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大國工程在新疆丨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世界最高混凝土麵板砂礫石壩

發布時間: 2024-04-19 00:03:00 來源: 天山網

  疏通渠道、引水灌溉,覆膜播種機來回穿梭……連日來,在位於(yu) 阿克蘇河、葉爾羌河、和田河交匯處的阿瓦提縣三河鎮艾買(mai) 秋克村,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沿著三河上溯,是大石峽水利樞紐建設工地,這也是艾買(mai) 秋克村農(nong) 田灌溉的主要水源地。工地上,混凝土攪拌車正來回穿梭,300餘(yu) 名頭戴安全帽的工人在高247米、總斜長逾360米的壩體(ti) 斜坡上進行倉(cang) 位澆築、鋼筋綁紮、模板製作等工作。由於(yu) 工期緊、任務重、工程質量標準高,即便三九隆冬甚至春節,工地也不停工。

  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於(yu) 2019年11月全麵動工並成功截流,經過4年多的奮戰,一座“大國重器”的雛形已然矗立在天山腳下。

  水是新疆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命脈,水資源利用率有多高,新疆發展的空間就有多大。

  近年來,新疆堅持“水利設施建設和水資源優(you) 化配置”兩(liang) 手發力,統籌做好“節水、蓄水、調水、增水”文章,推動實施了一批水利網骨幹工程、控製性水利樞紐工程,初步形成了集生態、灌溉、調蓄、防洪、發電功能於(yu) 一體(ti) 的水利網。

  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目前已建和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混凝土麵板壩和世界第一高砂礫石壩。

  峽穀之王托起的大國工程

  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建在號稱中國峽穀之王的天山溫宿大峽穀之中,攔河壩主壩為(wei) 混凝土麵板砂礫石壩,最大壩高247米,壩頂長度606米,比三峽大壩還高62米,是當之無愧的天塹工程

  這就相當於(yu) 在河底扶搖直上建造一座80多層高的巨型建築物,也標誌著中國水利建設史上麵板壩設計、建設和管理水平達到了250米級的國際領先水平。

  該工程總投資為(wei) 89.97億(yi) 元,主要任務是向塔裏木河幹流生態供水,兼顧灌溉、防洪等綜合功能,同時擔負南疆四地州電力調峰任務,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建成後水庫總庫容11.7億(yi) 立方米,相當於(yu) 6個(ge) 天山天池水的容量;最大泄洪流量4319立方米/秒,裝機容量75萬(wan) 千瓦,預計年平均發電量18.93億(yi) 度。計劃2025年10月下閘蓄水,2026年7月首批2台機組發電,2026年10月完工,總工期102個(ge) 月。

  高度決(jue) 定了項目難度大,體(ti) 量決(jue) 定了工程任務重,工期決(jue) 定了時間緊迫,大石峽一帶人跡罕至、風力很大,氣候條件艱苦,這係列問題都給工程設計、施工及建設管理等帶來巨大挑戰。

  3D技術打印的智慧工程

  相對來說,克服艱苦的氣候條件容易,但要按時保質保量完成這項建設規模大、投資大、施工條件複雜的工程,工程建設與(yu) 管理中需要解決(jue) 的技術問題是一道難關(guan) 。

  這項工程具有“五高”“一新”“三複雜”的特點。“五高”即高壩、高邊坡、高地震烈度、高泄洪流速、高挖填強度;“一新”是管理模式新;“三複雜”即地形地質複雜、自然氣候複雜、環境複雜。

  為(wei) 此,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河海大學等科研院校進行了21項課題、44個(ge) 專(zhuan) 題的科研項目研究,助力施工團隊攻克一道道難關(guan)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大石峽項目公司設立科技管理部門,配備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在數字信息技術服務上陸續投入資金8000餘(yu) 萬(wan) 元,建設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智慧管理雲(yun) 平台,打造了一座“智慧”大壩。

  工程智慧雲(yun) 平台是在傳(chuan) 統水利工程建設的基礎上,利用雲(yun) 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虛擬仿真等先進技術,開發覆蓋工程建設管理、大壩智能施工、水庫科學調度、工程安全監控、智能分析決(jue) 策、快速應急響應等八大核心業(ye) 務的應用大係統。自動、遠程、移動、便捷的管理與(yu) 控製技術,讓整個(ge) 建設工地變成一台巨大的“3D打印機”。

  通過工程智慧雲(yun) 平台,根據電腦模型將大壩“分解”,切片成很多不同的建設步驟,一層層地完成作業(ye) ,一步步從(cong) 整體(ti) 上實現3D打印的效果。

  在這裏,運輸車輛被植入芯片,實現對壩料運輸全過程管控。項目建設過程中運用數字化建造技術,對物料的運轉、攪拌、數量、溫度以及人員的活動都進行了數據收集和整理。每天幹什麽(me) 活、所處位置、進度如何等都在管理係統中一目了然,確保所有工作環節精準有序。無人碾壓智能規劃、智能避障、智能循跡......如今,“智慧”的大壩還在持續“進化”。

  惠民利民的“超級工程”

  新疆雖然幹旱少雨,但水資源總量有800多億(yi) 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近4000立方米,位列全國第三,在世界同類幹旱地區,水資源相對豐(feng) 富。

  大石峽水利樞紐建設工地的下遊——阿克蘇地區,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素有“中國紅富士之鄉(xiang) ”“中國核桃之鄉(xiang) ”“中國棗園”“中國白杏之鄉(xiang) ”的美譽。這裏季節性缺水,盛夏時節冰川消融時,山洪和融雪疊加,會(hui) 形成突發性洪水,但春秋時節水少。

  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是阿克蘇河流域控製性工程,這項惠民利民工程的實施,可有效緩解灌區農(nong) 業(ye) 春、秋灌缺水問題,還可替代下遊平原水庫,減少蒸發滲漏損失,增加灌區用水量。同時,工程還在防洪、提供清潔能源上發揮重要作用。

  工程建成後,將徹底解決(jue) 南疆地區長遠發展的水資源調控問題,為(wei) 切實改善廣大農(nong) 牧民的生產(chan) 生活條件夯實基礎。與(yu) 此同時,可以緩解800餘(yu) 萬(wan) 畝(mu) 農(nong) 田的春季旱情,為(we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水利保障。

  水潤萬(wan) 物的生態工程

  塔裏木河是我國最長的內(nei) 陸河,流域麵積102萬(wan) 平方公裏,大片原始胡楊林分布在流域河道兩(liang) 側(ce) ,麵積達1692.45萬(wan) 畝(mu) ,是新疆南疆地區重要的綠洲生態屏障。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和水資源無序開發和低效利用,塔裏木河流域地下水位下降,大片胡楊林死亡,給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壓力。

  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的主要任務是向塔裏木河幹流生態供水,工程建成運行後,通過對庫瑪拉克河徑流進行有效調控,計劃每年向塔裏木河生態輸水34.2億(yi) 立方米,以改善塔裏木河幹流生態環境狀況,促進南疆經濟社會(hui) 發展。

  近年來,新疆已經通過對胡楊林進行引洪灌溉,不斷提高胡楊林的自然修複能力,塔裏木河沿岸數百萬(wan) 畝(mu) 胡楊林生態功能穩步趨好,物種多樣性不斷豐(feng) 富,局部生態係統類型多樣性增加。目前已向塔裏木河下遊生態輸水25次,累計下泄生態水98.45億(yi) 立方米。2023年胡楊林引洪灌溉區監測顯示,灌區樹高平均增長了0.42米,地下水位抬升0.18米—0.64米,植被總蓋度達43.21%、增長3.75%。

  2023年9月7日,塔裏木河蜿蜒流淌,兩(liang) 岸旁沙雅縣境內(nei) 分布的290餘(yu) 萬(wan) 畝(mu) 原始胡楊林在河水滋潤下生機盎然。蔡增樂(le) 攝

  如今,在塔裏木河流域,大大小小的分水樞紐、生態閘遍布全流域,多年壅塞的河道得到疏浚,河水流向廣袤的胡楊林,使胡楊林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建設世界級高壩的終極目的為(wei) 了滋潤流域萬(wan) 物生靈,在建設施工中,建設者們(men) 也始終堅持生態環保的理念,以最大限度盡量減少施工對環境的影響。這不僅(jin) 體(ti) 現在建築廢料的處理上,還體(ti) 現在對流域動植物的保護中。

  庫瑪拉克河中主要生活著7種土著魚類,其中包括自治區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塔裏木裂腹魚和斑重唇魚,而裂腹魚有季節性、短距離洄遊產(chan) 卵的習(xi) 性。

  大石峽大壩引水樞紐工程落差高達278米,三道攔河大壩將河流分成四段,阻斷了洄遊魚類的通道。

  如何幫助魚兒(er) 翻越大壩洄遊產(chan) 卵繁殖?這是建設者們(men) 優(you) 先考慮的重要問題。

  為(wei) 此,新疆葛洲壩大石峽水利樞紐開發有限公司拿出專(zhuan) 項資金全麵構建庫瑪拉克河生態環境保護體(ti) 係,在下遊修建了6處“之”字形彎道,便於(yu) 魚類順利洄遊繁殖。

  為(wei) 確保當地魚種群的多樣性,還計劃在大石峽水利樞紐營地附近建立永久增殖放流站,開展裂腹魚、斑重唇魚等魚類的人工增殖放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時,將為(wei) 塔裏木河流域的水資源管理和配置,阿克蘇地區的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以及中國的水利水電建設事業(ye) 做出重要貢獻。

  延伸閱讀:

  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新疆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位於(yu) 莎車縣和阿克陶縣交界處,該工程是葉爾羌河幹流山區下遊河段的控製性水利樞紐工程,工程主要任務是在保證塔裏木河生態供水條件下,發揮防洪、灌溉、發電等綜合功能,惠及新疆南部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區和和田地區。

  卡拉貝利水利樞紐工程:克孜河流域的控製性工程,位於(yu) 烏(wu) 恰縣境內(nei) 的克孜河中遊出山口處。工程的開發任務是以防洪、灌溉為(wei) 主,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該工程建成後,將有效控製克孜河洪水災害,使克孜河下遊南疆重鎮喀什市的防洪標準從(cong) 目前的5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還能有效緩解喀什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能源、電力不足的矛盾,對實現農(nong) 牧業(ye) 增效、增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烏(wu) 魯瓦提水利樞紐工程:位於(yu) 昆侖(lun) 山南麓的喀拉喀什河上遊山口處、和田縣朗如鄉(xiang) 境內(nei) ,距和田市71公裏。該工程是一座具有灌溉、防洪、發電、改善生態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2009年9月該工程投入使用後,年均向灌區供水14億(yi) 立方米,每年實現向塔裏木河生態輸水9億(yi) 立方米,同時還承擔和田地區骨幹電源,年均發電量2.69億(yi) 千瓦時。

  和田玉龍喀什水利樞紐:國務院確定的 172 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總投資金額78.13億(yi) 元。以生態輸水、灌溉補水為(wei) 主,結合防洪,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玉龍喀什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通過與(yu) 烏(wu) 魯瓦提水利樞紐聯合調度,將為(wei) 下遊玉龍喀什河灌區提供8.34億(yi) 立方米灌溉用水。可將玉龍喀什河下遊防護對象的防洪能力從(cong) 10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向南疆四地州電網輸送5.2億(yi) 千瓦時電量。

  大石門水利樞紐工程:位於(yu) 新疆且末縣境內(nei) 的車爾臣河上,被列入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中。工程建成後,可調控上遊山區洪水,提高防洪標準,向周圍電網提供電力支撐,改善兩(liang) 岸群眾(zhong) 用電條件,有效緩解灌區季節性缺水問題;對促進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維護社會(hui) 穩定具有重要意義(yi) 。

  來源:新華網、人民日報客戶端、央視網、改革網、工人日報、新疆日報、中國能建微信公眾(zhong) 號、阿克蘇地區融媒體(ti) 中心、溫宿縣融媒體(ti) 中心

  監製:丁濤、楊濤

  策劃:葛惠芹

  編輯:王榮

  視頻剪輯:卡那提·胡爾馬尼亞(ya)

  海報設計:海若薇

(責編: 王智霖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