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華全媒+丨平穩向好、加快轉型——透視首季工業經濟形勢

發布時間: 2024-04-19 08:50:00 來源: 新華社

  圍繞開局工業(ye) 運行情況、製造業(ye) 轉型等熱點問題,國新辦18日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相關(guan) 負責人進行了回應。

  工業(ye) 經濟總體(ti) 實現良好開局

  對於(yu) 開局工業(ye) 經濟形勢,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單忠德說,一季度總體(ti) 實現良好開局,工業(ye) 經濟運行平穩向好,新型工業(ye) 化加快推進,信息通信業(ye) 穩步發展,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

  據介紹,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1%,為(wei) 8個(ge) 季度以來的最高值。智能化水平取得新提升,目前已培育421家國家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雙千兆”網絡部署穩步推進,累計建成5G基站364.7萬(wan) 個(ge) ,5G用戶普及率突破60%,千兆城市達到207個(ge) 。

  關(guan) 於(yu) 地方和行業(ye) 情況,單忠德介紹,工業(ye) 大省大市和重點行業(ye) 保持穩定增長,31個(ge) 省份中28個(ge) 省份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41個(ge) 工業(ye) 大類行業(ye) 中,電子、汽車等37個(ge) 行業(ye) 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長,增長麵較去年擴大22個(ge) 百分點。

  單忠德還表示,工業(ye) 經濟回升向好的積極因素持續累積。工業(ye) 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快釋放市場空間。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連續增長,根據一季度對3.6萬(wan) 家重點企業(ye) 調查問卷顯示,76%的企業(ye) 預計其產(chan) 值二季度將增長或持平。

  製造業(ye) 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加快推進

  智能製造是實現我國製造業(ye) 由大變強的核心技術和主線。單忠德表示,我國智能製造裝備產(chan) 業(ye) 規模已經達到3.2萬(wan) 億(yi) 元以上,培育了421家國家級示範工廠、萬(wan) 餘(yu) 家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累計發布國家標準408項、主導製定國際標準48項。

  單忠德說,將強化應用牽引,完善供給支撐,健全基礎設施,力爭(zheng) 到2025年,超70%的規模以上製造業(ye) 企業(ye) 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建成一批引領產(chan) 業(ye) 發展的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培育一批專(zhuan) 業(ye) 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智能製造係統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建成一批具有行業(ye) 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

  在工業(ye) 綠色化發展方麵,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說,將落實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支持政策,引導企業(ye) 、園區、重點行業(ye) 全麵實施新一輪綠色低碳技術改造升級;引導數據中心、通信基站等信息技術設施擴大綠色能源利用比例,加快廢舊動力電池、光伏組件、風機葉片等新型固廢綜合利用;培育製造業(ye) 綠色融合新業(ye) 態。

  加快6G、萬(wan) 兆光網研發力度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誌國介紹,我國信息通信業(ye) 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一季度,電信業(ye) 務收入達到4437億(yi) 元,同比增長4.5%,5G手機出貨量達到5643萬(wan) 部,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3.7%,“5G+工業(ye) 互聯網”項目數超過1萬(wan) 個(ge) ,移動互聯網流量同比增長14.3%。

  趙誌國說,將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優(you) 化升級,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協同發展,推動5G與(yu) 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融合,加快6G、萬(wan) 兆光網研發力度,加速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持續加快工業(ye) 互聯網的規模化應用。

  推動製造業(ye) 中試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中試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關(guan) 鍵環節。單忠德在會(hui) 上提出係列目標:到2025年,我國製造業(ye) 中試發展取得積極進展,重點產(chan) 業(ye) 鏈中試能力基本全覆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水平顯著提升,中試服務體(ti) 係不斷完善,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試平台。

  對此,單忠德表示,將提升中試驗證能力,實施製造業(ye) 中試能力提升工程,科學規劃重點行業(ye) 的先進中試能力建設,支持布局建設一批具有較強行業(ye) 帶動力的重大中試項目;建設中試驗證平台,構建中試服務平台體(ti) 係,搭建應用場景和試驗環境,帶動產(chan) 品研發設計和驗證試驗;健全中試發展生態,擴大精密測量儀(yi) 器、高端試驗設備、設計仿真軟件等產(chan) 品供給,培養(yang) 複合型人才隊伍和善於(yu) 解決(jue) 複雜工程問題的卓越工程師。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