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打好特色牌,拓寬致富路(現場評論)

發布時間: 2024-04-15 09:41:00 來源:

  拓展農(nong) 業(ye) 多種功能,挖掘鄉(xiang) 村多元價(jia) 值,把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打造更多特色產(chan) 業(ye) ,必能讓農(nong) 業(ye) 更強、農(nong) 村更美、農(nong) 民更富

  春日融融,陽光和煦。走進太康縣大許寨鎮水潤君趙食用菌產(chan) 業(ye) 園,隻見一排排菌棒上綻放出金燦燦的“黃金花”,食用菌包擺放、劃口、分裝、入庫等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在項城市張吳樓村,百畝(mu) 艾草種植基地綠意盎然,一旁的加工車間裏機器轟鳴,工人們(men) 忙著將艾條、養(yang) 生墊、泡腳藥包等產(chan) 品打包裝箱……河南省周口市打好特色產(chan) 業(ye) 牌,讓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畫卷不斷鋪展。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河南是產(chan) 糧大省、畜牧業(ye) 大省、經濟作物大省。如何以產(chan) 業(ye) 富民強村,考驗著各地推動發展的能力。周口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目前已有國家級“一村一品”示範村鎮10餘(yu) 個(ge) 。以辣椒生產(chan) 加工聞名的扶溝縣於(yu) 營村,花生育種上具有顯著優(you) 勢的淮陽區劉振屯鎮,花卉苗木遠近聞名的太康縣李麥村,在各自領域成為(wei) “單打冠軍(jun) ”。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逐漸成為(wei) 當地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帶動增收致富、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

  邁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首先要找準特色。太康縣君趙村10多年前開始種植平菇。用於(yu) 製作菌包的玉米芯在當地隨處可見,村民再摻上菌種等就可以在家自製菌包,加上有農(nong) 技人員支持,投入低收益好。如今,一座座大棚在村裏拔地而起。綜合考慮資源稟賦、區位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基礎等因素,選擇適合當地發展的主導產(chan) 品,有助於(yu) 克服小農(nong) 戶分散經營的不足,提升專(zhuan) 業(ye) 化水平,形成差異化發展優(you) 勢。如果“千村一麵”,簡單照搬外地經驗,就容易導致“一窩蜂”發展、同質化競爭(zheng) 。

  提升質效,實現從(cong) 特色產(chan) 品到特色產(chan) 業(ye) 的升級。扶溝縣楊村崗村是當地有名的“西藍花村”,但西藍花保鮮期短,一旦滯銷就會(hui) 造成嚴(yan) 重損失。去年,村裏新建了冷庫和製冰廠,同時加強物流配套保障,便利了蔬菜冷藏運輸。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劉誌願挺自豪:“我們(men) 的西藍花保鮮又保價(jia) 。”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應當做好強鏈、補鏈、延鏈工作。從(cong) 優(you) 化銷售、倉(cang) 儲(chu) 、運輸等環節,打通供應鏈,到培育精深加工產(chan) 業(ye) ,延長產(chan) 業(ye) 鏈,再到打造品牌、注冊(ce) 商標,提升價(jia) 值鏈,不斷修煉“內(nei) 功”,才能助力特色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為(wei)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夯基固本。

  匯聚合力,想辦法擴規模、提品質。比如,有的地方打造“一村一品”,有的地方則聚焦“一鎮一特”。在河南,從(cong) 年產(chan) 值超15億(yi) 元的汝陽紅薯,到成為(wei) 國家地理標誌產(chan) 品的西峽獼猴桃,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無不依托於(yu) 一個(ge) 個(ge) 村莊、鄉(xiang) 鎮的同向發力、相互配合。“一村一品”不等於(yu) 村村不同,更不能刻意求異。在條件具備的前提下,推動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有利於(yu) 特色產(chan) 業(ye) 由“小而美”向“大而強”躍升。

  加強規劃引導、村企合作和能人帶動,提升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的市場競爭(zheng) 力和抗風險能力。張吳樓村艾草產(chan) 業(ye) 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轉變,離不開鎮政府的引導扶持;君趙村從(cong) 平菇種植村發展為(wei) 食用菌產(chan) 業(ye) 村,得益於(yu) 農(nong) 業(ye) 科技公司的帶動引領。整合資源,引入以龍頭企業(ye) 、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聯合體(ti) 為(wei) 代表的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能夠推動生產(chan) 更專(zhuan) 業(ye) 、經營更規範、管理更科學。

  中部要崛起,鄉(xiang) 村必振興(xing) 。拓展農(nong) 業(ye) 多種功能,挖掘鄉(xiang) 村多元價(jia) 值,把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打造更多特色產(chan) 業(ye) ,必能讓農(nong) 業(ye) 更強、農(nong) 村更美、農(nong) 民更富。

  (作者為(wei) 本報河南分社記者)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