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線上學習(xi) 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行業(ye) 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也衍生出一些亂(luan) 象。部分所謂的培訓機構利用消費者急於(yu) 學技、創業(ye) 的心理製造焦慮,打著“0元學”的旗號,聲稱可以短期速成、財富增值。這種培訓靠譜嗎?真的可以不用花錢就能學到本事,然後就能掙錢嗎?所謂的“0元學”裏暗藏著哪些套路?
前不久,天津的黃先生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兩(liang) 次參加“0元學”的經曆。2023年5月,他無意中進入到某網絡平台一家湖南公司的直播中,直播號稱0元就能學會(hui) 視頻剪輯。由於(yu) 平時就很喜歡在網絡平台上發短視頻,也期待能借此在業(ye) 餘(yu) 時間做一份副業(ye) ,黃先生便添加了對方微信,進入一個(ge) 微信群免費學習(xi) 。
黃先生說,當時對方承諾報名後會(hui) 建一個(ge) 10人的小群,由老師親(qin) 自帶著進行小班教學,信以為(wei) 真的他就趕緊繳納了2990元的報名費,隨後對方給他發來了一個(ge) 叫趣學的APP賬號和密碼,並告知了他每次上課的時間。
消費者 黃先生:類似於(yu) 網課,錄好的。進去等於(yu) 是學大課,幾百人一起學。主講老師沒有加我微信,也沒有建群,跟他說的完全是兩(liang) 回事。
盡管感覺不對,但因為(wei) 已經交了錢,他也隻能硬著頭皮在這個(ge) APP上麵繼續學。沒過兩(liang) 天,對方給黃先生發來幾個(ge) 生活知識的小視頻,讓他轉發到自己的視頻賬號上試試效果,沒想到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消費者 黃先生:改天再看這個(ge) 小視頻,點讚量、關(guan) 注量都上萬(wan) ,甚至十萬(wan) 加。第一次感覺很神奇,特高興(xing) ,以後能掙錢了,確實挺開心的。客服就說,說明你這個(ge) 賬號挺特別的、有潛質,我會(hui) 讓我們(men) 院長或者另外一個(ge) 高手帶帶你。院長加完了微信,又跟你講好多怎麽(me) 做帶貨、櫥窗。他說再交29000元,直接給你做直播賬號,你啥都不管,我給備貨,給你操作,到時候賺錢都是你的,當時我就覺得有點不對勁了。
黃先生覺得,2990塊錢的課剛上兩(liang) 天,就又讓再交29800,這不就是明晃晃的套路嗎?意識到上當受騙的黃先生開始要求對方退還2990元的學費。沒想到,錢還沒退回來,幾天後,黃先生再次被這個(ge) 網絡平台推送了另一家深圳公司的“0元學”課程。
消費者 黃先生:現場製作一個(ge) 短視頻放煙花的,標題怎麽(me) 製作,製作好放出去,當時8點,過2小時看有多少人點讚,看有多少收入,到10點,他打開新製作的短視頻,真的幾萬(wan) 個(ge) 點讚量、幾萬(wan) 個(ge) 瀏覽量,後台數據確實幾百塊錢進賬,所以第二次給我洗腦,我為(wei) 什麽(me) 願意賭一把就是在這兒(er) ,他確實操作讓你眼見為(wei) 實。
近幾年,隨著短視頻平台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通過打賞、廣告和直播帶貨等方式在平台上賺取收益。點讚量和瀏覽量高的視頻不但能夠吸引更多用戶觀看,提高平台的推薦度,進而還能吸引更多粉絲(si) 關(guan) 注,為(wei) 後續的商業(ye) 化運作奠定基礎。因此,看到對方製作的視頻短時間內(nei) 有這麽(me) 高的點讚量和瀏覽量,不甘心的黃先生再次繳納了2992元的報名費。
消費者 黃先生:打過去錢,他一給我看合同,跟他課上說的條款完全不一樣。我的心就涼了一半,完了,又上當了,這錢又白拽了。
經過半個(ge) 月持續不斷地在12315平台投訴,黃先生第一次的學費終於(yu) 退回了一半。但第二次黃先生就沒有那麽(me) 幸運了,近3000元的報名費一分錢也沒要回來。
黃先生的遭遇並不是個(ge) 案。記者瀏覽多個(ge) 網絡平台,發現類似的廣告比比皆是,五花八門,0元學配音、0元學書(shu) 法、0元學易經……記者隨機點開了一家賬號主體(ti) 為(wei) 北京時代光華科技有限公司的0元5天剪輯直播課,添加所謂的老師微信之後就被拉進了一個(ge) 微信群,4月5日晚上8點,課程開始了。
上完幾次課記者發現,這個(ge) 說是學習(xi) 視頻剪輯的直播課剪輯知識沒教多少,更多時間都在吹噓短視頻帶貨和直播帶貨到底有多賺錢。課程進行到後幾天,主播更是把主要精力都花在了兜售其2580元的付費課程上。
記者看到,群裏很多報名的人自稱是退休人員、寶媽、農(nong) 民,對於(yu) 一些暫時拿不出錢的學員,主播甚至還給出了分期付款的方式,當然其中也不排除有不少人是托兒(er) 。從(cong) 第4天開始,對方看到記者沒有花錢報名,便每天從(cong) 早上7點多到淩晨1點多持續給記者發信息,其間還發了一條長消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到了第6天甚至幹脆把2580元的價(jia) 格降到了1980元,變著法勸記者報名。
打開黑貓投訴平台記者發現,“0元學”詞條內(nei) 共有近4000個(ge) 相關(guan) 投訴。投訴事由多種多樣,但萬(wan) 變不離其宗,前期宣傳(chuan) “0元學”“0基礎學”的課程,讓這些學員最終都掏了錢。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 吳韜:事實證明它並不是0元,如果是0元的話,作為(wei) 一個(ge) 普通消費者,會(hui) 樸素地認為(wei) 所有的課程都是0元的。事實上,作為(wei) 一個(ge) 商業(ye) 機構,0元隻不過是挖的一個(ge) 陷阱,把我引誘到社群當中來,然後再不停地用各種信息轟炸我,誘使我購買(mai) 消費更高的產(chan) 品,這個(ge) 過程肯定有誤導性在裏麵。
專(zhuan) 家表示,“0元購”“0元學”本身並不違法,但無論是黃先生的遭遇還是記者的體(ti) 驗,對方這種先以0元就能學會(hui) 某項技能為(wei) 誘餌吸引學員上課、入群,然後再以虛假的、誇張的話術來誘導學員購買(mai) 其付費課程的行為(wei) ,已經涉嫌違反了以下幾部法律法規。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 吳韜:比如反不當競爭(zheng) 法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做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ye) 宣傳(chuan)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有幾乎相同的禁止性規定,而且這種行為(wei) 最終損害的是消費者的知情權以及公平交易權等合法權益。另外,還有一部法律也很有針對性,那就是廣告法,廣告法禁止做虛假廣告,另外,針對教育培訓行業(ye) ,對他們(men) 的廣告,還有一個(ge) 特別性規定,不能明示或者暗示對培訓效果做保證性承諾。
除違反以上幾部法律規定之外,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在線免費培訓課程噱頭很大,但培訓機構往往沒有資質和證書(shu) ,更沒有教育部門的監管和評估。有的課程內(nei) 容東(dong) 拚西湊,在網上一搜就有,有的涉嫌虛假宣傳(chuan) 、欺詐、侵犯他人版權等違法行為(wei) ,甚至還會(hui) 牽扯變相高利貸、軟暴力催收等違法行為(wei) 。近日,警方就破獲了幾起“0元學”及同類型案件。
根據線索,上海奉賢警方近期搗毀了一個(ge) 20人犯罪團夥(huo) ,經查,從(cong) 去年4月起,呂某等人經營的某科技有限公司,以0元學習(xi) 剪輯課程,短視頻帶貨賺取高額利潤等為(wei) 噱頭,吸引中老年人購買(mai) 所謂培訓課程。
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公安分局刑偵(zhen) 支隊副支隊長 張文韜:這些所謂的培訓課程都是團夥(huo) 成員從(cong) 互聯網上東(dong) 拚西抄後自行錄製的視頻,所謂的套餐漲粉,也隻是公司購買(mai) 的僵屍粉,根本不會(hui) 產(chan) 生購買(mai) 成交量。
針對這起案件,上海警方目前已查凍涉案資金1000餘(yu) 萬(wan) 元,對20名嫌疑人采取刑事強製措施。前不久,深圳市公安局龍華分局接到一起公司代運營詐騙投訴。經過民警的偵(zhen) 查,他們(men) 發現這家公司就位於(yu) 深圳市龍華區的一個(ge) 寫(xie) 字樓內(nei) 。
深圳市公安局龍華公安分局刑事警察大隊民警 許茂府:一個(ge) 是銷售部,一個(ge) 是運營部,還有一個(ge) 是售後部,最後一個(ge) 是教學部,總共四個(ge) 部門組成。銷售負責招攬客人,運營的話就是幫這些被害人運營網店,但實際上他們(men) 也不怎麽(me) 會(hui) 運營,所以公司在這一塊需要的人手也不多,主要放在銷售部上,他們(men) 的員工就像正常員工一樣上下班,外觀根本看不出這是一個(ge) 搞詐騙的公司。
在掌握了確鑿的證據後,辦案民警決(jue) 定對這個(ge) 犯罪團夥(huo) 實施抓捕。天上不會(hui) 掉免費的餡餅,如果有,多半也是陷阱。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對於(yu) “0元學”培訓套路,消費者首先還是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甄別能力和法律意識。如果發現自身合法權益被侵害,要及時向消協投訴或向監管部門舉(ju) 報。此外,發布信息的網絡平台也應該切實承擔起監管責任。
網上培訓,方便快捷,內(nei) 容豐(feng) 富,價(jia) 格也往往相對比較便宜,對消費者來講,本來是個(ge) 學習(xi) 的好途徑。但是,網上培訓也是魚龍混雜,像“0元學”這樣誤導消費者甚至實施詐騙牟利的套路還不少。在選擇網上培訓時,消費者要提高甄別能力和法律意識,平台要承擔起監管責任,相關(guan) 部門也要加大監管執法力度,依法懲治違規行為(wei) ,這樣網上培訓行業(ye) 才能健康成長,也才能讓更多消費者從(cong) 中獲益。
編輯丨薛晨 陳風辛
攝像丨席鳴
剪輯丨周維
策劃丨牛彥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