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春見聞)駐華使節組團感受“非遺版”春節 打卡特色“年味兒”

發布時間: 2025-02-09 09:58: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隨著“春節——中國人慶祝傳(chuan) 統新年的社會(hui) 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中國傳(chuan) 統節日吸引越來越多世界目光。2月7日下午,來自冰島、保加利亞(ya) 、盧森堡、丹麥等11個(ge) 國家的25名駐華使節到河北廊坊參觀考察,打卡特色“年味兒(er) ”。

  寫(xie) 毛筆字、品元宵、看民俗表演……在廊坊國際年貨節上,新春煙火氣給荷蘭(lan) 駐華大使館公使高羅柯留下深刻印象。“我第一次體(ti) 驗漆扇製作和寫(xie) 毛筆字,當地書(shu) 法家送給我兩(liang) 幅字,一幅寫(xie) 著‘歡喜’,一幅寫(xie) 著‘福’,他告訴我新春要送福,我也嚐試用毛筆寫(xie) 了‘平安’送給他。”


2月7日,多位駐華使節在廊坊國際年貨節上被吹糖人技藝吸引。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除了中國特色年貨,廊坊國際年貨節上還有來自盧森堡、丹麥、挪威等40餘(yu) 個(ge) 國家的產(chan) 品。幾位駐華使節化身家鄉(xiang) 特產(chan) “推介官”,向現場消費者推薦起“洋”年貨。“很驚訝能在這裏見到盧森堡的火腿,還有畫著我們(men) 標誌性建築——阿道夫大橋的冰箱貼,希望大家喜歡。”盧森堡駐華大使盧睿朗說。

  盧睿朗表示,中國的春節和歐洲的聖誕節、新年有很多共同之處,每當這些節日到來,人們(men) 會(hui) 不遠萬(wan) 裏和家人相聚。“這讓我看到了人與(yu) 人之間的溫暖,也看到了家庭價(jia) 值觀的重要性。尤其是現在大家都很忙,花幾天時間陪伴父母,我認為(wei) 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中國,這都非常重要。”


2月7日,駐華使節團成員與(yu) 踩高蹺表演者交流。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在盧睿朗印象中,慶祝春節的國家越來越多。“比如在盧森堡,人們(men) 會(hui) 舉(ju) 辦各種招待會(hui) 慶祝春節,在過去的10年到15年間,盧森堡的華人社區不斷發展,和當地人相處融洽,很多盧森堡人會(hui) 與(yu) 他們(men) 的中國鄰居和中國朋友一起慶祝春節。”

  受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城市範圍擴大以及2024年以來“免簽圈”持續擴容作用影響,“來中國過非遺年”成為(wei) 外國人新時尚。第三方平台數據顯示,今年到中國過春節的外國遊客較2024年增長150%,創下新高。“我今天看了京劇、京東(dong) 大鼓,非常建議大家來中國,不僅(jin) 是這裏的食物、建築,還要來感受獨特的文化。”保加利亞(ya) 駐華大使安德雷伊·特霍夫說。


2月7日,多個(ge) 國家的駐華使節在廊坊觀看京東(dong) 大鼓表演。趙丹媚 攝

  “我認為(wei) 傳(chuan) 承是非常重要的,確保我們(men) 記住彼此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更好展示自己的文化,就像挪威也有自己的傳(chuan) 統服飾、建築等。”第一次在中國過春節的挪威駐華大使戴偉(wei) 恩稱,今年嚐試包了三文魚餡的餃子。“春節對我來說,可以幫助我了解中國曆史,這一極具代表性的節日愈發成為(wei) 促進雙方文化交流的紐帶。”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