見”,入境遊是國際遊客直接、深入了解中國的重要渠道。中國駐首爾旅遊辦事處主任張若愚表示,赴華“自由行”人數的增長,會(hui) 加深韓國年輕人對中國的理解和認識,並通過社交媒體(ti) 分享形成良性循環。北京聯合大學中國旅遊經濟與(yu) 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偉(wei) 對記者表示,免簽政策不僅(jin) 促進了入境遊的增長,更向外界釋放了中國開放的強烈信號。“遊客來過中國後會(hui) 將他們(men) 的新認知傳(chuan) 播出去,這對進一步提升中國形象有很大好處。”他認為(wei) ,隨著免簽政策效應的釋放,相信將有更多外國遊客來到中國。
新加坡《獨立報》的文章認為(wei) ,中國擴大免簽政策對全球旅遊業(ye) 產(chan) 生了更廣泛的影響。中國積極為(wei) 國際遊客提供更便捷的出入境服務,“不僅(jin) 有助於(yu) 減少旅行障礙、推動中國旅遊業(ye) 快速增長,也必將促進其他國家采取類似政策,使全球旅遊變得更加便利,更有助於(yu) 增強國際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最終促進世界的互聯互通”。
(本報記者黃發紅、褚君、莽九晨、張矜若、禹麗(li) 敏、牛瑞飛、徐馨、謝亞(ya) 宏、朱玥穎、尚凱元,實習(xi) 生宋昱欣參與(yu) 采寫(xie) )
版式設計:蔡華偉(wei)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