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千軍萬馬戰猶酣——廣東代表團開放日關注“百千萬工程”

發布時間: 2024-03-08 15:43:00 來源: 新華社

  來源:3月8日《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陳凱星 葉前 周穎

  經濟總量連續35年居全國首位的廣東(dong) ,城鄉(xiang) 區域發展不平衡,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和最大潛力板,也是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廣東(dong) 代表團開放日備受關(guan) 注的話題。

  相互促進相互成就,勢在必行順勢而為(wei) ,機製初成成效初顯……這是一年多來廣東(dong) 推進“百縣千鎮萬(wan) 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交出的答卷:以最強共識、最大力度補齊最大短板,就能把短板變成潛力板。

  “奔騰急,萬(wan) 馬戰猶酣。”122個(ge) 縣(市、區)、1612個(ge) 鄉(xiang) 鎮(街道)、2.65萬(wan) 個(ge) 行政村(社區)動起來,熱起來。在你追我趕中,廣東(dong) 各地正在抓好強縣促鎮帶村各項落實舉(ju) 措,推進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呈現新氣象。

  壯大縣域經濟——

  既是結構調整工程,更是動力增長工程

  廣東(dong) 城鄉(xiang) 區域發展不平衡,突出短板在縣。57個(ge) 縣或縣級市,麵積占全省麵積的71.7%,但GDP僅(jin) 占全省GDP的12.5%。

  為(wei) 此,廣東(dong) 省支持各縣(市)立足優(you) 勢資源,打造1至2個(g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內(nei) 生動力。

  河源轄內(nei) 有華南第一大人工湖新豐(feng) 江水庫,水質常年保持在I類。記者了解到,當地以水經濟產(chan) 業(ye) 園為(wei) 依托,加快完善基礎設施、產(chan) 業(ye) 配套,拓展產(chan) 業(ye) 空間,吸引多家國內(nei) 飲料食品龍頭企業(ye) 落戶,將生態好水轉化為(wei) 經濟活水。

  “河源的縣域產(chan) 業(ye) 不斷壯大,百億(yi) 級水飲料及食品產(chan) 業(ye) 加快打造。”全國人大代表、河源市委書(shu) 記何國森說,河源堅決(jue) 以頭號力度推進頭號工程,推動“百千萬(wan) 工程”取得新突破。

  過去,依靠外向型經濟發展,珠三角形成先發優(you) 勢,近市場、近技術、近人才,與(yu) 粵東(dong) 西北的產(chan) 業(ye) 差距也隨之拉大。如今,廣東(dong) 將壯大縣域經濟當作一項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工程和動力增長工程來抓,在尊重市場的基礎上,為(wei) 欠發達地區的縣域經濟導入產(chan) 業(ye) 項目,完善交通,注入人才、技術等各項資源,撬動當地產(chan) 業(ye) 發展。

  走進位於(yu) 粵北的廣清紡織服裝產(chan) 業(ye) 有序轉移園,車間內(nei) 機器忙碌地運轉著,工人們(men) 在抓緊趕製訂單。這裏已落戶企業(ye) 460餘(yu) 家、新建成標準廠房53.1萬(wan) 平方米,正成為(wei) 清遠市承接珠三角紡織服裝產(chan) 業(ye) 的主陣地。全國人大代表、清遠市市長溫文星說,抓好項目落戶,清遠正把承接產(chan) 業(ye) 有序轉移作為(wei) 實施“百千萬(wan) 工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舉(ju) 措來落實。

  如今,廣東(dong) 已建設15個(ge) 承接產(chan) 業(ye) 有序轉移主平台,省財政下達專(zhuan) 項資金42.5億(yi) 元,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路通,財通。完善基礎交通設施,是助推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抓手。梅龍高鐵今年具備開通的條件,屆時革命老區梅州到廣州僅(jin) 需1.5小時。去年9月底,途經廣州、惠州、深汕合作區、汕尾的廣汕高鐵正式開通,為(wei) 沿線城市融入灣區、輻射粵東(dong) 、連接華東(dong) 提供了便捷通道。

  人來了,百校聯百縣。共青團廣東(dong) 省委組織青年,聚焦縣鎮產(chan) 業(ye) 發展、科技攻關(guan) 、創業(ye) 幫扶等實際需求,組織校地結對1735個(ge) 項目,選聘2000多名專(zhuan) 家,帶動高校超過20萬(wan) 名大學生入縣下鄉(xiang) 開展助力“百千萬(wan) 工程”行動。

  錢來了。廣東(dong) 加大對“百千萬(wan) 工程”金融支持力度。2023年,廣東(dong) 涉農(nong) 貸款超2.1萬(wan) 億(yi) 元,並提出到2027年超3萬(wan) 億(yi) 元,農(nong) 業(ye) 保險深度達到全國領先水平,縣域貸款力爭(zheng) 總體(ti) 超1.6萬(wan) 億(yi) 元,縣域存貸比力爭(zheng) 達80%。

  一年多來,廣東(dong) 縣域經濟實力、區域競爭(zheng) 力加強,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快構建。

  激活“鎮”能量——

  中心鎮專(zhuan) 業(ye) 鎮特色鎮“各美其美”

  廣東(dong) 城鄉(xiang) 區域發展不平衡,薄弱環節在鎮。

  千鎮千麵,各有不同。廣東(dong) 聚焦鎮域薄弱環節,將1612個(ge) 鄉(xiang) 鎮(街道)分成5類,包括554個(ge) 城區鎮、239個(ge) 中心鎮、260個(ge) 專(zhuan) 業(ye) 鎮、315個(ge) 特色鎮、244個(ge) 普通鎮,推動鄉(xiang) 鎮差異化、品質化、特色化發展。首批確定110個(ge) 典型鎮,2023年新增35億(yi) 元資金支持典型鎮培育工作。

  中心鎮、專(zhuan) 業(ye) 鎮、特色鎮,鎮鎮有“絕活”。

  中心鎮要提質升級,按照小城市來規劃布局,根據當地特色資源稟賦開展整體(ti) 風貌設計,彰顯地域風情。

  陽江市陽西縣沙扒鎮,擁有全國最大的海洋牧場示範區和全省最大的海水魚苗種業(ye) 生產(chan) 孵化基地。走進這個(ge) 小鎮,像是置身沿海小城市,綠樹濃蔭、街道整潔,配套設施齊全。“在塑造農(nong) 村新風貌方麵,沙扒鎮立足鄉(xiang) 村環境風貌特色和村莊現有基礎,結合海洋文化主題,通過以獎代補方式,開展農(nong) 房風貌管控提升和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沙扒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林誌遠說。

  廣東(dong) 美食美景多。近日,超千頭中華白海豚現身湛江雷州灣,成群的中華白海豚追逐戲水、翻轉跳躍。來湛江,在欣賞生態奇觀的同時,也能嚐到大海的鮮美。全國人大代表、湛江市市長曾進澤說,這裏不僅(jin) 有豐(feng) 富的海洋資源,還有多到數不過來的海鮮美食。“我們(men) 正以特色生態、特色美食,吸引全國遊客,持續擦亮‘中國海鮮美食之都’金字招牌。”

  在惠州龍門縣的永漢鎮,當地在建築外立麵,創造性引入南昆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元素,形成別具一格的視覺形象。這種將當地風土人情與(yu) 現代審美有機結合的創意,進一步增強了小鎮辨識度,聚攏了人氣,促進了消費。

  專(zhuan) 業(ye) 鎮要轉型升級,改造提升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培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形成一批在全國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zheng) 力的名鎮名品。“世界燈都”中山古鎮鎮,又迎來新光景。近年來,古鎮鎮將智能製造作為(wei) 製造業(ye) 升級的主攻方向,推動產(chan) 業(ye) 戰略布局取得新突破。

  部分特色鎮在休閑、旅遊、康養(yang) 等產(chan) 業(ye) 上脫穎而出,形成了典型的農(nong) 旅融合發展模式。在廣州增城區派潭鎮,一個(ge) 廢礦坑經過係統性修複後,成了一道“在森林裏看海”的靚麗(li) 景觀。當地還通過舉(ju) 辦“村晚”等一係列文化活動,聚攏人氣。去年,戶籍人口9萬(wan) 多人的派潭鎮,旅遊收入約20億(yi) 元。

  為(wei) 支持鎮域經濟發展,記者了解到,在鄉(xiang) 鎮聯城帶村領域,廣東(dong) 已投入省級駐鎮幫鎮扶村資金99億(yi) 元、鎮域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資金79億(yi) 元。

  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

  讓鄉(xiang) 村底子更厚鄉(xiang) 愁更濃

  廣東(dong) 城鄉(xiang) 區域高質量發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nong) 村。

  推進“百千萬(wan) 工程”,建設和美鄉(xiang) 村,廣東(dong) 各地統籌鄉(xiang) 村布局規劃、村莊建設規劃、農(nong) 房風貌規劃“三個(ge) 規劃”,健全黨(dang) 領導下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讓鄉(xiang) 村底子更厚、裏子更好,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美麗(li) 鄉(xiang) 愁……

  位於(yu) 雲(yun) 浮市雲(yun) 城街道的朱屋村,依山傍田,風光秀麗(li) ,入村路幹淨蜿蜒。這裏可以看到幹淨整潔的民居,門前地麵十分整潔;房子的牆壁上統一的裝飾,與(yu) 青山綠水交相呼應,和諧自然。

  過去,朱屋村是一個(ge) 髒亂(luan) 差的後進村。拆除農(nong) 村違章建築,改造農(nong) 房牆體(ti) 立麵,更新鄉(xiang) 村公共空間……朱屋村舊貌換新顏。憑借詩意田園風光,成為(wei) 當地有名的“網紅”打卡點。

  從(cong) 生態宜居到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如今朱屋村也不斷更新升級。通過加大土地流轉招商力度,朱屋村打造草莓種植基地40畝(mu) ,並帶動油茶、發財樹等特色產(chan) 業(ye) 的發展,努力打造集體(ti) 驗農(nong) 業(ye) 、農(nong) 家樂(le) 、民宿為(wei) 一體(ti) 的觀光旅遊村。

  在河源連平縣上坪鎮古坑村,桃樹延綿,萬(wan) 畝(mu) 桃園成了粉色花海。鷹嘴蜜桃產(chan) 業(ye) 不僅(jin) 給當地帶來人氣,還為(wei) 村民帶來商機。古坑村因地製宜,將休閑采摘農(nong) 業(ye) 和鄉(xiang) 村旅遊有機結合,走出一條以特色產(chan) 業(ye)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富民之路。2023年,古坑村種植萬(wan) 畝(mu) 鷹嘴蜜桃,帶動35家合作社、655戶桃農(nong) 增收致富。村民靠發展鷹嘴蜜桃,總體(ti) 收入達2.84億(yi) 元。

  隨著“百千萬(wan) 工程”持續深入推進,廣東(dong) 鄉(xiang) 村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基本實現百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農(nong) 村人居環境改善,生活垃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收運處置體(ti) 係基本建立。

  回望來路自慷慨,再赴征程氣如虹。南粵大地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滄桑巨變,帶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豪情,必將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