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hui) 4月15日至5月5日在廣州舉(ju) 行。截至19日,212個(ge) 國家和地區的12.5萬(wan) 多名境外采購商線下參會(hui) ,比上屆同期增長23.2%。
一場場交易洽談展開,一個(ge) 個(ge) 訂單從(cong) 中國鏈接全球各地。多個(ge) 部門和金融機構發力,多元化、便利化的支付解決(jue) 方案讓人流、物流、資金流加速流轉。
金融便利鏈接廣交會(hui)
“老廣交”約旦客商穆斯塔有了新體(ti) 驗。在場館內(nei) 的中國工商銀行服務專(zhuan) 區,他將身份證件放在自助外幣一體(ti) 兌(dui) 換機上識別,隨後放入歐元,很快人民幣現鈔就出來了,“自助兌(dui) 換機真方便,我在場館內(nei) 不同地方都看到了。”
外國客商凱文則直接兌(dui) 換充值了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得到一張卡。通過與(yu) POS機碰一碰,他順利在麵館買(mai) 了一碗麵作為(wei) 午餐。“這個(ge) 卡很有意義(yi) ,我將收藏著。”他說。
此前,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從(cong) 調研看,境外采購商在廣州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中,現金占到52%,移動支付占到33%,銀行卡占到15%。
掏出一張Visa卡,菲律賓采購商馬爾溫直接插入POS機付款,接著拿起咖啡,邊喝邊逛廣交會(hui) ,支付“絲(si) 滑”無卡頓。中國建設銀行廣東(dong) 省分行在場館內(nei) 布置約50台具有外卡支付功能的POS機,方便境外客商在辦事窗口、便利店、快餐店等地直接支付。同時,建行升級改造廣交會(hui) 官網上的“3D數字展館”,通過數字對接提供國際結算、貿易融資、全球撮合等服務。
中國銀行廣交會(hui) 支行員工在廣交會(hui) 場館內(nei) 指引境外采購商辦理自助兌(dui) 換。黃愛弟 攝
多次參加廣交會(hui) 的外國客商奧利弗,決(jue) 定在廣州銀行一支行開設個(ge) 人結算賬戶,以滿足在廣州消費的需求。廣州銀行外語服務專(zhuan) 員向其出示英文版的開戶表格和開戶服務指南。他順利完成了銀行賬戶開立,感歎:“在中國生活越來越便利了!”
多家駐點廣交會(hui) 場館的金融機構反饋,和上屆相比,今年整體(ti) 業(ye) 務量明顯增加。“現金兌(dui) 換業(ye) 務隻需要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即可自助辦理。兌(dui) 換機會(hui) 自動識別幣種及麵值進行貨幣兌(dui) 換。”中國銀行廣交會(hui) 支行行長姚絢介紹,4月15日至18日,在廣交會(hui) 場館內(nei) 中國銀行服務點辦理兌(dui) 換及取現業(ye) 務約2000人次,新增開戶約130戶。
支付便利化助力境外客商暢行
場館外,支付便利化措施早已全方位鋪開。從(cong) 入境廣州開始,白雲(yun) 國際機場的醒目位置設有境外來賓支付服務谘詢台,多語種宣傳(chuan) 相關(guan) 政策,現場指引入境人員開通電子支付。“我們(men) 引導商鋪支持使用帶有Visa、Master、美國運通等標識的國際標準化信用卡,機場商鋪外卡POS機做到至少‘一鋪一台’。”廣州市商務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中國建設銀行工作人員協助實體(ti) 商戶開通POS機境外銀行卡支付功能。陳佳佳 攝
廣交會(hui) 期間,場館周邊的琶醍、萬(wan) 勝圍等商圈,廣州塔、海珠濕地等旅遊景點,以及各特色餐飲店等地人流大增。從(cong) 4月11日起,不少商戶和涉外酒店,上萬(wan) 輛出租車以及地鐵、公交等主要交通工具,均加入由螞蟻集團發起的“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共建計劃”。
“現在中泰旅遊免簽方便,我們(men) 來廣州吃早茶、去便利店,不需要額外的驗證,下載支付寶綁定銀行卡就能支付,消費和出行都沒有障礙!”泰國客商普娜通說,“中國的移動支付像百寶箱,又快又好。”
微信支付啟動“暢行花城”入境支付便利服務月,不僅(jin) 持續優(you) 化綁卡等產(chan) 品流程體(ti) 驗,還從(cong) 雙語指引、服務台谘詢等方麵提供服務。據了解,以廣交會(hui) 為(wei) 契機,微信支付將在全國展開入境支付便利服務行動,從(cong) 產(chan) 品、服務、全場景指引等方麵幫助境外人員暢行。
打造全場景兼容支付業(ye) 態
住宿刷卡、品嚐粵菜掃碼……法國客商納塔莉每次來廣交會(hui) 下榻白天鵝賓館,感覺支付愈加方便。廣交會(hui) 一期,這裏開房率100%,接下來疊加“五一”假期預計更火爆。
“我們(men) 支持現金、銀行卡、掃碼支付、支票、對公轉賬、掛賬等。其中掃碼支付,既支持境內(nei) App掃碼,也支持境外錢包掃碼。”白天鵝賓館總經理林鎮海介紹,我們(men) 充分尊重所有賓客的支付習(xi) 慣,進一步增強客房、餐飲、商店等各消費場景支付方式的兼容性、便利性。
我國移動支付普及率高,但部分境外人士不太熟悉。金融機構持續改進境外銀行卡受理、移動支付、現鈔使用、賬戶服務等改進措施。
“我們(men) 充分尊重入境人員以銀行卡為(wei) 主的支付習(xi) 慣,重點改善境外銀行卡受理環境。”中國人民銀行廣東(dong) 省分行營業(ye) 管理部副主任葉茂說,他們(men) 聯動地方各部門,重點圍繞“食、住、行、遊、購、娛、醫”等場景,在廣州市圈定的17個(ge) 涉外特色突出的重點區域,改造1.4萬(wan) 家重點商戶的刷卡機具以受理境外主流銀行卡。
為(wei) 境外來華人員提供更加多元、包容的支付服務,是金融機構紛紛發力的重點方向之一。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優(you) 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對金融機構完善支付服務體(ti) 係提出一係列要求。“廣州將結合實際打造港澳人士同城化生活樣本、建設優(you) 化支付服務示範區、強化入境第一站服務保障等一係列特色舉(ju) 措,提供便捷友好的一流支付服務體(ti) 驗。”廣州市委金融委員會(hui) 辦公室副主任徐秀彬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