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le) 輕柔,咖啡香氣四溢,吧台裏店員熟練地衝(chong) 泡著剛研磨好的咖啡,遊客三三兩(liang) 兩(liang) 閑坐四周。窗外不是車水馬龍的都市,而是鬱鬱蔥蔥的高黎貢山和奔流不息的怒江。這裏是雲(yun) 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潞江鎮,當地人把這個(ge) 兩(liang) 麵環山的大河之畔稱作“潞江壩”。
依托潞江壩獨特的亞(ya) 熱帶幹熱河穀氣候,保山市自20世紀50年代起種植咖啡並發展至今。2023年,保山市種植咖啡13萬(wan) 畝(mu) ,產(chan) 值14.31億(yi) 元,共有52家咖啡企業(ye) ,年加工能力超過10萬(wan) 噸,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75.95億(yi) 元。
同時,在“莊園+”模式的推動之下,當地咖啡產(chan) 業(ye) 正與(yu) 文旅產(chan) 業(ye) 結合得日益緊密。咖啡體(ti) 驗、遊覽莊園、欣賞美景,通過“咖啡+研學、咖啡+文創、咖啡+運動、咖啡+休閑度假”等多種“莊園+”體(ti) 驗模式,咖啡莊園成為(wei) 旅遊新目的地。
保山小粒咖啡(資料圖)。新華網發(楊磊 攝)
依托莊園 保山咖啡走上“精品化之路”
在潞江壩,走“精品化”路線是當地“咖啡人”的共識。
在位於(yu) 保山市的熱帶作物種質資源圃,雲(yun) 南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熱帶亞(ya) 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李貴平介紹,保山市乃至整個(ge) 雲(yun) 南省的咖啡在產(chan) 量上與(yu) 全球其他產(chan) 區相比都存在差距,因此當地在咖啡品種培育發展上更注重品質的提升。目前,熱帶作物種質資源圃收集、保存咖啡種質資源206份,在當地推廣鐵皮卡、波旁等咖啡品種10餘(yu) 個(ge) 。
熱帶作物種質資源圃中培育的咖啡品種(4月1日攝)。新華網 楊楨宇 攝
山頂一號咖啡莊園的負責人王大勇介紹,由於(yu) 此前保山當地咖農(nong) 沒有喝咖啡的習(xi) 慣,因此很難對不同咖啡品種的品質進行有效辨別,隻能跟風種植抗病性強、產(chan) 量較高的咖啡品種,未能發揮出保山獨特的氣候優(you) 勢。
山頂一號咖啡莊園自行培育的咖啡苗(4月2日攝)。新華網 楊楨宇 攝
王大勇籌建咖啡莊園以來,堅持培育單價(jia) 較高的咖啡品種,希望以此推動“保山小粒咖啡”的品牌價(jia) 值提升。“2023年產(chan) 量1噸,今年預計能到6噸。”
對於(yu) 以王大勇為(wei) 代表的“外來”咖啡從(cong) 業(ye) 者近年來的做法,本地咖農(nong) 出身的新寨咖啡莊園負責人謝顯文表示了認同。“他們(men) 的做法讓咖啡品質提起來,有利於(yu) 保山咖啡的品牌價(jia) 值提升。”謝顯文表示,區別於(yu) 相對低端的“價(jia) 格戰”,這樣的競爭(zheng) 有助於(yu) 帶動當地咖啡從(cong) 業(ye) 者提升“精品意識”。
自2017年起,保山市潞江鎮新寨村開始實施精品咖啡豆的產(chan) 業(ye) 經營模式,在種植、采購、加工環節均采用精品化標準。新寨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王加維介紹,該村依托“保山小粒咖啡”地理標誌品牌,全鏈條重塑咖啡產(chan) 業(ye) ,推動咖啡一、二、三產(chan) 融合發展。
咖農(nong) 采摘咖啡鮮果(資料圖)。新華網發(保山市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圍繞莊園 讓“精品”成為(wei) “名品”
被稱為(wei) “中國咖啡第一村”的新寨村,咖啡種植麵積1.36萬(wan) 畝(mu) ,占全村總耕地麵積的95%。2023年,新寨村咖啡豆產(chan) 量4000餘(yu) 噸,實現農(nong) 業(ye) 產(chan) 值1.4億(yi) 元。
除了不斷攀升的精品咖啡產(chan) 量,新寨村也在逐年擦亮“保山小粒咖啡”的品牌形象。近年來,新寨村借助賽事活動、電商銷售、網紅“打卡”等新業(ye) 態,一方麵不斷拓展銷售渠道,另一方麵以咖啡莊園為(wei) 平台舉(ju) 辦各類活動,包括咖啡旅遊文化節、咖啡衝(chong) 煮大賽、國際專(zhuan) 家論壇等,為(wei) 消費者提供“前店後廠”“從(cong) 種子到杯子”的“一站式”咖啡文化體(ti) 驗服務。王加維介紹,村裏探索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銷對接”新模式,細分和豐(feng) 富產(chan) 品線,開發出了烘焙豆、凍幹粉、掛耳咖啡等10餘(yu) 種咖啡產(chan) 品,多維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新寨村通過不斷完善旅遊配套基礎設施,打造“咖啡+研學、咖啡+文創、咖啡+運動、咖啡+休閑度假”多元發展的“莊園+”旅遊體(ti) 驗模式。目前,新寨村建成精品咖啡莊園5座,入駐咖啡企業(ye) 11家,年接待遊客10萬(wan) 餘(yu) 人,先後被評為(wei) 國家3A級旅遊景區、雲(yun) 南省旅遊名村。
同時,新寨村積極鼓勵當地群眾(zhong) 在低海拔地區采取“精品咖啡+熱帶水果”立體(ti) 套種模式開發熱帶農(nong) 產(chan) 品生態遊,開發生產(chan) 咖啡酒、花茶、花蜜等綠色咖啡產(chan) 品,套種芒果、菠蘿蜜、龍眼等熱帶水果,打造以精品咖啡品鑒為(wei) 基礎、熱帶水果為(wei) 補充的咖啡農(nong) 場、咖啡生態旅遊園,不斷延伸產(chan) 業(ye) 鏈。
王加維表示,下一步,新寨村將深入實施咖啡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打造集咖啡文化體(ti) 驗、旅遊康養(yang) 於(yu) 一體(ti) 的旅遊目的地,持續擦亮“中國咖啡第一村”金字招牌。
多業(ye) 態融合 日益“全能”的咖啡莊園
與(yu) 新寨村一樣,保山市諸多咖啡莊園都走上了多元化發展、多業(ye) 態融合的產(chan) 業(ye) 之路。
山頂一號咖啡莊園位於(yu) 潞江鎮石梯村石梯寨,除了培育、種植咖啡,莊園還致力於(yu) 本土文化的保護和發展。王大勇介紹,莊園所在的村落位於(yu) 舊時茶馬古道“永昌道”附近,已有400餘(yu) 年曆史。莊園對12所保存較為(wei) 完好的院落進行修繕與(yu) 保護,未來將打造山居客房、藝術館、咖啡實驗室、人文地理館等業(ye) 態,讓遊客不僅(jin) 能品味精品咖啡,還能感受咖啡文化與(yu) 本土風情。
在隆陽區潞江鎮小平田村,曾經的新寨村咖農(nong) 謝顯文在此建立了新寨咖啡莊園。一方麵,新寨咖啡莊園自有咖啡900餘(yu) 畝(mu) ,與(yu) 新寨村合作種植咖啡7600畝(mu) ;另一方麵,新寨咖啡莊園將園區打造成集咖啡儲(chu) 存、加工、品鑒、售賣和酒店客房、咖啡博物館、拍照“打卡”等多業(ye) 態於(yu) 一體(ti) 的綜合體(ti) 。2022年,新寨咖啡莊園被評為(wei) “雲(yun) 南省精品咖啡莊園”。
遊客在比頓咖啡莊園的音樂(le) 咖啡館裏小憩(資料圖)。新華網發(隆陽區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海拔1200米的比頓咖啡莊園種植園內(nei) ,新一季的咖啡果已進入中期管護階段,莊園內(nei) 的加工廠房正在對上一季采摘的咖啡豆進行分揀加工。有遊客在莊園裏漫步,也有遊客在親(qin) 身體(ti) 驗製作一杯咖啡的過程。在這裏,從(cong) 品咖啡、做咖啡,到品嚐特色咖啡撒撇、咖啡燉雞等特色菜薈萃的“咖啡宴”,再到入住房車、帳篷營地,各式體(ti) 驗一應俱全。
比頓咖啡莊園內(nei) 的生產(chan) 車間(4月1日攝)。新華網 楊楨宇 攝
保山中咖食品有限公司的現代化生產(chan) 車間(4月3日攝)。新華網 楊楨宇 攝
為(wei) 推動農(nong) 業(ye) 與(yu) 文旅等產(chan) 業(ye) 鏈加速融合,保山市一方麵建設打造雲(yun) 南保山小粒咖啡產(chan) 業(ye) 園、保山市咖啡直播基地、保山市檢驗檢測院等,為(wei) 保山咖啡產(chan) 業(ye) 發展做服務、打基礎;另一方麵持續舉(ju) 辦如首屆“保山小粒咖啡”文化月活動、保山首屆咖啡馬拉鬆、咖啡園主題樂(le) 跑、自行車越野賽、咖啡衝(chong) 煮賽等各類賽事、活動,助力咖啡產(chan) 業(ye) 與(yu) 農(nong) 文旅融合。
市民在保山市檢驗檢測院辦理業(ye) 務(4月3日攝)。新華網 楊楨宇 攝
近年來,雲(yun) 南加快精品咖啡莊園建設,打造咖旅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標杆,保山市也在全鏈條發展咖啡產(chan) 業(ye) ,著力打造“一杯世界頂級咖啡”,讓“保山小粒咖啡”譽滿全國、香飄世界,努力闖出一條“保山小粒咖啡”高質量發展的精品之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